首页 百科知识 国外家族企业如何交接班

国外家族企业如何交接班

时间:2023-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家族企业如何交接班国际调查机构麦肯锡的一项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到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还不足总数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在日本,为防止嫡系子孙不孝导致家业衰败,很多家族企业都收德才兼备的养子以继承家业。

◎国外家族企业如何交接班

国际调查机构麦肯锡的一项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到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还不足总数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1.欧美企业:接班人从基层做起

近20年来,由于商业环境相对成熟,欧美很多家族企业开始不强调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日常管理权,很多家族企业都是由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甚至一些企业在几代之后,家族继承人已经远离企业管理,成为了纯食利阶层。

美国有“继承人辅导队”。据说在美国的家族后代,一般在未继承家产前,就会被托付给一个由教师、律师、公关人员、保安组成的团队,长期服务。许多西方社会盛行的信托理财制——建立较为周密的信托理财方式,使得财富维护与扩展受制于更加职业的管理方式,而使家庭成员只成为财富收益的部分拥有者。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降低企业领袖突然更迭造成的经营风险,在饭店世家希尔顿家族、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家族都曾实施过。

而在欧洲,第一代是创始人,第二代在企业工作,但一般不直接接班,而是由一个年长的老臣短暂接力、辅佐第二代完全成长起来,再交给第二代。等到了第三代、第四代的时候,公司已经公众化,继承人也已经“由富到贵到雅”,不愿意从事企业管理,成为“食利阶层”。

在美国,很多家族企业都将家庭成员纳入董事会或管理部门,例如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集团,甚至有公司会邀请和家族保持多年友谊的朋友入股。

2.日本企业:兼顾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家族企业就广泛存在。日本家族成员的联系比华人家族脆弱,责任和义务并不强,家庭成员并不一定要由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宁愿把继承权传给外人,也不传给能力低的亲生儿子”,这种现象在日本很普遍。

在日本,为防止嫡系子孙不孝导致家业衰败,很多家族企业都收德才兼备的养子以继承家业。丰田汽车第一任社长、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传位的对象都是养子。

从日本对家族的概念、对天皇的尊崇来看,日本更多地保留了从汉唐沿袭过来的宗族制遗风。当这种精神渗入民族性,并反映到企业管理之中的时候,就体现了一种企业传承的独特风格。日本因为注重家业的传续,而不是单纯看重血缘的延续,对宗族纯正问题没有顽强的坚持,而是更加注重选贤、选能。所以很多日本企业主有养子,养子和女婿都是“外姓人”,但只要才华出众一样可以继承家业。加上日本家族在家族财产继承方面向家业的主要继承者高度倾斜,而不会采取平均分配给多个继承人的策略,从而使整个家业保持完整,集中了竞争力,所以日本的“百年老店”远多过中国。

如三井财阀从17世纪创业起,到日本战败解散为止,维持三百多年盛而不衰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养子来继承家业。仅从1900~1945年,在三井财阀下面的总领家、五本家、五连家共29位家长(负责人)中,就有6人是养子,占21%。

但是目前日本很多大公司也采取家族后人进入董事会,而另聘贤能担任日常经营的方法,例如丰田株式会社,这一点和西方有雷同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