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文化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中国艺术文化一、中国绘画(一)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岩画、彩陶的装饰纹样等。这一时期的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以线造型为主,说明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在此时已经形成。两宋文化繁荣,统治者重视绘画艺术,宫廷绘画发达,“院体画”成为宋代绘画的主流。2.以墨为重古代中国绘画称为“丹青”,丹青也就是色彩。

第五节 中国艺术文化

一、中国绘画

(一)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岩画、彩陶的装饰纹样等。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表面刻或画的图画。我国已发现的岩画大多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陶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从仰韶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彩陶来看,当时的彩陶表面都出现了不同的图案画面,包括人物、鸟纹、蛙纹、鱼纹,以及抽象的几何纹样。

先秦时期的绘画主要是壁画和帛画。1949年发掘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龙凤人物图》是现存最早的帛画之一,画面上是一个身穿长裙的妇女形象,妇女的上方有龙凤图案,表现了人物灵魂升天的主题思想。这一时期的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以线造型为主,说明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在此时已经形成。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帝王、贵族的宫殿、庙坛、墓地大都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成了装饰这些建筑的重要构件。此外,作为贵族陪葬品的帛画较前代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有狩猎、骑射、宴饮、神话传说等题材,内容丰富、描绘细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帛画作为陪葬用品,其主题和前代相似。著名的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非衣”,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片段、死后人们对其的告别和祝福,以及墓主人死后升天的情景。画面丰富绮丽,充满想象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的各个门类,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园林等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绘画方面,放弃儒家正统,走向玄学、道学的文人、士大夫们崇尚隐逸、品鉴山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开始从人物画、历史画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与此同时,山水画论也有了发展。宗炳还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圣人以神法道”、“山水以形媚道”的观点,王微在其所著的《叙画》中也谈到了山水画的方法,主张将自然本身和作画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达到自然和精神的统一。动荡不安的时局给宗教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佛教自从东汉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起来,佛教寺院、石窟的建造十分盛行,大量的宗教壁画也得到了发展,其内容主要是关于佛的前世故事和说法的场景,其中著名的如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此外,人物画较前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是这一时期画家的主要代表。

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各个绘画门类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山水画出现了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的分类,且告别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大与水,水不容泛……列植之状,若伸臂布指”的情况。隋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为展子虔,他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代的李思训、李道昭父子直接继承了展子虔的山水画风,以青绿山水画闻名,王维则开了水墨山水的先河,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影响甚远。隋唐时期人物画仍然是绘画的主流,隋代著名的画家有田僧亮、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等,唐代则有阎立本、吴道子、尉迟乙僧、张萱、周昉等,其中以盛唐时期的吴道子最为出名。他一生作过无数佛教、道教壁画,仅长安、洛阳两京的寺观壁画就达300余幅。他的画艺全面,人物以外,山水、鸟兽也无所不精,被后世奉为“画圣”。花鸟走兽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并走向成熟。韩滉的牛,薛稷、边鸾的花鸟,刁光胤的羊,萧悦的竹等都十分出名。

五代两宋时期,荆浩、关仝开创了大山大水的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则擅长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风光。传统的青绿山水不再受推崇,水墨山水成了文人绘画画家追求的目标。两宋文化繁荣,统治者重视绘画艺术,宫廷绘画发达,“院体画”成为宋代绘画的主流。同时,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绘画,不讲究于对形的探究,而更注重画作反映的情趣,对后世画风影响颇大。

文人绘画的勃兴是元代绘画的重要特点。这一时期,文人水墨山水、花鸟画都得到了新的发展,绘画成为一种融合了诗、书、画,表现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综合艺术,讲究以诗入画,书法和绘画结合起来。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

明代初期,“院体画”在统治者的重视下,重新昌盛,出现了边景昭、林良、吕纪等院体大家,还形成了以戴进、吴伟为代表的浙派画风。明代中期以后,院体画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写意花鸟画的勃兴也是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有陈淳、徐渭等。

清代文人绘画已成为画坛主流,山水画和水墨写意画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画种。此外,清代画坛流派众多,且画家往往不仅擅长一种绘画门类,而是通晓各种画种,技法比较全面。清初画坛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为代表的“四王”,以宋元艺术为追求目标,善于仿古;以石涛、朱耷、髡残、弘仁为代表的四僧和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家”,在艺术上主张抒发个性,作品风格独特;以郑燮、金农等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在艺术上注重抒发心灵,标新立异,不受约束,任情放笔。清代末年还出现了用于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二)中国绘画的特点

1.意在笔先

中国绘画讲究立意,“意”为画之根本,笔则为表意之工具,因此,下笔之前需要先立意。意在笔先,趣在法外。如清代著名画家郑燮就认为画竹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笔下之竹的过程,眼中之竹乃是自然界的自然意象,而胸中之竹则取乎画家的学识、修养、感悟,至于笔下之竹则是自然和内心融合之物了,由此可见立意在绘画中的地位。

2.以墨为重

古代中国绘画称为“丹青”,丹青也就是色彩。从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看,是丹青在前,水墨在后,继而后来居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画都是要着色的,一直到五代之前,中国绘画都还是以色彩为主。到了宋代,文人绘画发展起来。文人绘画讲究以自然界之造化,抒胸中之意绪,因此,并不注重对所画之物的写实,不施色彩的水墨画,以其黑白之间的无限灰度变幻满足文人绘画超脱自然之上,表达主观情趣的意愿,从而逐渐成为文人绘画画家追求的目标。在重墨轻色观念的影响下,再加上施色技法的限制,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逐渐退居次要。水墨画到元代已经超过着色画,成为绘画的主流。

3.以线传神

线是中国画构成的基本要素,其运用在中国画中占据重要地位。和西方绘画不同,线在中国画中不仅是边缘的界限,而且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画家都有许多关于线的描法的特点和创造。《历代名画记》中提到线的描法时说,“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唐代的吴道子更是将线的运用发展到极致。他吸收了张旭、贺知章等人书法的用笔之道,并将其用于绘画,其用笔“全类于书”,又吸收了张僧繇的“疏体”,在其基础上,创“柳叶描”、“枣核描”等写法。为了表现山水的质感,唐代以后又出现了“皴法”,使线条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

4.诗书画的综合艺术

中国绘画,尤其是文人绘画是诗书画的综合艺术。从精神层面上看,诗、书、画三者虽艺术形式不同,但其追求的境界却是一样的,画中有诗、画中有书,使中国绘画的意境大为丰富。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王维的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清代的沈宗骞更是认为,诗和画,都是士人抒发性情的事情,凡可入诗者,均可入画。可见无论是诗也好,画也好,其本质都是为了抒情、写意,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诗乃是画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关于书法与画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道”之说,绘画的笔法技巧与书法更是互相借鉴、互相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绘画的物质层面上来说,中国绘画有在画面上题诗、盖印的传统。在画面上题诗、盖印既可以反映画者的修养、意趣、才情,更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达,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表述方式。

二、中国雕塑

(一)中国雕塑的发展历程

中国雕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雕塑主要以陶器、石器为主,且以实用为主要功能。如出土于甘肃秦安的人头型器口陶瓶,以人头为瓶口并加以精细的雕刻。夏商周时期的雕塑主要以青铜器具为主,此外,还有陶器、玉器等的雕塑,而这些雕塑的功能主要是表现在祭祀、生活、军事、乐器等方面。就雕塑的形式而言,夏商时期主要采用直线条,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则广泛使用流畅的曲线。

秦代的兵马俑造型逼真,并初步具有现代意义的概括手法和块体意识,其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写实水平是相当高的。汉代的雕塑与秦之兵马俑相比,写实水平并未得到显著的提高,但却更注重作品的生动性。如茂陵马踏匈奴、甘肃武威的马踏飞燕,以及四川成都出土的击鼓说唱俑,都是以神取胜的。除了人物雕塑外,动物雕塑相当发达,如出土于河南辉县的陶吠犬、陶母子羊均充满了生活情趣。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兴佛教,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雕塑,著名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凿的。

隋唐时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期,佛教雕塑、陵墓随葬雕塑均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佛教及相关的雕塑神圣的因素逐渐淡化,开始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更加强调雕塑的艺术效果。墓葬明器及人物雕塑更加注重生活情趣,显得更加多姿多彩,如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踏谣娘舞俑、劳动女群俑、湖北武昌出土的牵裙女俑、陕西西安出土的骑卧驼俑等。

宋代佛教日益衰落,没有进行像唐代那样的大规模的石窟建造,佛像的雕塑艺术更加世俗化、情趣化,如重庆大足的水月观音塑像,虽然衣着华丽,极具装饰性,却无丝毫神圣之感,倒像是个可爱、倔强的川妹子。同样在大足养鸡女的雕塑,刻画的俨然是一个颇有生活情趣的农家养鸡女的形象。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雕塑的衰落期。这一时期,雕塑艺术进一步世俗化,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工艺性、装饰性、技巧性的雕塑风格。在这样的雕塑风格下,雕塑作品虽然精雕细琢,却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

(二)中国雕塑的艺术特点

1.明显的绘画性

从原始的彩陶艺术开始,雕塑就和绘画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绘画技法与观念在雕塑中的应用逐渐成熟。中国雕塑的绘画性表现在:其一,线条的广泛应用,与西方雕塑注重体块塑形不同,中国雕塑往往运用线条作为形体塑造的辅助手段,尤其在衣服纹饰的处理上,很多时候采取了线刻的方式;其二,彩绘的大量应用,彩塑占了中国雕塑的很大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雕塑的很多细节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通过彩绘描绘出来的。

2.实用性与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较少仅为艺术欣赏而创作的雕塑作品,雕塑主要依附于宗教、墓葬、生活器具等物质形式存在,因此,实用价值往往是中国的雕塑的第一价值。此外,中国雕塑装饰性是和实用性紧密相连的另一特性。如在宗教雕塑中,佛像衣着纹饰,甚至面容经过装饰化处理后,显示出宽容、神秘等宗教特质,而一些诸如石狮等雕塑,经过装饰化的夸张和变形,也显得更加威猛,充满震慑力。

3.写意性

与中国画一样,中国古代雕塑总体上倾向于注重写意,讲究神似胜于形似,追求作品的内在精神,对物体本身的结构、比例等并不是特别注重。在创作方法上,主要依据观察体验得到对所表达物体的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最终形成艺术形象。表现手法上,经常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人和动物的神韵,如汉代的击鼓说唱俑。即便是非常注重写实的秦代兵马俑,也只是对俑的头部进行了细致地刻画,而对其身上的其他部分则是非常写意的。

三、中国书法

(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是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因其是用刀刻在坚硬的骨头上的文字,因而字体方直、有棱有角,缺乏艺术发挥的空间,然而从其谋篇布局,以及字体结构的组合来看,已经初步具备了书法艺术的雏形。周代的青铜器上刻有大量的铭文,也就是金文,其内容涉及祭祀、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与甲骨文不同,金文是先将文字内容刻在泥范上,然后铸铜而成的,因而,少了甲骨文的涩滞之气,笔画圆润、线条流畅,结构更加严谨、有序,气势更加宏大。战国时期的石鼓文是刻在石鼓形石头上的文字,主要记录了当时的秦王游猎的场景,所以又称“猎碣”。因其被弃于陈仓,也称“陈仓十碣”。石鼓文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秦国所使用的大篆,与金文相比,大篆已脱离了原始文字的图画因素,更加抽象,且在字体上,更加浑厚生动,给人以雍容大度、雄浑古朴之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全国的统一,在文字上,则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秦代的小篆文字笔画均匀、结构协调,在布局上严谨、周正,中规中矩,稳重有余而活力不足,尚缺乏艺术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汉代是中国书法真正成为艺术的时代。首先,隶书是在秦之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较之小篆,隶书更加简练、抽象,艺术表现力更强。其次,草书也在这一时代出现。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虽字与字之间互相分离,但笔势连贯,已经颇具抒情意味。今草由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所创,其线条流畅自由、气势连绵、随心所欲抒胸中之意气,给人以酣畅淋漓的美感。草书的出现,将文字从实用功能中解脱出来,成为抒发情感、表达意趣的手段,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书法认识的不断加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比较完整的书法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化空前自由、繁荣的时期,诗、书、画等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书法艺术方面,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王羲之在书法学习中,博采众家之长。他精通草、隶、楷、行各体,“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被人称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自幼随父学书法,其代表作有《洛神赋》、《鸭头丸帖》、《中秋帖》等。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兴盛期,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初唐时期虞世南、欧阳询、禇遂良、薛稷等人以王羲之笔法为基础,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唐初四家”。中唐时期张旭草书纵意豪放、跌宕多姿,有“狂草”之称。怀素的草书在当时与张旭齐名,其书法奔放纵逸,代表作品有《小草千字文》、《自叙帖》等。被后人广为推崇的楷书大家是中唐的颜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权。颜真卿的楷书以拙为巧、刚健有力,人称“颜体”,柳公权的楷书则端庄挺拔、笔画峻瘦,人称“柳体”,两者被人合称为“颜筋柳骨”,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代文化发达,诗、书、画等艺术在这一时期都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意趣。著名的书法家主要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此外,赵佶的“瘦金书”也独树一帜。赵孟頫是元代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其无论楷、草、隶、篆都相当精通,具有深厚的书法造诣,只是囿于古人规范,缺乏个性和创新

明初的书法,要数“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名声最著。明代中期,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对传统文化推波助澜,特别是文人集中的地区,书法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以畅情适意、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吴门书法代表着明代中期书法的昌盛时期。以祝允明、文徴明、王宠等人为代表。明代后期则涌现了一批大师,如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清代是中国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清代起,书坛渐成“贴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文人书法流派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著名书法家有王铎、傅山、八大山人、刘墉、王文治、何绍基等。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

1.注重书法的点画、结构和章法之美

点画是书法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生动的元素,其表现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美感。结构是点画与部首偏旁的搭配方法,不同书法家对结构美的理解不同,其书法作品的风格也就差别特别大。章法是一幅书法作品的谋篇布局,其目的是给人一种整体感觉。书法是视觉的艺术,人们欣赏书法首先讲究的是形式美,因此,自古人们对书法的点画、结构及章法非常重视,对其表现技巧和审美有大量的论述。

2.注重书法的意韵

书法作品的意韵是书法家意趣、学识、情感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是书法家气质、心性、精神境界自然而然的流露,也是书法作品的“神”之所在,因此,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情是人们对不同时代书法作品的意韵的生动概括。具体到不同的书法家,各人的书法意蕴也各有不同,如王羲之的潇洒、超脱、苏轼的温文尔雅、赵孟頫的圆熟纤柔。

3.书品与人品的联系

中国传统书法审美将书法家的人品与书法作品联系起来,认为书法只是一技,立品则是第一关头。由于中国书法审美的这一特征,像蔡襄、严嵩这样的人虽然具有高超的书法造诣,但他们的作品并不为人称道,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因为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忠烈报国的事迹,受到世人的尊敬,在书法史上,其人品和书法一起受到后人的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