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十多年来,战略联盟这种战略范式引起了中国学者的重视,战略联盟也逐渐被中国企业所运用。4.中国企业同国外跨国公司结盟的较多。由于中国企业开展战略联盟的时间不长,同时企业的实力有限,因而在一个联盟体内的企业数量并不多。(二)存在问题中国企业在形成战略联盟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联盟具有盲目性,不能充分利用伙伴双方的优势。中国企业在结成战略联盟时,往往流于形式。

第三节 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问题与特征

(一)主要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日渐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渐激烈。它们只有与全球流行的战略范式接轨,才能应对激烈变化的环境。近十多年来,战略联盟这种战略范式引起了中国学者的重视,战略联盟也逐渐被中国企业所运用。但由于我国学者对这种战略范式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企业家也不是很了解战略联盟的特性,因而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呈现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联盟主要分布在一些高新技术行业,传统行业比较少。由于高新技术行业的经营风险增大,需要投入的研究开发的资金较多,成功的概率不是很高,单独的企业的技术能力、资金有限,他们需要同其他的企业合作进行研发。因而这部分行业的战略联盟结成的比较多。例如,2002年5月25日,四川长虹与歌华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两家公司决定在数字机顶盒领域进行长期合作。2002年11月14日厦新电子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巨头得州仪器正式签署了GSM/GPRS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这些公司主要的经营领域都在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进行技术共享与资源共享。单个企业难以应对日渐激烈的竞争,战略联盟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战略选择。

2.采用战略联盟的企业大多为上市公司与大型国有企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较少采用。从报刊文献报道的新闻来看,已刊登出来的联盟新闻大多为上市公司与大型国有企业。如在2002年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结成战略联盟。2003年1月23日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甘肃省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从上市公司的公告来看,有少部分的企业采用了战略联盟方式,但大部分公司采用了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虽然存在中小企业联盟不被新闻媒体报道的可能性,但主要还是中小企业较少采用战略联盟方式,因而被报道的很少。这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难以改变、吸收新的战略方式速度慢等因素有关。

3.金融单位同大型企业结成的银企联盟较多。随着中央政府对银行系统改革力度的较大,银行日渐走向市场化,为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银行也开始考虑同企业结成某种合作关系。由于大型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而银行也需要把资金合理地应用,规避风险。双方可以进行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促进彼此发展,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因而,近年来,银企联盟日渐增多。2003年11月浦发银行与同济大学、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额为18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浦发银行于2002年12月31日与花旗集团、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花旗国际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一系列有关战略合作信用卡合作协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股份购买协议》、《购股权协议》、《认股权协议》、《信用卡业务协议》、《花旗国际有限公司融资协议》、《商标许可协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商标许可协议》、《监管协议》、《仲裁协议》等,构成了多边合作联盟。2002年10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还有很多其他公司也与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总体来看,银企合作成为流行的联盟形式。

4.中国企业同国外跨国公司结盟的较多。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增长,而它们对中国的市场情况不是很熟悉,需要同中国企业合作;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经验不足,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提升,也需要同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合作。因而,中国企业同跨国公司的联盟不断增长。2002年12月2日,哈飞股份公司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订合作生产支线飞机的合同及相关合作协议。东风汽车于2002年10月25日与法国PSA标志雪铁龙集团扩大合作的合资项目。2002年,双鹤药业与意大利一家输液产品生产商皮艾尔公司洽谈有关技术和相关合作工作。同年华东科技、南京高科与日本株式会社ITT合资组建南京日华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1月23日,招商银行与日联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还有很多其他公司也同跨国公司签署了联盟合作协议。可见,同国外跨国公司结盟也是中国企业联盟的一大特点。

5.战略联盟体内的企业数目不多。由于中国企业开展战略联盟的时间不长,同时企业的实力有限,因而在一个联盟体内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而不像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在联盟体内的企业可能有几十个、上百个。从上述的例子来看,中国企业联盟的企业数目一般只有几个。

6.虽然产学联盟日渐增多,但总体而言技术共享的联盟还比较少。由于高等学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他们缺乏资金与实际市场经验,而企业有富余资金,但科研力量不强。因而,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结成联盟可发挥双方的优势,企业也不用担心高校与科研院所会同它们竞争,因而这种联盟方式逐渐被企业所采用。2002年9月13日,莱钢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个研究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国家现有的近150个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实验室,其中绝大多数已和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知识联盟”或“技术联盟”。但是,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联盟伙伴为保护自身的技术不致流失不愿签订技术联盟。因而虽然近年来战略联盟得以快速增长,但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却不多见。

(二)存在问题

中国企业在形成战略联盟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盟具有盲目性,不能充分利用伙伴双方的优势。中国企业在结成战略联盟时,往往流于形式。联盟的双方并不了解对方的优点与长处,因而在联盟时只注意一些细小合作问题,签订一些合作范围较窄的协议,他们在合作时强调双方的资金到位,人员到位。具体双方应该怎样来利用对方的优势与力量没有明确的目标。如辽宁省营口地区引进英国STRAMIT公司的稻草墙体板技术,签订技术协议后,由于没能利用对方的科研能力而导致两条生产线经营长期处于困境之中。同时,有些联盟是政府强制行为的结果,这些公司在联盟时对联盟伙伴的力量、优势等并不了解,只是为了服从上级部门的强制政府行为。这类联盟很显然具有盲目性,在实际的运营中也会忽略优势互补问题。

2.联盟伙伴之间信任度不高,联盟周期较短。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企业在过去存在“三角债”问题,也存在债务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讨债曾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诚信状况,间接地导致中国企业在合作时特别防范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相互不信任,往往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推辞资金到位,相互推卸责任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联盟的效果。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3~5年,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则更短。有很多联盟协议的有效时间本身就很短。

3.对联盟的细节问题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计划。由于中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变动的频率比较高,管理人员在岗位的任职时间较短,他们制定的战略在新的管理者上任后往往被中止。因而管理人员在考虑战略联盟时只注意他们在任期间的合作问题,而不考虑长期合作问题,这使得联盟的管理者缺乏对联盟发展的长期规划与计划。因而在合作中出现各种谋求短期收益的现象。

4.忽略了对无形资产的利用与保护。中国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与无形资产的利用意识,因而在结成战略联盟时,很少有企业利用自身的品牌与无形资产去与其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增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与竞争优势。从现有案例来看,上海的恒源祥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去和其他公司联盟取得了成功。其他联盟很少有考虑品牌联盟问题。同时,中国企业在同国际上的跨国公司联盟时,忽略了对自身品牌与无形资产的保护,对跨国公司不设防,使得很多无形资产流失了,自身的品牌也衰落了。

5.忽略了联盟伙伴间的竞争问题。中国企业在结成战略联盟后,没有注意合作中的竞争意识。有很多联盟在形成后,就很少有创新性技术出现。这主要是因为联盟伙伴之间只注意短期的合作,没有考虑双方的竞争问题,都过于依赖对方,相互推诿创新责任,最终导致联盟失败。

6.过于倾向于股权联盟。从现有的联盟案例来看,采用股权联盟形式的战略联盟要远多于契约式联盟。由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大多认为,股权联盟能更好地锁定联盟关系,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加强对联盟伙伴的监督与控制。而采用松散的契约式联盟则缺乏对联盟伙伴的控制管理,联盟伙伴容易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因而中国企业的联盟过于倾向股权式的联盟,增大了联盟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联盟的灵活性。

二、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虽然战略联盟中存在冲突与矛盾是难以避免的,但中国企业在战略联盟中出现的问题确实是独特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中国企业自身微观因素的原因。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长期计划经济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的普遍存在导致了中国企业缺乏合作意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各地区为自身利益相互之间产生了竞争,导致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这大大制约了商品或服务的跨地区流动,也制约了企业合作经营活动的开展。各地区的企业由于有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的保护,他们不愿同地区外的企业分享市场,更不愿与其他企业合作,因而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合作意识,这导致了中国企业在联盟时缺乏长期合作的意识,对联盟也缺乏长远的规划与计划。

2.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个人英雄”行为。儒家文化强调皇权高于一切,皇帝的权利高于一切,这间接地促进了“个人英雄主义”高涨,很多的历史小说强调英雄的作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企业家在潜意识里注重个人作用,忽略合作意识与团队作用。特别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他们的创业经历也强化了个人的作用,他们注重家族成员的作用。在经营过程中,他们不愿与其他企业合作,认为自身有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导致了民营企业较少采用战略联盟这种战略范式。

3.社会信用体系发育不良,信用失序。由于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企业与预算软约束、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信用体系发育不良表现在我国商业信用极不发达与消费信用不发达等方面。信用体系的发育不良导致企业之间缺乏诚信,即便在联盟时,为使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大多企业会采用机会主义行为,规避风险。这也导致了企业结盟时大多会考虑股权式的战略联盟,加强对联盟伙伴的控制与监督。

4.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较多。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由于政府出于自身宏观调控的需要,往往会采用一些行政命令的手段来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这导致中国企业在经营时对政府政策的关注多于对市场的关注。有些联盟是政府行为的直接结果,而不是市场的需要。同时,企业为迎合政府政策需要而结成了一些联盟,这些联盟由于没有进行长期的规划,实际运营绩效很差。

5.由于日本、韩国是中国的近邻,他们的经济发展成功的模式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可以模仿日本、韩国企业的经营模式。日本、韩国的银行与企业都结成了联盟合作关系。银企共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企业与银行合作关系的发展。中国政府也提倡银行同企业组建银企集团,因而商业银行基本都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6.第三产业不够发达,信息传递、共享不充分。中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都不发达。而战略联盟伙伴寻求、联盟问题的诊断、联盟协议的签署等都可能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中介机构数量、自身的素质等都限制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因而,在联盟战略诊断、解决问题方面,中国企业战略联盟都存在缺陷,这导致了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较短。

7.联盟管理人才的欠缺。由于中国企业采用战略联盟方式的时间不长,中国企业的管理者非常缺乏联盟管理的经验,对联盟中的问题与冲突缺乏深入的认识,因而在结成联盟时缺乏战略思考与长远的目标。在联盟运营管理上更是欠缺,容易引起联盟伙伴双方的不满、相互之间不信任,进而导致联盟解体。

8.中国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有限,技术力量不强。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导致了科研院所、高校主要负责科研,而企业则很少自己开展研发活动。这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企业很难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持续经营。为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中国企业倾向于与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结盟,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结盟。如果中国企业整体的研究、开发能力较强,而企业的技术标准相似,联盟的成本相对于跨国公司更低,国内企业的联盟便可能增加。

9.中国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与意识有待提高。现有的企业管理者有很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到的教育,他们对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关注不够,对新的战略范式的理解不够。因而在经营过程中,他们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他们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不强,因而在联盟时很少考虑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优势去合作。在联盟过程中也忽略了对无形资产的维护与培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