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讲究经济性和专业化

讲究经济性和专业化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1 讲究经济性和专业化技术不在高深和繁巨,在于能更有效满足需求,在经济方面产生实效。技术要对准专业需求,不要屠龙之技。虽然如此,在受到市场饱和,集成电路和软件供应商利润挤压的情况下,电脑利润普遍摊薄,亏损已经成为业界的家常便饭,就连IBM也把年营业额110亿美元的PC部门低价抛售出去,可见形势严重。

12.1 讲究经济性和专业化

技术不在高深和繁巨,在于能更有效满足需求,在经济方面产生实效。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名字就叫做技术。1000年前,中国靠四大发明,号称天朝。300年前列强靠船坚炮利,打遍天下无敌手。100年前,工业技术出手整合市场,生把大家分成发达和发展中两种类型。现在,技术水平高的眯在高端偷着乐;技术水平低的汗流浃背搞大规模生产运动,如果没有技术,境况则惨不可睹,状况好坏概由技术水平决定。

技术的决定作用异常明白,路人皆知。为什么不能人人追求高技术,都挤到高端产品世界去睡大觉呢?问题的“瓶颈”不完全在于技术基础和资源,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看,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理解和看待技术,从寻求能更有效满足需求,在经济方面产生实效的角度,对待和操作技术,依靠技术实现创新,获得局部优势。如果就纯技术而论技术,可能技术反被技术误。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从企业组织和个人的视角,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如何被认识,大致具有三个角度。

(1)尖端技术,诸如航天技术等,原则上不产生经济效益,只消耗资源,宏观方面,可能有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综合效用。

(2)主导技术,诸如最快的计算机和最庞大的油轮等,行业的技术领头位置,资源消耗比较大,经济效益不直接和不理想

(3)专项技术,具体业务涉及的技术,资源的投入直接导致产品或服务有所突破,技术和效益具有直接关系,形成市场优势并产生销售效益。技术要对准专业需求,不要屠龙之技。

一般媒体导向和我们心中所爱,都比较热衷第一类和第二类技术,铺天盖地的报道和激动人心的讨论,轻易将我们卷入技术领域的陷阱,实际上从公司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尖端和主导技术同我们业务的关系是间接性的,容易让我们在激动中陷入资源和财务危机。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IBM公司深陷困境,市场萎缩,债台高筑,濒于破产。当时IBM拥有30多万件专利技术,为业界之最,但这并不足以挽救公司走向破产的趋势,因为大多属于尖端和主导技术,和市场与经济效益缺乏直接联系,高技术造就了技术型的困难户。IBM管理层和技术专家掉在技术陷阱里浑然不觉,形势越来越危机,除了分拆变卖公司,实在找不到别的出路。后来从纳贝斯克食品公司请来卖饼干的郭士纳先生,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凭借满怀的激情,将公司的技术集中到网络和解决方案方面,才算扭亏为盈,公司获得新生。去年IBM将亏损的PC部门卖给了联想电脑,为什么,还是PC方面专项技术欠缺。

电脑业界有人讥笑戴尔公司没有技术,据说如果有人说那个不懂核心技术的家伙,指的一定就是鼎鼎大名的戴尔先生。的确,戴尔公司比较缺乏尖端和主导技术,就技术专利而言,比别人都少,说起来很没面子。虽然如此,在受到市场饱和,集成电路和软件供应商利润挤压的情况下,电脑利润普遍摊薄,亏损已经成为业界的家常便饭,就连IBM也把年营业额110亿美元的PC部门低价抛售出去,可见形势严重。面对困境,戴尔公司专项技术突出,在制造技术和基于Internet电子商务技术方面,高人一等,长期保有成本和市场敏感性等优势,公司保持持续的赢利能力,效益较好,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戴尔公司的引力和发展性,说明了一个认识技术的道理:

技术决定了时代的进步,企业和个人的成功绝对由专项技术决定,互相不可错位。

牵动需求和压榨效益

在电脑领域的情况最为典型,我们近乎疯狂地追求专项技术,眼睛死盯住芯片速度不放,十年前PC机的主频不过20M而已,已然烧包得不得了,今天主频升到3G的高位,心里始终觉得不够劲,我们甚至不管这么高的速度是否适用,每每大把乱花钞票。于是软件公司动辄编出几百兆的庞大程序,老机器死活运行不动,逼着客户更新前年刚买的机器,结果用不到程序5%的功能,主要收获在于赶上了时髦。硬件公司也不含糊,一天到晚升级换代,功能强大到士别三日就能吓人一跳的地步,要不买此机器吧,似乎失于与时俱进;买了机器若不装些超级软件吧,实在冤得慌。两类公司软硬兼施,两下里水涨船高,结果强大的PC装满庞大的软件,运行照旧慢腾腾没快多少,全被程序自转消耗。买卖双方携手造就技术至上的市场。

话说Intel公司看到这直观的技术需求,年度投入44亿美元研发产品,打技术牌,全力满足客户对更快速度的追求,营造世界最负盛名的芯片,据说电脑只要标注Intel inside的图形文字,不但身价上升且整机好卖,爽得不得了,世界再找不出第二家。这就是44亿大洋造就的无敌技术力量。所以我们知道Intel公司全心全意吃技术饭,吃得很香。

话说微软公司也把形势吃得很透,一方面积极为强大的电脑硬件配套,另一方面编写庞大得吓人的程序系统,转而引导和刺激硬件市场更大更快更强,卖今天产品的同时,埋下明天产品的需求,帮着客户和市场强化循环,招招见血,立竿见影。

比如微软办公套件,一套Office系统几百兆,功能多得不得了,不知凝结了多少顶级高科技人才的心血,才卖1000块大洋,堪称天下第一大便宜。系统的服务体贴入微,只要启动就自动蹦出个窗口,天天问:“你知道吗?”不厌其烦给用户上课。其实说白了一句话“赶快换硬件吧,下一步该不该再升级软件,你自己想”。人们占大便宜买下的Office系统,因为功能繁多,程序运行慢如蜗牛,烦人恼人,颇有花钱买罪受的味道。据说大多数客户,只用了5%的系统功能,另外95%是用来消耗时间和资源的,于是有了新问题,1000块一套实际上是不是贵了点。

技术优势可以吊消费者的胃口,牵消费者的鼻子。

技术的核心在于市场认同

大多数情况,技术是广义的,并非以数字和公式表现这一种纯技术形式,并非像在Intel和微软公司各自的领域那样,表现得如此清晰,于是有人问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联想不具有核心技术,推而广之,中国电脑企业都不具备核心技术。问题十分严重,我们感觉中国电脑企业不行了,迟早而已。事情全都是Intel inside惹的祸,如果机壳上印有Lenovo inside或Benq inside之类,万事大吉。难道核心技术就是芯片吗?

第二个问题(回答第一个问题的问题),DELL电脑有核心技术吗?麦当劳有核心技术吗?可口可乐有核心技术吗?这三个公司的个头已经混得很大,我们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类似Intel inside的核心技术,但是我们知道它们的确有核心技术,这就是出众的专项技术,由此也明白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其中以DELL电脑最为有趣,身处高技术领域领头位置,却被电脑同行讥笑为没有核心技术。事实上DELL的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年度营业额做到了414亿美元,公司市值878亿美元,位列所有新兴电脑企业第一位。这里面一定存在道理,那么它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呢?专项技术是也。

核心技术是市场表现力,是令产品稳获市场优势的技术,一种制造高性价比产品的技术。

如《福布斯》发布1983年最富影响力的发明,同互联网www技术和基因图谱等一道,戴尔发明的“规模化定制零售”独占一席,令人刮目相看。戴尔的核心技术在于,电脑集成技术基于“规模化、定制和零售”三要素,融于供应链体系之中,生产合于市场客户需要的高性价比电脑产品,这种技术迅速将戴尔电脑推上业界的高峰。

我们大概可知,站在经济领域,不能简单地以是否拥有成千上万项技术专利来衡量有否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绝非尖端技术和纯技术,也不是数字和公式的概念,更不是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技术等于性价比、等于可用性、等于市场需求。

不要广义抓技术,注重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专项技术,必定获得局部优势,拥有战略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