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比较研究

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比较研究(一)基础竞争力全面比较研究方法和原理同上,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提取5个公共因子,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8次迭代收敛,分析结果如表3-6和表3-7所示。分析表明,长江三角洲的科技竞争力强于东北地区。

二、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基础竞争力全面比较研究

方法和原理同上,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提取5个公共因子,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旋转8次迭代收敛,分析结果如表3-6和表3-7所示。

表3-6     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img13

表3-7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img14

注:因子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旋转8次迭代收敛。

最后,计算各区域基础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3-8。

表3-8     各区域基础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img15

在区域基础竞争力的排名中,排名前5位的省区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都是东部沿海省市和直辖市。在东北三省中,排名最靠前的是辽宁,排在了全国的第8位,而黑龙江和吉林分别排在了全国的第13位和第14位,从整体来看东北三省的基础竞争力水平居于全国中游偏上。

(二)基础竞争力重点因素之一——科技创新实力比较研究

一个区域的科技竞争力对区域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区域的科技开发、创新能力不同,影响其区域产业发展状况也不同。因为科技开发、创新和在区域生产中的应用,一方面使生产要素的使用得以改善,使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产品成本得以节约;另一方面科技应用可以使区域企业获得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使区域的创新产业得以发展,从而使区域获得更多的工业租金,同时也扩大了区域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科技应用还可以通过产品质量的改善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总之,科技创新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促使区域产业更好发展。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均较强,因此,其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形成了较多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而中部的区域则相对较弱,西部区域则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产品的竞争能力较弱,影响了区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贡献具有倍增效应,同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以独立的力量显著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科技竞争力是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2005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1995~2005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选出主因子,计算累计方差贡献率。得到的主因子旋转负载矩阵见表3-9,据公式,从而计算出科技竞争力的得分。

表3-9     主因子载荷矩阵表

img16

续表

img17

表3-10     科技竞争力得分

img18

其中,fa1主要影响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筹集额、R&D经费内部支出额、R&D经费外部支出额、专利申请数、科技项目实际经费支出、科技活动支出,主要表示的是科技资本投入信息;fa2则主要影响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发表科技论文数、科技项目数、拥有发明专利数指标,主要表示的是科技人文环境信息。分析表明,长江三角洲的科技竞争力强于东北地区。fa1长江三角洲高于东北地区,说明长江三角洲的科技投入远远高于东北地区;fa2东北地区高于长江三角洲,说明东北地区的人文环境要好于长江三角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多。科技竞争力主要包括科技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转化能力三方面,科技实力集中体现在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决定城市的科技投入量。东北地区具有知识优势,有科技实力,但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强。科研实力不等于科技产品,科技产品也不等于直接的商品化,只有产业化,科研实力才能对城市综合实力产生实际影响。东北地区的科技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关键是科技资本投入不足。

(三)基础竞争力重点因素之二——区域综合基础设施水平比较研究

综合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区域基础设施结构系统,是指区域可以利用的各种设施及其质量,包括交通、通信、能源、动力、住房设施系统以及文、卫、科、教机构和设施系统等。区域基础设施是现代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为区域国民经济各部门、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载体

区域基础设施是区域产业运行的载体,基础设施的规模、类型、水平对区域产业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区域基础设施的容量大小和负荷能力强弱决定区域的产业规模发展状况。在我国区域中,西部一些区域基础设施容量小,负荷能力弱,将限制区域产业规模及扩张;而东部一些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省基础设施容量大,负荷能力强,区域产业发展和运行就有充裕、便捷的载体条件,区域生产就能得以顺利进行,区域产业规模就能得以自由扩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先进为区域产业的高级化提供基础。我国区域中,东部沿海区域高级、先进、创新性的基本基础设施,主体化的运输系统,一体化的先进的通信网络,全球高密的信息传输系统为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产业即创新产业如全球金融、信息、计算机等产业成长创造了条件。而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一般性的运输、邮电、能源、防灾等系统设施只能保证一般产业和部门即中间型成熟型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具体类型和结构也决定着区域具体的产业结构。交通、通信设施优越可以促进区域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性基础设施优越可以推动区域加工业的发展。

区域基础设施质量[14]的状况影响区域的产品成本和竞争力。区域基础设施系统如果某个子系统或环节出现断裂、阻塞或者出现环节不匹配等问题,区域整个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将受到影响,区域企业再生产和居民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将会导致区域产量下降、产品成本增加,区域产业竞争力下降;基础设施质量好,会形成匹配合理、纵横交织、点线相连、构成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为区域产业提供足够的载体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区域产业可以通过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实现生产、运输、交易费用的节约,降低区域产品的相对单位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基础设施可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工程和其他交通部门等方面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交通、邮电和通信等设施建设上。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维持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证,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城市基础设施是由若干个独立运作的完整的子系统组成的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协调运行的大系统。主要包括四大子系统:①水资源及给排水系统:包括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设施;自来水的生产供应设施;雨水排放设施;污水排放、处理和下水管道设施。②能源系统:包括电的生产和输变电设施,人工煤气的生产及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的供应设施;集中供热的热源生产及供应设施。③生态环境系统:包括环境卫生、生活和工业垃圾的收集与处理设施。④防灾系统:包括防洪、防火、防风、防震等设施,以及人防工程。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额的变化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比重的变化可以综合体现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总体发展的速度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保持了健康和稳定的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随着宏观政策变化和基础设施阶段性发展的要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额在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在1997年后出现较大变化,其余阶段波动不大。

表3-11     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额及比重变化情况[15]

img1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

综合东北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以及发展水平来看,基础设施的投入额及占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都有较大提高(见表3-14)。除去受国家的宏观政策影响外,主要与各级政府重视发展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关。但从效果上看,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效果好于区域基础设施(见表3-12)。[16]

表3-12     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情况[17]

img2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

从东北地区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来看,经济基础设施处于深化发展阶段,传统交通工具趋于饱和,如铁路营业里程,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发展较快,反映在次高级公路通车里程的飞跃,由1990年的10172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24264公里,再到2003年的30600公里,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增长了3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基础设施需求也不断出现,如移动电话用户数的迅猛增长,民用航空周转量的增加,这些新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质的要求,在客观上要求基础设施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对而言,一些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较慢。区域基础设施主要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如用水普及率十几年间变化不大,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略有减少,燃气普及率出现波动,平均每万人拥有排水管道长度、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基本在同一水平波动。

在评价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时,笔者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基础设施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指标的选择不仅包括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经济基础设施,也包括区域道路、绿化、供水、供气等公共设施。这里集中考察了交通、邮电、通信等方面的设施。

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的得分。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Saaty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对复杂社会经济问题和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决策问题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利用人们的判断对决策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适合于定性定量相结合,特别是定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的评价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所处的地位又不尽相同。适宜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研究。

在使用过程中,具体来说,分析一个多目标问题,首先必须研究目标与属性的意义、结构和性质。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意义明确的目标通常可表示为一递阶结构。该结构的最高层是主体目标,它是促进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个决策问题的原动力。但总体目标常常表达得比较含糊、笼统,如核心竞争力就难以运算。在递阶结构中,下层目标比上层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和便于运算。如果有一种实际方法去估计这个目标的实现程度,则该目标是可以运算的。为此,对于最下层的每个目标设定一属性。属性是可测的量,它反映了特定的目标达到目的的程度。属性可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方面的属性是指属性的值能明显地和直接地表明相应的目标被达到的程度。第二方面的属性是指有的目标并没有一个或几个明显的属性去直接测量它所达到的程度。

img21

图3-1 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从研究需要出发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区域基础设施两个子体系,每个体系中包含7个指标。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指标中的铁路网综合密度、公路网综合密度、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内河航道综合密度表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每百人拥有电话数、每万人拥有互联网用户数和每万人拥有邮电局所数代表邮电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其中,路网综合密度考虑了人口和面积两方面的因素,可以避免单纯按人口或面积计算所带来的缺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定性方法。因为交通运输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重要性大于邮电通信,所以代表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权重高于代表邮电通信基础设施水平的指标权重。在交通设施中因为铁路在客货运输中的作用较大,故权重略大于其他指标,权重的确定见下表3-13:

表3-13     经济基础设施指标权重

img22

区域基础设施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经济方面的设施,也包括社会方面的设施。为避免重复,这里着重选择区域人口用水普及率、区域煤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区域人均供热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等指标来进行分析。其中区域用水普及率、区域煤气普及率和区域人均供热量反映居民生活的指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

表3-14     区域基础设施指标权重

img23

在基础设施水平评价中,可以把每一个被评估的地区看做一个方案,方案的优劣比较以该地区指标的强弱为根据。其计算公式为:

RIj=∑[(xi-ximin)/(ximax-ximin)·wi]    (3-1)

RI=∑(RIj·Ej)       (3-2)

式中:i代表某项指标;x代表指标实际值;ximax为该指标在各省市区中的最大值;ximin为该指标在各省市区中的最小值;wi为该指标的权重;j代表第j类设施;RIj表示第j类设施的评估得分;Ej代表该类设施的权重;RI表示地区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得分,RI值越高,表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通过该方法进行评价,基本上可以把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分为3种类型:①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其综合评估得分在35分以上。②基础设施一般的地区,其综合评估得分在26~35分。③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其综合评估得分在26分以下。

表3-15     各地区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分类

img2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数据计算。

综上分析,辽宁在经济基础设施方面处于先进水平,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处于中游水平,而吉林和黑龙江省在经济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均属于中等水平。综合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水平来看,在经济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水平方面落后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京津冀的水平相近,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与中部和西部区域比较,基础设施的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东北地区在发展中,仍需要重视发展基础设施,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