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发展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际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发展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外向加工贸易和内向加工贸易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加工贸易循环。在现实经济中,外向加工贸易通常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而内向加工贸易则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国际分工属于产品内的垂直分工。

一、国际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发展

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这些因素既是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力,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表象。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方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迅速发展,发达国家通过业务外包、贴牌生产等方式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零部件或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完成,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中国家则利用自身的劳动力优势,承接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制造、产品的加工组装等生产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一)加工贸易方式和产业内分工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国际贸易方式和国际分工模式是相互适应的。从根本上来说,国际分工模式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方式,国际贸易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国际分工的深化。二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从二者在经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国际贸易处于商品的流通层面,体现的是商品的交换方式和流通方向;而国际分工则处于商品的生产层面,体现的是商品生产的组织方式。

加工贸易的发展既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兴起,又反映了与之相应的国际分工模式的变迁。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方式,代表了商品的国际流动方向。完整的加工贸易过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外向加工贸易(outward processing trade),即一国的企业将部分中间产品或零部件转移到外国进行加工生产,并将加工后的成品或半成品重新进口,进行后续的深加工或者直接销售。从事外向加工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外包合同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外国企业,或者转移到跨国公司在外国的子公司。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部分是内向加工贸易(inward processing trade),即一个国家的企业从外国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经过本地加工后的产品复出口。外向加工贸易和内向加工贸易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加工贸易循环。在现实经济中,外向加工贸易通常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而内向加工贸易则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与加工贸易相对应的国际分工模式反映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的演变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的早期模式是产业间分工,主要特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的产业间垂直分工。发达国家由于在资本和技术上具有优势,因此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高端;发展中国家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因此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与产业间分工相对应的贸易方式是产业间贸易。

第二,产业内分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逐渐由产业间分工深入到产业内分工。产业内分工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制造业部门。由于产品多样化,同一产业中有很多同类的差异性产品,一国可能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产品中具有比较优势,不同国家间相互出口同类产品。比如汽车行业,美国在大型轿车的生产上拥有优势,并向日本出口;日本在经济型轿车的生产上具有优势,并向美国出口。因此,产业内分工是一种水平分工。

第三,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方式下的国际分工属于产品内的垂直分工。这种分工方式突破了产业内分工在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发生的限制,打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间垂直分工的模式,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参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劳动密集型环节。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从产业的尺度来进行衡量,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的产业内分工,但是从产品的尺度来衡量,在产品的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仍然是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的垂直分工。发达国家集中于产品价值链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环节,发展中国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环节。因此,产品内分工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得以参与高端产业,但是垂直分工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

(二)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因

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直接动因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贸易与投资环境的改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进一步细分,组织管理创新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组织生产提供了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品生产过程的细分是生产技术变革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特征。可以说,生产过程的细分引发了一次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看成一个黑箱,一边进去的是原材料和生产要素,另一边产出的是最终产品,生产的中间过程都是在一个企业内完成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曾经形象地描述过福特汽车公司的传统生产过程:在一端吃进焦炭和矿石,另一端吐出客座轿车。

产品的集成化和模块化为生产环节的细分提供了最直接的技术保障。技术进步使原来浑为一体的生产线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生产环节,这些生产环节相互独立,每个生产环节都成为一个更小的生产单位,只要提供所需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就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环节单独存在并进行生产。此外,由于运输手段的进步,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组织创新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因此,这些生产环节可以跨越地区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具比较优势的生产场所。以计算机的生产为例,美国生产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核心部件CPU,日本和韩国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内存,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生产硬盘,中国生产键盘等包含劳动含量较高的其他配件并进行整机组装。计算机的生产过程充分反映了产品生产环节的细分以及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的区位安排。

2.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贸易环境大幅改善

半个世纪以来,贸易和投资环境总体上不断改善,阻碍自由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壁垒逐渐消除,在客观上为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扩大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全球贸易体系的建立,并达成一系列多变协定,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首先是关税壁垒的降低。在GATT(以及后来的WTO)的组织协调下,各成员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多边贸易谈判,在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建立多边贸易体系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削减关税壁垒的努力在1950~1980年之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世界范围内的关税水平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关税率基本降低为1位数的水平,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此后,关税削减仍在继续,重点转为发展中国家。

其次,减少非关税壁垒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效。限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障碍除了关税壁垒之外,还有大量的非关税壁垒,比如各种技术标准、行政法规的限制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关税壁垒对贸易的限制作用要大于关税壁垒。特别是在各国普遍降低关税之后,非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为了增加非关税壁垒的透明度,并促使各国能够真正履行所做出的贸易障碍削减承诺,GATT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提出了非关税壁垒关税化的策略。虽然当时这一措施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但是这一方法对于其他商品无疑也是有效的。

最后,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限制了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冲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平稳发展。

3.跨国公司的推动

跨国公司一直是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主力军,对推动全球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安排产品生产环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业务外包的方式。业务外包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合同的方式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委托给外国企业,再将经外国企业加工后的中间产品或半成品重新进口,完成后继的价值增值过程。二是公司内的垂直一体化生产,即跨国公司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征,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为不同的生产环节选择生产区位,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分别负责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

比较而言,两种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业务外包方式下,跨国公司与承担外包业务的外国公司之间并不存在所有权上的隶属关系,两个企业是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只是通过外包合同进行生产上的分工。如果采用业务外包方式,跨国公司将不再有完整的产品生产链条,而只是集中于具有优势的生产环节。相反,选择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仍然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各个环节的生产也都处于母公司的控制之下,因此其生产活动更容易组织,缺点则在于跨国公司必须兼顾各个生产环节,造成了资源分散。

4.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模式。一种是强调独立自主的内向型发展战略——即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另一种则是与之相对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即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二战”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刚刚摆脱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主政权。为了从根本上摆脱过去殖民地的阴影,实现政治、经济上的完全独立,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发展战略。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口替代的工业化道路普遍没有成功。拉美国家是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代表,东亚国家(地区)则是外向型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

在战后,拉美国家与东亚地区相比具有很多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二战”中远离战场,避免了战火的破坏;自然资源丰富;临近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与西欧的发达国家具有历史、文化和经济上的联系。但是,拉美国家为了尽快建立完备、先进的工业体系,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自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采取的是进口替代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密集型的工业技术,片面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忽视了拉美国家资本稀缺、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事实,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因此,拉美国家虽然引进了生产技术,成功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但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却缺乏国际竞争力,无力与进口的同类产品竞争,只能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生存。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根据幼稚产业论和贸易保护理论的原则,拉美国家的新建产业属于幼稚产业,但是在贸易保护期间,政府却忽略了动态比较优势的培养:对于物质资本的投入远远高于人力资本投资,研发投资长期不足,对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纵观拉美经济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60年代依靠大规模投资,拉美经济曾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绩效,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同期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既违背先天比较优势,又忽略后天比较优势的培养的情况下,拉美的经济发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从70年代后期开始,拉美的经济增长一直步履蹒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经济发展绩效远远落后于后劲十足的东亚国家(地区)。

东亚国家(地区)实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绩效。和拉美国家相比,东亚国家(地区)在战后的经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不利因素: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的战争破坏;本国(地区)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贫乏;资本短缺。针对以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东亚国家(地区)扬长避短,实施了外向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国(地区)非熟练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低廉的优势,采取了引进技术、创建出口加工区、为出口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等多种措施,积极鼓励出口。东亚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了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工业部门(尤其是出口部门)的迅速扩张,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劳动工资开始快速上涨,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为了适应比较优势的变化,东亚国家(地区)开始鼓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出口导向仍然是这些新的产业部门的发展原则。因为国内市场有限,其产品必须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注重引进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为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条件。东亚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为经济起飞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东亚实现了长期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在东亚经济奇迹的示范作用带动下,发展中国家纷纷对以往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放弃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转而采取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建立出口加工区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从而大大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5.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世界经济在战后6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其间出现了衰退和危机,但从总体上来说,战后仍然是历史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接近4%。“二战”过后,世界经济步入恢复期。经过战争的破坏,战后各国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力图尽快恢复本国的经济。在重建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物资的严重短缺,巨大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1973年底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止,前后近2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3%。1973年和1978年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滞胀,经济增长率几乎下降了一半。为了摆脱滞胀的困扰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经济政策。1982年开始,世界经济从危机中复苏,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这一过程延续了整个80年代。当时间的车轮进入90年代,信息革命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经济”时代。美国是“新经济”发源地和代表者。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战”后罕见的持续性高速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以上,同时失业率和通胀率双双下降。

总体来说,加工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虽然从国际贸易的历史来看,加工贸易兴起的时间很短,但这一新型的贸易方式一经诞生就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代表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不远的将来,加工贸易必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方式。

(三)加工贸易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

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早已被理论和实证研究所证实。加工贸易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产品生产环节的层次上实现了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了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由传统的产业间垂直分工向产品内垂直分工转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机会在高端产业的部分生产环节上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得到了加强。

1.加工贸易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提高了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现在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公理。但是在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首次正式提出这一论断时,分工的作用还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的开篇写道:“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为了说明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他将扣针制造厂的分工作为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叙述。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每个工人在重复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其二,如果工人不需要从一项工作转换到另一些工作可以节省时间;其三,一旦各项工作由于劳动分工而被简化和程序化,就有可能产生能够提高生产率的机械发明。[1]

加工贸易的发展使劳动分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即企业内分工国际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间垂直分工,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基本上是在一个工厂内部完成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分工模式,企业可以不必独立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环节,而是将资源集中于具有竞争优势的那部分生产环节,将不具有优势的环节交给其他企业。这样,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被拆分成数个环节,不同国家的企业选择适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因此,加工贸易将原本属于企业内的分工扩展到了全球范围,每个企业都针对产业链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根据亚当·斯密的分析,这样的分工细化更有利于提高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

2.加工贸易使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过程分割允许企业只专门化于其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在没有加工贸易的情况下,虽然不同的生产环节也可以分割到各个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但是这种产品内的专业化分工将不可避免地被限制在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之内,生产区位选择的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各生产环节的区位选择突破了国界和区域的限制,将生产区位选择的范围拓展至整个世界。在产品价值增值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能发挥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够深入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世界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大大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3.加工贸易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垂直分工提升到产业内垂直分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融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之中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从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东亚国家和地区正是依靠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亚洲新兴工业国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加工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变了其在传统产业间分工中集中于低端产业的不利地位。传统的产业间分工模式是各国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由于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本,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的非熟练劳动力,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形成了产业间垂直分工结构。加工贸易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推动国际分工从产业层次深入到产品层次。通过加工贸易,发展中国家也能够参与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生产网络中,尽管发展中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参与仅仅局限于那些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是却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提升带来了机遇。

4.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无论是全球化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了质的突破。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则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只车轮。进入90年代,现代科技革命在更深的层次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前进。

加工贸易作为新兴的贸易方式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首先,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在一般贸易方式主导下,国际贸易商品构成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和最终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中间产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方式下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要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所需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将从世界各地集中起来进行装配生产,最终产品完成后再分销到不同的目标市场。可见,加工贸易对中间产品贸易的推动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了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其次,加工贸易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在前文论述跨国公司的作用时,我们曾经讨论了跨国公司进行加工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即业务外包和垂直一体化。在垂直一体化的方式下,跨国公司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区位,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当地建立子公司。在加工贸易方式下,产品的生产过程按生产环节进行分割,跨国公司可以在更多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每一个子公司可以集中于某一特定环节的生产,从而充分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将总体生产成本降至最低。因此,在垂直一体化的方式下,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将更加广泛,投资总量也会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