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工农业聚集有力助推城镇化
甘肃省有许多地方性特色农产品,对它们进行深加工和直接出口,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式。近年来,甘肃省庆城县驿马镇以地方特色农产品为资源保证、以深加工为技术基础、以直接出口为发展目标,将近千家这样的企业集中到乡镇工业园区,从而不仅迅速建立了加工出口贸易区,而且迅速形成了新的小城镇的经济体系。
1.“驿马模式”的形成基础
(1)“驿马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一是贸易传统和经商经验。驿马镇历史上就是陇东地区的著名贸易货栈,驿马人有做生意的丰富经验。二是地理和交通条件优越。国道、省道和机场非常近。三是产品品质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关系。驿马贸易园区加工的产品都是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急需的食品原料。四是产品数量和加工技术。本地和外地的农产品总量达到15万多吨,并且加工技术已经成熟。五是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国家市场对于这个贸易园区加工的农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每年都有增长。六是地方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发展规划。庆城县政府和驿马镇镇政府目前都把该镇的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在“加工出口贸易园区”上,做了15年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
(2)“驿马模式”的地理位置。“驿马模式”实际上是以驿马镇为核心的加工出口贸易园区。目前,这个贸易园区的主要工业企业在驿马镇的地理范围内,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在与驿马镇相对接的其他乡镇,如桐川乡、白马镇、赤城乡等,空间距离在10公里以内。从产业链条上看,这些乡镇实际上就是贸易园区的资源保证区,是产业延伸地带,而驿马贸易园区则是个产业集聚点。为了支撑贸易园区的发展,庆城县从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配合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面积发展经济林和草业经济,使果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3)“驿马模式”的建设基础。驿马镇从2000年以来加强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镇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0年的3000万元增加现在的上亿元。目前全镇已经建成的加工贸易园区大约有4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建设面积(2006—2020年)达到8.2平方公里。在已经建成的4平方公里中,有部分是公共基础建设用地,其他是企业用地。目前,园区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802家,从业人员8124人。在这802家企业当中,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5户,建设规模过1000万元的有9户。在这些企业当中,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企业有200多户,在这200多户中又有直接外向型企业50户,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1户,其中3A级2户,2A级9户。全部加工企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4亿多元,贸易园区基础性投资占同期庆城县项目建设投资的60%以上。
2.“驿马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战略
(1)发展现状。从2001年到2012年,贸易园区的出口创汇由20万美元增加到3000多万美元,增长速度可谓高速。贸易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过去没有对外贸易的庆城县一跃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以县为单位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园区。同时,这个园区还为地方政府提供几千万的税收。驿马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园区的全面起飞是从2000年开始的,到2005年发生了质的提升。据统计,目前,该贸易园区加工白瓜子、油葵、黄花菜、果脯、果酱、脱水蔬菜等各类特色农产品共约25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
(2)发展战略。在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驿马模式”的基本发展战略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驿马模式”的成功主要依靠六个战略因素:一是靠目标定位,即以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开辟出口通道,在农业产业化的高层次发展上寻求新的发展亮点;二是靠人才培养,即利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培育和引进优秀的企业家和投资者,特别的农产品方面的加工型技术专家、管理人才和技术型工人,提高发展的软实力;三是靠巩固基地,即在陇东地区和外省分内外两块建设农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保证原料供应;四是靠技术支撑,即必须保证农产品的加工设备的技术水平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有相当一些企业的设备水平是21世纪的世界先进水平;五是靠企业龙头,即把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在投资、税收、基地、销售、外贸等方面由政府积极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目前贸易园区拥有的11户大型加工企业都是2A级以上企业,并且都拥有自营出口权,已经成长为陇东地区的名牌企业;六是靠产业集群,即建设一批生产和贸易比较接近的企业,形成加工和出口产业集群,提高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3.“驿马模式”的运作模式
(1)资本运作。据调查和统计,驿马贸易园区的多数企业是在20世纪80到90年代从事打工、贩运、收购等积累起来的资本,另外还有部分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和银行贷款。也就是说,驿马贸易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投资的大部分,是通过社会市场机制实现的,政府的投资主要是保证驿马贸易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产品的供应。另据对12家主要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统计和分析表明,这12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9.67%,在企业信贷信誉度普遍比较高的情况下,这个水平的资产负债率是正常的。
(2)技术运作。驿马贸易园区的农产品加工业之所以可以形成外贸竞争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技术运作方面坚持了高起点。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企业的农产品加工设备的技术水平是21世纪初期国际上最先进的,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为了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贸易园区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技术性对策:一是对企业职工在上岗之前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严格按照生产工序进行生产;三是大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五是跟踪了解外商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改进意见。通过采取这些技术对策,建立了稳定的绿色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使贸易园区的大部分企业的出口产品达到了免检的水平,受到了国际好评。
(3)产品运作。从产品运作来看,驿马贸易园区主要在以下几个关键性环节上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一是努力开发系列出口产品。驿马贸易园区目前加工和出口的农产品从果仁、果脯、膨化苹果、果汁、果酱到脱水蔬菜、保鲜蔬菜等,已经有15个系列284个品种,这些产品都是地方特色农产品,有质量和品质的优势,其中,白瓜子、黄花菜、果仁等三种产品的产量占全国总加工量的80%以上。二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原材料基地。驿马贸易园区每年加工的农产品有20万吨,但本地生产大概只占60%,其他主要从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等地收购获得。为了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庆城县从2002年起开始在庆阳市委和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在全市各个县乡建立特色农产品原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万亩。其中,12户核心企业共建设原材料基地46个。三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产品。驿马贸易园区与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等省区以合同的形式建立了长期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货关系,使这些地区的农产品能够保证驿马贸易园区至少20%的原材料供应。四是完善农产品的运输和保管体系,不论是本地的原材料还是外地的原材料都能够得到通畅的运输和高质量的保管,从而减少了加工成本。
(4)贸易运作。在具备了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条件之后,要建立完整的出口机制,最关键的是要实现贸易机制的国际化。近年来,驿马贸易园区在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产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即把基地、加工和贸易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贸易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一是坚持资源和贸易的双循环战略。驿马贸易园区的运行模式基本上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模式,大部分原材料来源于县外,加工在贸易园区,而大部分产品的销售却在国外,投资和运行用人民币,而最终的获取是美元。二是采取高定位的贸易发展方向。驿马贸易园区加工和出口的特色农产品中的绝大多数是面对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荷兰等2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质量的国际信誉非常高,每年的订货数量都有增加,而且价格比较高。三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和外国公司的合作,建立稳固的国际销售网络,实施跨国发展战略。如果仁公司与英国劳森公司、荷兰洪河公司等进行直接的投资、加工和销售合作,外国的专家和公司派员到贸易园区观察和指导公司工作,从而建立了长期的产供关系,占据了有利的买方市场。
(5)土地运作。据初步调查和统计,驿马贸易园区目前的企业用地大约1.5平方公里,布局了大小800多家企业和各种类型的商贸公司,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0多家。2000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是严格控制农村基本农田的非计划占用,所以,这些企业的土地占用模式基本上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买地经营,这主要指是购买镇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就征用的土地的长期使用权,这部分土地大部分属于长庆石油管理局下属的企业或者单位的土地,企业由于搬迁或者其他原因而愿意出让土地的所有权。经过办理土地产权手续,企业自主开发经营。另一种是租地经营。绝大多数企业目前都是属于这种情况,租用农民承包的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但是租用的时间比较长,有的30年,有的20年。据对12家核心企业的调查来看,这些企业又基本都是征地经营的类型。这12家企业共占用土地333亩,其中征地为259亩,租地74亩,平均租地的费用为每年1000元/亩的水平,租金共计每年7.4万元。
4.“驿马模式”的政策基础
(1)政府职能定位。庆城县和驿马镇在建设贸易园区的过程中十分注意解决好政府与贸易园区的关系问题,把政府的职能定位在指导、服务和协调上,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在前,建设在后。目前驿马镇政府已经完成了对贸易园区的各项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空间规划、项目规划、城镇规划都已经得到上级政府的批准。二是坚持用项目建设推动贸易园区建设。近年来政府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贸易园区发展必需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企业可以直接进行投资和生产。三是指导企业围绕品牌开发塑造贸易园区的优势。目前在贸易园区内的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按照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进行管理,企业注册手续齐全,资本投资到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四是为了促进贸易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县镇两级政府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机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协调企业征地租地、办证、贷款等事宜,帮助企业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五是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特别是开辟外贸通道、产品推介、外商平台、市场信息、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方面,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2)政策优势保障。庆城县把提升驿马贸易园区的加工和出口能力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出台了许多有利于贸易园区发展的经济政策。一是创业政策。县里的有关政策规定,在驿马贸易园区投资办厂在100万元以上的,3年内免征各项税收。二是贸易园区内所有从事加工出口、或者出口供货的企业都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三是凡是从事加工农产品和出口业务的企业,在征用和租用农村土地的时候,都可以由政府协调解决最优惠的价格,尽量减轻企业的土地投资负担。四是驿马镇的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对贸易园区内的加工和出口企业的贷款实现优惠政策。五是人才政策,县上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奖励创办效益突出的企业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