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经济伦理的底蕴

儒家经济伦理的底蕴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儒家经济伦理的底蕴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关于伦理、秩序的论述,占了重要地位。

一、儒家经济伦理的底蕴

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关于伦理、秩序的论述,占了重要地位。

1.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儒学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哲学、伦理和经济思想形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其博大精深思想体系中的经济理论思想,更为儒商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直接的基础。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从孔子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孔子有如下的品格特征: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30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5)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

“义利之辩”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儒家先哲一般是勇于言义而羞于言利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孔子论述义利关系的一句名言。据此,有人认为孔子重义贱利,君子应该远离利,逐利只是小人所为。事实上,这是大家对这句话的一种误解。什么叫“义”?什么叫“利”?《礼记·乐记》中记载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子所说的“天理”,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天道”。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没有私心的好恶,便是无私,便合乎天道、天理,我们总不能说我喜欢的就说是对的、不喜欢的就是错的吧!“天理之所宜”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君子,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什么叫“君子”?什么叫“小人”?程子说:“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有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由此可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那么,孔子是不是否定“利”呢?《易传》中说:“利者,义之和也。”只要我们能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却应该提倡做好此时此刻该做、能做的事。

崇俭戒奢的节用思想。在物质消费上,无论对于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孔子都提出了崇俭戒奢的要求。对于统治者,他举了卫公子荆能够根据事宜要求不行奢侈的例子:卫公子“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苟合、苟完和苟美三个阶段,说明卫公子荆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骄不奢,从不贪图享受。因此,孔子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者矣。”对于一般人而言,孔子认为应当安贫乐道,他曾对弟子颜回的行为大加赞扬。那么,俭与奢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要依礼而行。不合时宜的消费,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即是奢;在适当的时间消费,与自己的身份相称,即是俭。所以,孔子也反对过分节俭,反对禁欲主义,认为俭过头也是不好的。

富而好礼的行为风范。子贡曾问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困时不谄不媚,富有时不飞扬跋扈是人们起码的行为规范。“礼”是孔子判断人们行为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孔子特别看重礼的作用。他认为,富人只有好礼,其财富才是正当的。“富与贵,是人之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道是礼的内涵,只有以道得之的财富,才是正当的,才应当受到尊敬,这样的富人才会好礼。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贫困时积极达观、奋发向上,富有时多行仁义之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这对后世商业道德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配上的“均贫”思想。“久也闻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顿。”这里涉及了分配上的正当性问题,社会财富要平均分配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但孔子的“平均”要合乎礼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各个阶层内的平均分配,而非在整个社会的平均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后来演绎为社会总体的平均,也就产生了商业道德中“能积能散”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