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第一次交易说起

从第一次交易说起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从第一次交易说起尽管我们在很多领域都需要用经验来提供指导,实际上我们每天的工作也几乎都是在固定认识中所进行的重复动作。那些由第一次进入某个状态并终生重复而又不没有任何创意的人,很难成为富有的人,因为对于生活在经济学世界的人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新鲜的“第一次交易”,很多冒险经济都是由第一次交易做起来的。

1.从第一次交易说起

尽管我们在很多领域都需要用经验来提供指导,实际上我们每天的工作也几乎都是在固定认识中所进行的重复动作。那些由第一次进入某个状态并终生重复而又不没有任何创意的人,很难成为富有的人,因为对于生活在经济学世界的人来说,他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新鲜的“第一次交易”,很多冒险经济都是由第一次交易做起来的。

从经济学上讲,当一个人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一现象也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

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抱残守缺”的心理认知,而且当第二次交易降临的时候,很多人习惯于用第一次交易的思维来定义和判断,甚至对第二次同样的交易寄予更高的期望,在交易中也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其实也就没有所谓的第二次。精明的人则会把它当成和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冒险,这样他就能寻求创造更多效益的机会。

他,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也不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能人,但是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思维方式。他就是丹尼尔·洛维格,一个有着令人惊羡的冒险头脑,如同变魔术戏法一般发财成名的人。人们都知道有位希腊船王——奥纳西斯,他有一支庞大的船队,使他得以跻身于世界大富豪之列。想不到美国也有位船王,他的财富比起奥纳西斯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他的声名远不如奥纳西斯那么显赫。

洛维格拥有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六艘油轮,堪称是一支世界性的船队;另外,他还兼营旅游、房地产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行业。他所创立的企业王国,是一个庞大复杂且令人不可思议的跨国公司,它包括全部独资或拥有多数股权的遍布世界的众多产业,许多家储蓄放款的信贷公司,以及在巴拿马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石油公司和炼油厂,等等。

而最令人惊诧的是:这所有的辉煌都是丹尼尔·洛维格在一穷二白的境地中造就的。

1897年正值夏季烈日当头,丹尼尔·洛维格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南海漫出生。洛维格十岁时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离开家乡,来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小城——阿瑟港,一个以航运业为主的城市。

童年时期,他的性格十分孤僻,不爱同其他孩子相处,反倒是经常一人去海边码头上玩。小洛维格似乎最爱听的就是轮船呜呜的汽笛声和啪哒啪哒的马达声。那时候,他便已经有了小小的梦想:将来的某一天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轮船,然后乘着它出海航行。

洛维格十分机灵,学东西也很快,尤其钟爱船的修理之类。在他成年之后,由于他不凡的手艺,揽的活越来越多,忙都忙不过来,于是他独自开了个修理行,专门从事安装、修理各种轮船。生意刚开始很红火,洛维格积攒了一些钱。只是这些辛辛苦苦、一点点积攒下来的钱并没有给他带来一丝的满足感,因为这点钱连做生意的本钱都不够。

直到他快40岁的时候,想到了一种极为高明的经营方式——借钱赚钱。而这也是他做的第一笔生意:他先后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好让他买一艘一般的旧货轮,他准备将其改造成赚钱较多的油轮,但是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理由很简单——他没有可以用来作为担保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境下,他想出了一个极为不符合常规的策略。

他将自己一艘只能航行的老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石油公司,他随即又和纽约大通银行谈判,用包租给石油公司获得的租金直接拨入银行,以此来抵付贷款的本息。最后,纽约大通银行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洛维格实际上没有任何担保物,但是由于石油公司有着很好的效益,所以它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入账,这笔租金正好可以抵偿他从银行贷款的本息。这看似极为冒险的“空手道”正是他成功的开端。

正是这笔贷款使他成功买下了想买的货轮,并改装成新油轮,利用这新油轮,再采取同样的方式,将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包租金抵押,再贷到一笔款,然后又去买船,再去……这样,他的船越来越多,而他每还清一笔贷款,一艘油轮便归在了他的名下。最后,这些包租船也就全部归他所有。

洛维格的聪明才智,他独特、高明的赚钱方式——“用别人的钱赚钱”,骨子里的冒险精神,这些正是他事业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世界富豪很多,但很少有像他这样,所有的产业和资本只属于他自己,而非集团性质;整个奋斗历程也是他单枪匹马创造出来的神话。不少人给他起了一个幽默却又不失深意的称号“孤独的牧羊人”。

在冒险的道路上,谁都有第一次,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冒险的第一步是最难迈出的。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教育我们如何规避风险,如何稳妥地做事情,几乎没人教育我们要怎样去冒险,冒险在我们的教育语境里似乎是个被禁止的词语和概念。

伯纳德·巴鲁克,1870年生于南卡罗莱纳州。他既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又是善于把握先机的股票交易商;既是手段灵活的投资商,也是通晓经济发展的政治家,世人称其为“投资鬼才”、“投机大师”。

1891年他从纽约市立学院毕业后进入豪斯曼公司,开始了华尔街的职业生涯。这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经纪公司,他在这里当办公室杂工、保养维修员。

为了事业上有所发展,他决定上夜校进修,学习簿记课程。通过学习,他懂得了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此外,他还经常阅读《金融纪事报》,坚持涉猎多个主题,千方百计地学习,尤其是财经方面的内容。他还开始了股票操作。当时的保证金率只有10%,这样,股民在购买股票时,1美元可以只支付10美分。

和大多数人一样,巴鲁克最初的操作,也是先赚了几笔,然后便因缺乏知识、经验、纪律,将所有的利润都赔了进去。早些年间,他在股市艰难打拼,并没有多大进展。他的操作,大多是在统一证券交易所凭保证金买进少量的股票,一般每只买10股,过手的大部分股票都是工业股和铁路股。他甚至还曾经效法利弗莫尔,在纽约的投机商号选择一试。不过,巴鲁克发现,对于投机商号这种快进快出的方式,他并不是很拿手。

他在股市操作中所犯的第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听信了圈外人对一家铁路公司的小道消息,消息中说,这家公司将修建一条通往某饭店的电车线路。他大为振奋,甚至还说服自己的父亲也投资8000美元。后来,这件事失败了,巴鲁克输掉了每一分钱。尽管父亲信任他,不久又借给他500美元,但因为这第一次的重大损失,他对如何冒险有了切身的体验。

img8

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 1870—1965年)美国金融家,曾担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经济顾问

和大多数人一样,巴鲁克发现,必须赔点钱才能做得更好。这次损失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他觉得很有价值。他开始分析自己遭受的损失,努力找到是哪些错误导致了亏损。和利弗莫尔一样,这成为他整个操作生涯都恪守的纪律。这种自我分析,还成为他绝佳的学习工具。

1897年,巴鲁克经过一番研究,用保证金买入100股美国制糖公司的股票。接下来的六个月,这只股票一路上涨,他便利用这只股赚的钱补仓。该股不断上涨,巴鲁克就不断买进,同时,他还密切关注自己的仓位。他小心谨慎,不让收益冲昏了头脑。最终结算时,他净赚6万美元。

1899年,由于豪斯曼公司的成功,巴鲁克又拥有了足够的资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再次购买了一个席位。这一次花了3.9万美元。这笔交易让他信心大增,他从此进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精英之列。当年,豪斯曼公司盈利高达50万美元,他拥有三分之一的股份。

同一些顶级富豪类似,他也有一些自己的奇特“冒险”思维,“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人们常常惊异巴鲁克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巴鲁克的投资方法灵活多变,他提倡坚决止损。他说投资者如果有止损的意识,即使每十次只做对三四次的话,也会成为富翁。他叮嘱投资者要有两手准备,以便随时转身离场。

当今世界“股神”巴菲特似乎更持重守拙,对于已制订的投资计划轻易不作更改,他说:“如果你不能在股价跌去一半后,从容不迫地执行计划,那你是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巴菲特如同一位内力精深的太极高手,而巴鲁克则更像是一剑封喉的剑客。

巴鲁克尝试过很多个“第一次”,赚赚赔赔,有赚有赔,他就是在这种时赚时赔的积累中看透了投资的实质。

1989年初,精于做减法的万科完成了企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步,完成了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了2800万元资金,这一步的重要性此后怎样评价也不为过。在旁人看来近乎有些“胡闹”,但是王石凭着这样有智慧的“胡闹”为万科未来发展稳坐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当年敢为人先的股份化改造,哪有今日的地产龙头。

当然,不是每次凭借“侥幸”都能投机成功,这里面需要很多因素的重合和叠加效应。王石不是盲目地去冒险,他就像巴鲁克所提及的投资者,对于某种形势或某个问题的事实把握得很准确,能够独具慧眼地分析这些事实所预兆的前景并形成自己的判断,还有一点就是他“动手”足够快。这些都不是抱着“试一试”、畏畏缩缩态度的人能够办到的。

坚持市场经济规律、遵守市场规则,这样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壮大,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下去。但也请不要靠定势思维去冒险,就像下面这个自以为是的日本商人一样,不是所有交易都像“第一次交易”。

一位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一起吃饭,待两人都坐定,等待上菜时,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给坐在他们俩身旁的女主人画速写。画家很快便完成了速写画,日本商人看后大赞画家水平之高,人物画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随后,犹太画家又侧转身来,面向日本商人开始在纸上勾画起来。勾画的过程中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会用这种简易方法。日本商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给自己画速写了,于是很认真地摆好了姿势让他画。就这样,日本人一动不动地坐了约有十分钟。终于,画家说道:“好了,画完了。”

日本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一看,却是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此时的日本商人恼羞成怒:“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作弄人……”

然而,这位犹太画家却笑了:“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验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人相比,还差得远了。”

这时,这位日本商人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他了。

日本商人犯了一个犹太人不会犯的错误,以为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而实际上,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上,明确地写着一条:每次都是第一次交易。

不论是和多么熟悉的人做生意,犹太人也绝不会因为上次成功的合作,就轻易地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和要求的考察。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做一次独立的、崭新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做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就不会因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这也是犹太人“第一次交易哲学”的精华。同样的,成功的投机者们不但精于利用别人的钱,更精于假借别人的力量来壮大和发展自己,这其中的精髓,你学到多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