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分析

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分析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经济论坛自1979年起发布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1989年起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联合进行调查及公布调查结果。表2.4展示了全球竞争力最强的3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行情况。世界经济论坛是根据各国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公布的硬数据和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意见调查结果来对全球经济体竞争力进行排名的。国际竞争环境对国际营销活动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

第三节 国际竞争力

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过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国际竞争力下的定义是:“指一国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而同时又能维持和扩大本国人民长期的实际收入水平的程度。”1995年,经合组织对国际竞争力重新定义:“指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竞争力使资产和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制造),然后通过国际化(在国际市场上测得公式的结果)产生出国际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自1979年起发布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1989年起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联合进行调查及公布调查结果。后来这两个机构对于竞争力的评估标准存在分歧,故自1996年起,这两个机构分别进行调查及公布结果。

世界经济论坛对各国(地区)竞争力的评估标准包括经济开放程度、政府角色、金融市场发展、基本建设质量、技术质量、企业管理的质量、劳动力市场弹性及司法与政治机构的作用等8个方面共155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标准也分为国内经济实力、政府、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管理、人民生活及国际化程度等8个方面共230项。

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球竞争力排行,发布了《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表2.4展示了全球竞争力最强的30个国家和地区的排行情况。

表2.4 全球竞争力最强的30个国家和地区排行情况

img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信息中心.国际经济信息,2006(19).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葡萄牙为34位,匈牙利为41位,意大利为42位,印度为43位,南非为45位,波兰为48位,中国为54位,墨西哥为58位,土耳其为59位,俄罗斯为62位,埃及为63位,巴西为66位,菲律宾为71位,阿尔及利亚为76位,越南为77位。

世界经济论坛是根据各国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公布的硬数据和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意见调查结果来对全球经济体竞争力进行排名的。由于硬数据在竞争力评估中所占比重不到三分之一,因此近年来有不少人士开始怀疑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际营销活动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国际市场是在国家(地区)之间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各国的贸易结构是在其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变化影响下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和西欧互相争夺市场,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墨西哥、巴西等,也成为发达国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发展趋势来看,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则相对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工业发达国家优先发展高技术、原料和能源消耗少、产值高、利润大的产品,各国竞相在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品种、包装装潢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大做文章,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工业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并积极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巩固其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尽力发挥其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并积极利用外资,采用新技术,力争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某一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可持续地生产出比他国竞争对手更多财富(货物、技术和服务)的能力。

开展产业竞争力调查与评价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调查与评价一国或地区的某一产业竞争力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并通过发布竞争力研究报告的方式,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调整战略提供依据。

从英国贸工部和欧盟竞争总司的经验来看,产业竞争力调查与评价研究既是政策制定部门确定其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其引导本国和跨国企业获得成功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贸工部、欧盟竞争总司和剑桥大学经过研究都认为,政府在提升产业竞争力过程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帮助企业了解其所处行业的竞争力状况,并引导企业和产业获得发展,同时政府只有通过研究对本国产业竞争力状况有了客观准确的评价后,才能做出正确的有利于产业的决策,并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在欧洲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中,被采用较多的理论主要是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全球竞争力理论、罗伯特·索洛的长期增长理论以及平衡计分法等。各研究机构根据需要,其理论流派和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中,英国贸工部和欧盟竞争总司的研究目标侧重于帮助企业获得成功、提高产业竞争力、总体经济表现和人民福利。剑桥大学侧重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赶超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伦敦经济学院侧重于通过在相似者中进行比较,研究企业竞争力水平。而前面提到过的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则侧重于国家竞争力的比较与排名。

我国商务部在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的基础上,于2003年开始启动了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开展这项工作,对于全面评估我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状况,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意义相当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