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动力

中国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动力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中国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动力鉴于自身的问题和狭隘的地区观以及美日关系的特殊性,日本不大可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将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走在其他东亚国家的前列。

第四节 中国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动力

鉴于自身的问题和狭隘的地区观以及美日关系的特殊性,日本不大可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日本将被动地参与区域合作,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与源泉将主要源于中国与东盟。因此,今后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意味着又向东亚一体化前进了一大步。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需要中国与东盟继续真诚合作,努力促进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要求中国与东盟各国放弃狭隘的合作观,正确对待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东亚的经济分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消失,而劳动密集型制造品的优势则日益凸显,中国沿海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内地则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加上中国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使中国逐步从第三层次走向第二层次的经济分工;东盟由于金融危机的拖累,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严重的倒退。所以从总体上看,在不断变动的东亚分工格局中,东盟仍然处于第三层次,而中国,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则进入第二层次,从而在中国与东盟之间产生新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在这个新的分工格局中,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中国整体优势的潜力在于中国拥有一个独立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以及数量可观的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尽管这个体系还不很发达。但由于其完整性和多层次性,可以适应亚太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分工,并对资金、技术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新的分工格局中,东盟在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则在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占有比较优势。这是近年来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关系快速提升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将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但是,中国—东盟之间正在形成的新的分工格局并不会导致整个东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分工格局在短期内的根本改变,美国、日本仍然处在第一层次,亚洲“四小龙”则仍处在第二层次,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也依然处在第三个层次。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不仅需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且也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即在东亚地区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在目前中日两个大国无法发挥主导作用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合作应是保证东亚一体化获得必要的推动力量和主导力量,从而解决主导力量错位问题的可行路径。

首先,中国与东盟的率先合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可以起到“诱导型领导”作用。所谓“诱导型领导”指的是基于诱导其他国家帮助稳定国际机制的行为,这种无霸权的诱导型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所有参与者必须相信,它们所创立或维持的机制确实符合它们的自身利益。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走在其他东亚国家的前列。经济上,中国与东盟率先确定建立自由贸易区;政治上,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起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安全上,双方率先提出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使各项合作真正落到实处,经济合作尤其成效显著。200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突破了1 000亿美元,提前实现了双方领导人提出的到2005年突破1 000亿美元的目标。有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出口增幅达55.1%,东盟对中国出口增幅达48%;中国GDP由此可以增加0.3个百分点,东盟GDP可以增加0.9个百分点。

中国与东盟合作是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推进对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所带来的合作收益诱导着相关国家积极加入到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代表着东亚经济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将成为更加雄心勃勃并囊括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东盟成员国都积极欢迎中国所倡导的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中国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下,该自由贸易协议成型速度之快,令我们感到震惊。同样,在中国的领导下,大家正加快步伐,讨论和实施更广泛、更积极向上的一些进程,从而最终建立一个东亚共同体。

其次,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可以提升东亚一体化进程所必需的推力和主导力量。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被视为东亚经济的发动机。中国已经是东亚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伙伴。大中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几乎是每个亚洲国家的前五名贸易伙伴。亚洲国家都试图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从其开放的经济中获益。中国的增长正培育着地区经济一体化,在国家间形成新的劳动分工。因此,东盟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必然既增强双方在地区经济格局中的力量,又提升其在地区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特别是在东亚事务中的发言权。正如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报告所指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形成一个具有17亿消费者、GDP达到2万亿美元和贸易额估计达到1.23万亿美元的经济区。在东盟和中国间创造一种共同体感,为支持东亚经济稳定提供另一重要机制,让东盟和中国在国际贸易事务中就具有共同利益问题发出更大的声音。

最后,中国与东盟合作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可以弥补物质主导力量的不足。一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每一步进展都激励着东亚其他国家采取合作行动。经济合作方面,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亚太地区很快就形成了以东盟为核心的新一波经贸合作浪潮。2003年1月,东盟和日本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印度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框架书。2004年,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与东盟达成协议,将在两年内完成自由贸易谈判,敲定一项自由贸易协定。政治安全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以及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之后,印度、日本、韩国等也先后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发表了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联合宣言或反恐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的携手合作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推动着东亚一体化进程,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双方的经济合作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并有可能形成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未来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没有国家可以对此无动于衷,谁也不愿被排除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之外而丧失经济利益;二是东亚其他大国不愿看到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害怕自己由于行动迟缓而失去地区主导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