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传媒推动战争的功能

大众传媒推动战争的功能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众传媒推动战争的功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一般是作为宣传机器与现代战争发生联系的,因此在战争中大众传媒的工具性是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其实是跟随着政府的意愿而行事的,对于一国进行战争起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大众传媒成为战略工具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尽管如此,广播在战争中的巨大功能已经为各国所认识。

二、大众传媒推动战争的功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一般是作为宣传机器与现代战争发生联系的,因此在战争中大众传媒的工具性是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所谓工具性,就是指大众传媒受到了一国政府或军方的控制或操纵,成为一种克敌制胜的武器。它服务于战争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其实是跟随着政府的意愿而行事的,对于一国进行战争起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这种正面作用包括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战略上的,一是具体战争中的。

(一)大众传媒是完成一国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用性武器

所谓战略,著名现代军事学家、《战略绪论》一书的作者法国将军薄富尔认为“(战略是)一种运用力量的艺术,以使力量对于政策目标的达到可以作最有效的贡献”。他并进一步补充道:“照我看来,战略的本质就是一种抽象性的相互作用(Abstract interplay),若是引用福煦所说的话,那又是从两个对立意志之间的冲突中所产生出来的。所以它也就是一种力量辩证法的艺术,说得更精确一点,也就是两个对立意志使用力量以解决其争执时所用的辩证法艺术。”[10]薄富尔的思想是核时代的产品,所以对今天来说具有现实意义。至于战略的分类,薄富尔则作了更为详尽的归纳,他把战略看做一个金字塔,在它的顶点上是总体战略,“那是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其任务即决定对于总体战争应如何加以指导。此外又应替每一种特殊分类战略指定目标,并决定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应如何地配合协调。”[11]在总体战略之下,每一个领域中(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则有一个分类战略,在分类战略之下又有分支战略(作战战略、后勤战略等)。

如果按照薄富尔的战略定义及分类方法,大众传媒在战略中的地位是非常清楚的,即在总体战略之下有政治分类战略,在政治分类战略之下有宣传分支战略,而大众传媒正是执行该战略的主要工具。大众传媒获得此一地位有其外在条件和自身发展上的必然性。

从外在条件而言,由于二战后核武器的出现,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前苏联核力量开始与美国平分秋色,核战争的毁灭性结果使双方都认识到任何一方不可能成为战争赢家,因而谁也不敢打第一枪。但是,战后的现实情况又是,美苏两大集团长期尖锐对峙,双方的总体战略,一言以蔽之,就是搞垮对方。从历史上看,达到这一目的最迅速、最直观的手段当然是诉诸暴力即进行战争。但是在核时代,“由于直接战略所带来的任何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似乎都足以造成不堪忍受的互相毁灭,所以在今天,间接战略也就更是逐渐地变成一时风尚了。”[12]直接军事手段在使用上的瘫痪,使其更多地成为处在后方的威慑力量,这使前沿用以交战的武器出现了空缺,但这种空缺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因为大众传媒卓越的攻击功能和渗入功能以及广播在二战中大出风头的实际表现使双方领导阶层立刻认识到这是填补空缺的最佳工具。战后冷战的历史业已证明,两大集团矛盾最为尖锐的时候也就是广播战打得最为激烈的时候。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就世界大战而言,核武器的出现使真正的武器走下了战场,而把大众传媒推上了战场。

战后的美苏对峙最明显的特点是意识形态的斗争。有学者在分析冷战的原因时指出,“这两个主要的战胜国各自下决心追求与其价值观念一致,但不符合对方利益的目标。在打败了战争中的共同敌人之后,这种价值体系的不一致性必然变得更加突出,结果导致了两个互相争夺的社会制度的领导人在欧洲的权力真空中直接对峙。”[13]在这种对立的价值观中,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成为双方各执的理念,也成为斗争的根源。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并不要求直接占领对方国领土和统治对方国人民,而只是要求对方能采用与自己相同的价值观。在这一点上,大众传媒这种意识形态传播工具显然要比战争这种征服工具更加经济和有效。

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战后美苏双方之所以没有开战,并不是矛盾尚未激化到足以开战的地步(如古巴导弹危机时双方矛盾已相当尖锐),而是他们已经在以大众传媒为武器的意识形态战场上大打起来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战”。

大众传媒成为战略工具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诸如发放传单之类的宣传手法尚为各国所鄙视,认为这是一种与战争格格不入的下流手段。1915年初,协约国总司令部正式作出一项规定,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准再向敌方散发传单。但是,在旷日持久的搏杀中,暴力日渐显示出其自身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事统帅部再次意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1918年2月,英国正式成立了对敌宣传本部——“克尔之家”,这个部门先后制作了《告向西线进军的德军将士》、《让威廉提前24小时到战场》等一系列宣传佳作,这些宣传把德国普通将士同德国皇帝及主要战争责任者区别开来,指出他们在前线流血牺牲只不过是为当权者的利益卖命,因而很容易为德军下层士兵所接受,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德军不得不向自己的士兵收购英国和法国的传单,这无疑大大加速了同盟国的崩溃。

广播出现后,其穿越国境的能力立刻为各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们所注意。二战的爆发就是法西斯德国假扮波兰军队占领自己的电台并发表大量“反德”言论,而以此为借口出兵波兰的,这就是著名的“格莱维茨事件”。二战初期德国对广播的成功利用和其战果的辉煌,使盟国意识到开辟广播战线的重要性,于是大规模的广播战自此产生。但这一时期的广播战还只是暴力战争的一种辅助形式。尽管如此,广播在战争中的巨大功能已经为各国所认识。20世纪50年代美苏核均势的出现以及人造卫星的发射,使广播战线获得了独立性,东西方冲突的意识形态性又凸显了这种独立性,这使得广播一跃而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各国在看到了广播的战略性之后,纷纷投入巨资壮大各自的广播力量。如果说冷战时期东西方在武器领域进行了一场军备竞赛的话,在传媒领域同样有一场军备竞赛,只不过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是边打边装备,一装备就投入火线。按照装备——广播战升级——再装备——再升级的模式,广播战越打越大,其战略性也就越来越明显。80年代美国政府投资13亿美元大搞“广播星球大战”,这个计划是美国之音根据里根总统关于加强美国国际广播的主张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美国之音应增强其对世界各地广播的发射功率的建议,于1983年制定的,总投资额为13亿美元。计划的基本内容是:增设大批500千瓦短波发射机,采用现代化新型天线,在尽量靠近广播对象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转播台,保证对象地区能够接收到强有力的广播信号。新建转播台的地点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主要有:丹吉尔(摩洛哥,500千瓦短波发射机10部)、乌隆(泰国,500千瓦短波发射机6部)、威尔塔赫谷(德国,500千瓦短波发射机4部)、以色列(500千瓦短波发射机6部)、博茨瓦纳(500千瓦短波发射机6部、500千瓦中波发射机2部)。另外,还有斯里兰卡、格林纳达、伯利兹、安提瓜、波多黎各、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地[14]。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头等战略工具了。

(二)大众传媒在具体战争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作为宣传工具在具体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从对敌、对己和对中立国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一)在己方国内战线上激励群众的心灵;(二)在中立国家中争取其群众心灵的拥护;(三)在敌方国内战线上破坏其群众心灵”[15]

第一,面对敌国敌方,大众传媒宣传主要是进行心理上的打击,从而破坏敌人的稳定性。在现代战争条件下,为达战争目标,军事打击、经济制裁、恐怖活动以及宣传心理战等等能够用得上的方法是不会被任何国家忘记的,但各种手段的效用并不相同。比较而言,军事打击见效快但代价高,危险性也高;经济手段要视敌国经济实力而言,不可乱用;恐怖活动则只有短期效应,而且成功率低;宣传心理战见效所需时间长,但却是最安全和较经济的。曾任英国政治战执行部主任的洛克哈特(Robert Bruce Lockhart)曾说,维持BBC海外服务部的经费不超过一艘小型巡洋舰,但其功效却可以与一个舰队相比[16]。因此不同的战争所用的手段或手段组合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如果是短期战争,军事打击可以迅速见效,则大众传媒宣传往往只是在军事行动前进行欺骗、强化紧张空气和炫耀武力以及在军事行动后进行安抚、解释和稳定人心的工作,而在战争进行中则作用较小。但如果是长期战争,军事行动无法迅速见效,则大众传媒就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因为在战争进行之中它有了发挥攻击能力的时间,并且,战争持续时间越长,战局越是僵持不下,大众传媒就越发受到重视。比如在太平洋战争的前期,日本对广播宣传毫不重视,但随着日军胜利越来越难,广播作为一种可以瓦解敌军士气的武器被日本方面大大重视了。到1944年,日本广播协会的节目获得了“相当良好的声誉”,对美军士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美国军方在战后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广播的确抓住了众多美军士兵的心。

具体说来,大众传媒在战术上的对敌功能有如下几种。

制造假象 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欺骗有极大的可信性,因此战争中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战术欺骗的情况非常常见。如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开始地面进攻之前,西方媒体便是制作了一个“声东击西”的现代传媒版:美方通过散布大批美军正在科威特东部海上集结的消息成功地蒙蔽了CNN的热心观众萨达姆,结果美军却从科威特西部由陆路进入了伊拉克[17]。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也曾在辽沈战役结束后,多次播发关于东北野战军还在东北地区祝捷、庆功、练兵、开会的消息,造成东北我军正在休整的假象,致使傅作义判断失误,最后不得不在早已秘密入关的东北野战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起义投诚。

揭露真相 众所周知,战时一国政府为了稳定军心,总会或多或少地隐瞒真相,尤其是在战局不利的时候,把失败说成胜利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利用大众传媒以确定的事实或伪造的事实说明“真实”情况,则会给敌方军民造成信心危机,也破坏了敌国宣传媒介的可信度。1941年德国为了破坏英国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信誉,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圈套。当时,英国空军曾多次轰炸柏林地区的主要铁路和车站,结果都没有成功。但是德国却暗中放出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谎称这些目标已被炸毁。当这些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人信以为真,便将它作为“胜利的捷报”大张旗鼓地向国内外广播。于是,德国宣传部立即邀请美国新闻记者到现场参观,以事实证明英国的宣传纯粹是无稽之谈。这样,英国新闻媒体在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便大大地打了折扣。

恐吓胁迫 广播电视具有强烈的渲染性,因而在制造恐怖气氛时尤其有用武之地。在美军对北越军队的无线电广播中,就采用了大量的恐吓方法,如令人恐惧的嚎叫、妇女和儿童绝望的哭啼、佛教的哀乐、用胶片录制装作林中恶魔和野兽的吼声等等。而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对埃及的空战中居然组织了一个电台集群,使用埃及飞机上的通讯频率对飞行员进行专题广播。当空战正在激烈进行时,以色列电台开始向空中的埃及飞行员播送恫吓信。这些信貌似亲切,富有人情味,实则软硬兼施,具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力。例如,在给一位名叫阿默尔的上尉的信中说:“您的妻子艾路易丝和孩子穆罕默德及阿卜杜勒请求您把炸弹扔到大海里去,否则,以色列人会以50倍的代价来轰炸你的家乡开罗,请为您的妻子儿女想想吧!”[18]正在空中作战的埃及飞行员突然从话机里听到这类恫吓信,不免为妻子儿女担心,顿时失去作战的情绪,于是很容易成为以色列空军攻击的活靶子。

规劝投诚 令敌军官兵起义、投诚是战争中常用的方法,现代战争中一般是利用大众传媒实现这一目标。比如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就有一个《对蒋军广播》节目,该节目通过报道起义、投诚人员的情况,并由他们自己现身说法,使大批国民党官兵心甘情愿,口服心服地放下武器,向人民投降。它在劝服敌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瓦解斗志 战争一旦旷日持久,前线士兵必然会产生思念故土亲人的情绪,利用大众传媒以巧妙手法加以煽动,这种情绪就极易扩散,进而影响部队的作战能力。如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电台有个女播音员名为“东京玫瑰”,她以其柔美的嗓音妖言惑众,使许多美军士兵甚至“爱”上了她,对美军造成了消极影响。而美军则如法炮制,请了一个名叫玛琳·黛曲琦(Marlene Dietrich)的女明星通过广播用德语向德军士兵进行演唱,该女明星的歌声能将她的听众从快乐幸福带入忧郁绝望之中,她成了美军在1944年末对付德国的秘密武器[19]

制造混乱 危机加谣言就可以产生混乱。在战争中常常通过奇袭来制造危机,通过大众传媒来制造谣言,在这种刻意渲染下混乱必出。如1940年5月德国侵入法国,德军曾在利用其坦克部队迅速突破的同时又用法语向法国人作不断的广播。这种广播在法国平民百姓中产生了极大的恐怖与混乱,道路上挤满了逃亡的难民,致使英法盟军的调动无法进行,延缓了撤退速度,最后被围困于敦刻尔克。

第二,面对本国自身,大众传媒宣传主要是激励斗志、统一意见,从而促进内部的稳定性。战争的失败从来都是由外部军事打击与内部崩溃共同造成的。因此,任何国家在进行战争时对内部前后方以及军民保持高度的一致也都极为重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是现代战争条件下政府达到这一目的首选方法。历史已经证明,谁忽视了大众传媒的对内宣传功能,谁就无法赢得战争。英国在这一方面是认识得较充分的国家,马岛战争期间,英国充分汲取了美国越战失败中巨大反战力量影响的教训,对新闻报道严加控制:当时被允许随同英军的记者全是经严格挑选的英国人,他们都接受了英国官方的检查制度,并人手一本《帮助在国家紧张和危急时期引导和稳定公众舆论》的小册子,关于战争的不利新闻不是不准报道就是被延误。通过种种方法,英国政府封杀了各种不同政见,确保了国内的“意见一致”,并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

第三,面对中立国,大众传媒宣传的角色就更加重要。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往往是由外在客观条件决定的,“人和”则可以争取得来。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人和”的消长,则意味着它潜在敌国和盟国的得失。而盟国,尤其是有实力的盟国的支持则往往左右了战争的结局。这一点可以从两次大战中美国的参战与否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看出。一般说来,大众传媒在争取中立国过程中的宣传对象是该国的普通人民(中立国的上层则通过外交途径去争取),宣传的内容是揭露敌国进行战争的非正义性及对世界的危害,同时证明自己进行战争的正义性,宣传的目标是使中立国相信这些宣传全都是事实。

例如一战期间的英国宣传部门“克尔之家”就曾大力开展对中立国的宣传活动。他们为了渲染德军的残忍,激起中立国人民对德国的仇恨,在传单中详细描写了德军士兵砍断儿童手指,把战俘钉在十字架上的惨景。最骇人听闻的是,1918年春,“克尔之家”在一份传单和向海外进行的广播中说:在德国有一个尸体榨油工厂,贫困到极点的德国现在正把人的尸体作为原料榨油,然后用人油来制造肥皂和其他产品。尽管后来证实这个恐怖故事只不过是英国人精心编造的一个弥天大谎,但它却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和愤怒,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德国的憎恨心理。据报道,1918年夏季,在新英格兰举行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当有人提出在抓到德国皇帝之后,要让他下油锅时,“整个观众席都站了起来,歇斯底里地尖叫着表示赞同”。在美国,不少组织和个人接受了英国的宣传之后,纷纷表示要帮助英国人同德奥联军战斗。正是这些带倾向性的舆论鼓动,最终推动许多国家抛弃中立立场,站到了协约国一边。大战后期,英国的这种对中立国的宣传达到了满负荷运转状态。路透社每天向国外播送100万字的符合英国利益的宣传材料,“克尔之家”则每周把400篇左右的文章提供给外国报界,强大的宣传攻势如同一股“精神旋风”,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20]

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众传媒争取中立国运动恐怕要数1991年的海湾战争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一场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使伊拉克几乎在与整个世界作战。可见,利用大众传媒争取中立国的支持或至少持不敌对立场对保证战争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