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突出表现在:(一)粮食生产面临的水资源约束更紧。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布局与水资源分布的失衡,使粮食生产用水供应形势更为紧张。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进一步拉大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距离,使保障地区间的粮食供求平衡更多地依靠跨地区的长距离运输。

突出表现在:

(一)粮食生产面临的水资源约束更紧。我国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并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与农业生产布局不相匹配。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0%以上,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1/3以上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农业生产用水短缺问题十分突出。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布局与水资源分布的失衡,使粮食生产用水供应形势更为紧张。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用水需求,北方许多地区持续超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大面积的“漏斗区”。尤其是小麦、玉米生产十分集中的华北平原,超过一半面积的地区地下水水位低于海平面,继续依靠超采地下水保障粮食增产已是难以为继。

(二)耕地基础生产能力下降的速度更快。近年来,在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压力下,我国耕地持续超负荷生产,土壤肥力不断下降。许多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剔除化肥、农药和农业科技进步等因素,单就土壤本身产能而言,这些年我国耕地的基础生产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是明显下降。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进一步加大了北方地区的耕地生产负荷,使推广应用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耕作模式更为困难。比如东北许多地区,有利于保护和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的耕作模式应是将大豆和玉米进行轮作,但为促进粮食增产而将大量本应种植大豆的耕地改成单种玉米或水稻,导致黑土层流失加快、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据有关方面调查,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已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一半,其中吉林省的黑土层从50厘米下降到不足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从8%下降到不足2%。

(三)粮食物流和供应保障的难度更大。我国幅员辽阔,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实现粮食在产区和销区之间的顺畅流动对保障全国粮食供应安全十分重要。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进一步拉大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距离,使保障地区间的粮食供求平衡更多地依靠跨地区的长距离运输。对粮食这种季节性较强的大宗商品而言,大规模的长距离运输不仅会增加物流成本,而且很容易因运力限制、衔接不畅等原因引发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供应紧张等问题。近些年来,在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保持平衡的情况下,部分主产区尤其是东北地区接连出现新粮收购价格急剧下降甚至“卖粮难”,因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引起的粮食供应紧张局面在一些地区也时有发生,给全国粮食市场价格和供应稳定带来很大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