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科技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5-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和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竞争的激烈,东北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

第二节 科技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绿色经济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主导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在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自主创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依据不同的分工,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其他力量可以相互协调,通过产学研的渗透、集聚效应,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社会优化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从科技活动和产业发展现状看,东北地区具备一定的创新基础和创新优势,但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并不强。这不仅限制了东北地区发展潜力的发挥,也使该地区在区域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1.技术创新能力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

目前东北地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成果产业化迟缓,技术开发与创新经费投入低,大大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东北三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并且呈现下降的态势;而促进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开发资金等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尚未建立,因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远未确立。如2009年在政府投入的R&D内部经费(支出)中,规模以上工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分别占18.30%、54.2%和27.5%。大中型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仅为引进技术经费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18%、15%、46%。[3]

2.东北地区科技人才流动体制不健全

尽管东北地区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力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但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软环境整体状况不佳,近年来东北地区不仅无法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而且本地人才也在不断流失,传统的科技人才机制往往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同时也造成研究机构、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产生上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国企同外资和民营企业相比,在激励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国企科研机构人才流失严重。应打破人才主体的观念障碍,改善传统人才流动机制中的种种限制,进一步优化人才流动模式,突破人才流动中户籍问题的障碍,尽快推进户籍改革,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为人才正常合理流动和人才的柔性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3.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借鉴国际通用的一些评价体系,客观而动态地对我国各省(市、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总体上看,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形分布。东部10个省(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最高,平均分值达到38.47。而东北区域的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平均分值仅为28,其中辽宁省为32.66分,列全国第7位;黑龙江省为26.13分,排全国第11位;吉林省为25.21分,排全国第15位。中部6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平均分值为23.1。西部12个省(市、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平均分值为20。东北区域的创新能力比东部地区低10.47分,比中部地区高4.9分,比西部地区高8分。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弱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大体相当,比西部地区略有优势。2009年东北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57%,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行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高新技术的扩散性弱,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还不显著。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等五个二级指标来看,全国也大体遵循“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形分布”的总体规律。东部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远高于东北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创新机制更加灵活,市场经济的作用较强,企业已基本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东北地区观念保守,机制僵化,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过多,经济绩效太低,创新意识薄弱,企业创新能力较低。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科技发展的迅猛和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竞争的激烈,东北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

1.自主创新的方式单一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产业优势突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但是这些优势并没有适时地转化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方式单一,只注重技术改造,忽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很多企业还是属于“世界加工厂”性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盈利能力有限,自主创新的能力微弱,很多产业并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高,市场收益没有达到最大化。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很难真正掌握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

2.东北地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一直以来,东北地区的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而且庞大的科研队伍又游离于产业界之外。这不仅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也使得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且东北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外依存度较高(已达50%),企业的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模式单一,政府科技财政投入大,但经费筹集总量较小。科技经费支出总量小,支出结构不合理。应用研究经费支出额比重过高,而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比重过低,新产品开发和关键设备引进支出不足。东北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也比较低,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也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真正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所以东北的企业还未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3.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从企业角度来说,东北地区企业的在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等自主创新方面的支出不足,企业还没有完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自主决策权,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还没有根除,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在金融机构贷款方面,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贷款相对容易,而民营企业非常困难,从长远看,民营企业是自主创新最活跃的主体,是东北创新体系的核心,然而,民营企业创新资金来源困难,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在技术创新上重科研院所而轻企业、重研发而轻市场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企业在进行重大技术创新时,普遍缺乏政府的资金支持,即便是政府重视的科研项目也大都是远离企业、产业和市场的科技开发项目,很难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

4.东北地区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东北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缺乏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创新人才,技术水平基本停留在引进、模仿的阶段,技术短缺的现象非常明显,致使绝大部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东北地区缺乏自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流失严重,而且东北地区的科技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国有科研机构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中小型企业不仅缺乏高水平人才和技术带头人,而且企业对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也缺少长远培养规划,使其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很难与国际上的前沿科技相提并论。随着国企改制、外资企业侵入和民营企业崛起,东北一些国有企业的关键人才和后备人才也在大量流失,加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自主创新的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都使得东北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较大限制。

5.区域绿色科技创新的机制不完善

东北地区是科技资源集聚区,它拥有非常雄厚的科技资源方面独特优势以及良好的科技技术基础,产学研合作以取得进展,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组建了一批校企共建的技术中心,提高了企业技术幵发水平。企业创新水平有一定提高,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而这些重要要素和核心基础却没有大范围地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东北各省虽然在绿色创新方面虽然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但是由于在落实国家相关创新政策法规方面没有相应的配套体系,且由于地区的人力物力限制,很多创新政策法规不能真正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引导、提升和激活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科研成果的聚集、扩散、福射带动功能,导致了很多重大成果不能较好地转化本地的效益,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加之一些高校对于科技成果方面的组织较为缺乏,甚至一些校办工厂把小规模经营列为重要地位,同时一些高校与科研机构也不能满足企业技术方面的要求,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在科技攻关方向上差距甚大技术供给能力不足。与此同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东北地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与经济质量的提升没有更为强大的区域创新体系来支撑。这是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方面的重要缺陷。另外,中直机构与地方,军民两大研发和产业体系之间严重分割化、布局分散化等制约着区域绿色创新体系建立,这成为了制约未来企业绿色发展的瓶颈,极大的限制了东北地区绿色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新型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建设。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关系

大学、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源泉,是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是企业创新管理工作的服务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课题的合作者和实施者。实践证明,没有产学研的结合,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可能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与企业的结合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研究开发水平,不断研究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成果、新产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企业技术创新可以由引进、模仿和自主创新三种形式而获得。但如果总是通过引进、模仿来技术创新,永远不可能拥有独占的核心技术,而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核心技术只能靠企业通过研发活动实现自主创新来获得。研发活动的形式,既可以是企业独自开展,也可以是建立研发合作组织,因此,研发合作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形式。

2.产学研结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要立足市场必然越来越依靠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技术创新,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不具备开发研究能力。即使有的企业有一些研究所但也只是技术性的,开发创新能力不足,而技术创新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改变企业人才素质较低,开发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只靠企业自身是非常困难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已迫使多数企业不得不与科研院所合作,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3.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得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研发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那么企业技术能力则是基石之基石。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技术吸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表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只能在研发中形成。企业通过研发合作组织,实现对技术能力的获取、传递和整合,使企业能够得到能力发展和组织学习的机会,特别是组织成员间的互动学习是合作各方充分利用合作关系,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4.产学研合作提高了企业新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知识的快速贬值、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高度复杂性和整合性,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不断向高级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单个企业的经营资源已不足以保证企业在飞速发展的时代继续生存和发展,要求企业能够跟踪外部技术的发展,并有能力充分利用整合这些新技术为己所用。而且技术创新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企业一般很难胜任独立开发的使命,只有开展研发合作,才能加快技术研究与产品的市场化进程。研发合作可以利用合作所具有的分散风险,分摊费用,收益共享的优势,尽快研制出创新产品,加快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产学研合作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了使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老工业基地绿色经济的发展,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实施产学研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目前东北地区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都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大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把数以千计的区内工业企业和数以百计的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织在一起,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合作洽谈,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合作项目,设立政府合作专项资金,以此来推动产学研联合的发展。同时举办产学研科技成果和技术难题网上对接洽谈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东北三省内部产学研合作效率差距大,辽、黑靠前,吉林在全国排名靠后,产学研合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科技成果大都是科技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的,或由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研究开发时对工艺方面考虑不够,或由于样品、样机的研制和产品的批量生产之间本身存在着差异,往往在效率与效益方面难以过关。因此,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必须着眼于效率和效益,尚需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

2.产学研合作体制还不健全

东北地区虽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地方法规。一方面,政府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以及保护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近些年,我国很多大学生在获得了企业的相关培训后,背离原先与企业签订的协议,跳槽到别的企业。这使相关的企业非常尴尬,也使企业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尚未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同时学校体制改革滞后,弹性学制没有建立和完善,也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3.跨行政区划的产学研合作有待加强

目前,东北地区跨行政区划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还很少。实际上,东北三省企业、东北地区各地政府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己经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但从目前状况看,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政策体系。特别是从东北区域的层面上,还没有涉及推进跨行政区划的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因此,有必要将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环境改善联系起来,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区域宏观层面上,构建起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整个区域范围内的产学研合作和各种创新主体相互联系的外部环境。

4.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首先,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其次,效果上普遍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等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能,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最后,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生、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目前产学研合作的运行的形式上大都限于建立“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校企合作。在生产实习中,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以验证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2—3周,学生也经常只被当做单纯的教育对象,不真正参与实际的生产性工作也因此没有报酬,并没有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没有脱离学校主导着校企合作方向的状况。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理工科院校培养的多是学术型人才,致使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出现断层,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毕业的专科类学生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高校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冲破与企业老死不相往来的枷锁,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联合有利于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繁荣。这种模式的建立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