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贸易自由化的演进

贸易自由化的演进

时间:2023-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贸易自由化的演进贸易政策是一国维持或改变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同一产品相对价格的原则和措施。[31]贸易自由化是一个从保护贸易转向自由贸易的过程。WTO这种重心的变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持续推进密切相关。于是,国际贸易界开始认识到GATT传统的非歧视原则已不足以为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创建一个平等的竞技场。

一、贸易自由化的演进

贸易政策是一国维持或改变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同一产品相对价格的原则和措施。贸易政策中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自由贸易政策,二是保护贸易政策。从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出发,既然一国可以从国际分工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实现这种利益,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自由贸易政策就应该是一国维持同一产品国内外价格相对一致的政策措施,这种政策符合该国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一国政府认为,保持同一产品国内和国外市场价格的差异能够给该国带来较大利益,那么,该国就可能采取保护贸易政策。[31]贸易自由化是一个从保护贸易转向自由贸易的过程。一些专家认为,贸易自由化有两种含义,一是它是一个过程,即从完全封闭向自由贸易转化的全过程都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另一种含义是,贸易自由化是一个结果,当一国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在5%以下时,可以说该国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就贸易自由化的内容来看,主要表现为减少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或者对进出口采取中性的政策,既不支持出口,也不限制进口。[32]

在多边贸易谈判的前六个回合中,GATT的参加国主要解决传统贸易措施,如关税和配额。第七个回合或“东京回合”是第一个介入到非关税壁垒领域的。该回合达成了“标准法典”,为采用强制性的技术和公共采购守则制定了标准。在乌拉圭回合中,GATT的重心已经明显地转移到非关税壁垒,其中TRIPS协议涉及了某些政策的统一,成为了对传统的突破。尽管这两个法典的名称可能给人这种印象,即它们仅仅处理与贸易有关的问题,但实际上,它们前进了很大一步,开始处理许多以前被视为纯粹的国内性质的问题。因此GATT已经从简单地消除边境措施迈进到制定规则,而这些规则影响到对货物和服务的待遇。

WTO这种重心的变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持续推进密切相关。很显然,只要市场受到高关税和严格限制的出口配额和进口配额的保护,国际贸易地位的重要性就不可能增加,国内规则和程序对产品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然而随着关税的降低,配额的减少或完全消失,企图利用新的贸易机会的贸易商又面临着这些国内规则和程序的贸易阻碍效果。于是,国际贸易界开始认识到GATT传统的非歧视原则已不足以为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创建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即使一国的国内规则没有在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之间进行正式的歧视,它们仍然可能造成贸易壁垒。这主要是因为施加于特定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条件更容易被国内产品(而非进口产品)所满足。通过对非歧视条款进行宽泛解释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而这也是欧盟解决成员国之间贸易问题的方法。

但是,即使是对非歧视的宽泛解释也不能消除所有的贸易障碍。这些贸易障碍可能仅仅源于这一事实,即进口国的国内规则和程序与原产地国的国内规则和程序有所不同。这种差异迫使生产商根据进口国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来调整他们的产品。

因进口国和原产地国国内规则上的差异而导致的贸易障碍还可以通过各国之间相互承认对方的标准和要求,或通过相关规则的融合来避免。相互承认标准和要求似乎是最不侵犯国家主权的,因为这种方式保持了主权国家针对国内生产商进行立法的可能性。但是,从生产商的角度来看,相互承认标准和要求仍然不能为所有的生产商创造一个平等的竞技场,因为来自高技术、良好的环境、高消费者保护或社会标准的国家的生产商与来自低标准国家的生产商相比,仍然处于劣势。

国内规则的融合则避免了这一问题。通过对所有的生产商适用相同的规则,他们就可以在平等的竞技场上进行竞争了。但是,国内规则的融合更可能侵犯国家主权,因而更具有争议性。融合要求所有谈判者之间在保护层次方面达成协议。在此过程中,当事方决定如何获得这种保护往往是必要的,例如,当事方必须决定是否应通过告知使用特定产品的危害或禁止这些产品的使用来保护消费者。该问题的答案往往取决于公众如何看待政府的作用和个人责任。[33]

如果说,削减与取消产品之间和生产者之间的差别待遇这种方式属于一种消极的或浅层次的一体化(negative or shallow integration)——即各方达成协议不做某些事,那么,与此相反的是积极的或深层次的一体化(positive or deep integration),它包括各国实行共同的政策或者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为什么深层次的一体化会被提上多边议事日程呢?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表明:一个原因可能是政府完全承诺不再使用贸易政策,也就是说接受自由贸易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另一个原因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企业只以国内市场为中心来运转的情况越来越少。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划分国内、区域和全球市场的说法已经过时,市场不再以国界来定义。物质和技术的创新,如及时的库存管理,以及由于运输、通讯、信息技术费用降低所带来的服务贸易的增加等,使生产的进一步专业化和地理分散化成为可能,而这又使有关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无形资产保护的规定对政府和企业而言变得更加重要,它们因而试图将进入、经营、退出市场的规则限制减少到最低程度。多边贸易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向市场竞争的自由化逐步推进,从而支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何种形式的合作或协议是加强市场的可竞争性所必需的,就自然地成为了WTO的一个重要问题。[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