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金融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时间:2022-05-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法律行为包括金融调控行为、监管行为、交易行为、服务行为等。金融法律行为是最重要、最广泛的金融法律事实。金融行为往往涉及重大事项,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重大,因此法律往往强制要求采取书面形式。在我国,金融法律行为所采用的主要的书面形式有:一般的书面形式,如担保合同、借贷合同、保险单、存款存单等。尤其是担保合同,如果缺乏书面形式,将导致金融行为不成立。

一、金融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一)金融法律行为是指金融管理机关、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公民等主体之间为了设立、变更、终止金融权利和金融义务关系而实施的合法行为。金融法律行为包括金融调控行为、监管行为、交易行为、服务行为等。金融法律行为是最重要、最广泛的金融法律事实。

金融行为和金融法律行为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金融行为较金融法律行为广泛。金融法律行为虽然属于金融行为,但不是所有的金融行为都是金融法律行为。只有那些受到法律调整且合乎法律规定的金融行为,才是金融法律行为。通过这种区分,就将违法的金融行为排除在金融法律行为之外。

(二)金融法律行为构建在法律行为的基础之上,既具有法律行为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内容。作为金融法律行为,一般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1)金融法律行为是金融法主体基于取得金融法律后果的意志而实施的金融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作为具体的金融法律行为,其目的必定是为了享有一定的金融权利和承担相应的金融义务,或者为了改变、结束原先存在的金融权利义务关系。是否存在目的性是金融法律行为区别于非法律行为,尤其是事实行为的关键。如中国人民银行参加金融法律关系,一方面是为了代表国家依法行使金融管理权,另一方面是为了履行其法定职责即金融义务。还比如,企业向银行归还贷款,是为了结束原先存在的借贷法律关系。

(2)金融法律行为应当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且符合法律规定,即是合法行为。如果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行为,就构不成法律行为,更谈不上金融法律行为;如果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形成了违法,行为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能实现预期的金融法律后果,此时不能归入金融法律行为的范畴。例如,银行向企业贷款,如果贷款符合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此贷款就是合法的金融行为。如果贷款不符合法定条件,搞“人情贷款”,此贷款就是违法的金融行为,违法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属于金融法律行为。

(3)与一般法律行为相比,金融法律行为更具要式性和要物性的特征。当事人通过实施金融法律行为缔结金融法律关系,一般要求采用书面的形式,用文件或合同的形式确切的加以记载。金融行为往往涉及重大事项,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重大,因此法律往往强制要求采取书面形式。若当事人违反此类规定,可能导致金融行为的不成立。在我国,金融法律行为所采用的主要的书面形式有:(1)一般的书面形式,如担保合同、借贷合同、保险单、存款存单等。尤其是担保合同,如果缺乏书面形式,将导致金融行为不成立。(2)经过批准或鉴证的书面形式。如经过鉴证的抵押贷款的协议书。(3)经过公证的书面形式。如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巨额贷款协议书等。一般法律行为尤其是民事法律行为,往往在当事人达成合意时便成立并生效,但金融法律行为很多时候还要求实际的履行。如银行与企业的借贷法律行为,企业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同意贷款,双方签订借贷合同,同时,银行还实际向企业交付货币,这样,借贷法律行为才能成立。

(4)与一般的法律行为相比,金融法律行为具有标准化的特征。由于大量形成金融法律关系的行为间具有很大程度的类似性,金融机构更倾向通过制定格式合同的方式来缔结金融法律关系;同时,为防止金融违法行为,金融监管机构制定了各种详细周密的程序性规定,从事金融行为必须严格遵守这些程序规定。这些因素就使得金融法律行为呈现出标准化的特征。如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同自然人缔结金融法律关系时,基本上都是采取标准化合同严格按照规定作出行为。

【课后思考】

金融法律行为与商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