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2001年6月4日,阳谷县法院一审以假冒专利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河北省霸州怡兆有限公司罚金30万元人民币,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0万元人民币。司法实践中,审判的假冒他人专利罪很少,每年大约5件左右,而以民事案件处理的专利侵权案件以及冒充专利的行为却时有发生,对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专利权人的权益造成破坏,建议对这两种行为情节严重的规定为犯罪。因为外国专利未在我国获专利权就不受我国法律保护。

第五节 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综合本章论述和调研中的情况,我们将处理假冒专利罪在司法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意见概括如下:

一、要注意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专利侵权的界限

本章第三节对此问题作了详细阐述,这里概括为: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权利人同意,在自己的产品上、广告中标明他人的专利号行为等,实际上根本没有使用专利技术。冒充专利是指在自己的产品上、广告中说自己拥有专利,其实我国根本不存在该专利。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专利技术,也不在产品上标明的行为等。按照刑法规定,只有第一种情况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尽管有的冒充专利和专利侵权行为在实践中危害很大,在刑法修改之前也不能按犯罪处理,司法解释也不宜作扩大解释,因为这样做,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

例如,2001年6月4日,阳谷县法院一审以假冒专利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河北省霸州怡兆有限公司罚金30万元人民币,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0万元人民币。被告人被指控假冒山东阳谷玻璃工艺制品厂的专利产品——双层艺术玻璃口杯,而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只是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的民事侵权行为,并未发生未经许可使用专利权人专利号的行为,即其自身产品并未加注专利权人专利号,不存在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22]。这个案例说明了区分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专利侵权三个不同性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司法实践中,审判的假冒他人专利罪很少,每年大约5件左右,而以民事案件处理的专利侵权案件以及冒充专利的行为却时有发生,对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专利权人的权益造成破坏,建议对这两种行为情节严重的规定为犯罪。

二、假冒外国专利的问题

专利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在外国获得专利权后,未在我国获得专利权,就不受我国法律保护,但是冒充这些专利仍然受到专利法的处罚,因为这些产品根本没有使用外国专利,却谎称是利用外国专利制造的,违背了商业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如果有人假冒这些专利,情节严重是否构成犯罪呢?我们认为不以犯罪处理为宜。因为外国专利未在我国获专利权就不受我国法律保护。权利人可按民事案件起诉。

【注释】

[1]参见张穹主编:《刑法适用手册》(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4页。

[2]参见周道鸾著:《中国刑法分则适用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页。

[3]参见高明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7页。

[4]参见刘志刚、陈洪兵著:《假冒专利罪的立法反思》载《律师世界》2002年第1期。

[5]参见许春明:《对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界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6]参见唐磊、魏东主编:《知识产权犯罪认定与侦查》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7]参见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页。

[8]参见周道鸾、张军主编:《刑法罪名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389页。

[9]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0]参见高铭暄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8页。

[11]参见刘方、单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174页。

[12]参见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13]参见周详、邴长策:《完善假冒专利罪的构想》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3日。

[14]参见许春明:《对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界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15]参见许春明:《对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界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16]参见周详、邴长策:《完善假冒专利罪的构想》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3日。

[17]参见许春明:《对假冒专利罪中“假冒他人专利”的界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

[18]参见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页。

[19]参见党建军主编:《侵犯知识产权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20]参见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21]参见赵秉志主编:《侵犯知识产权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3页。

[22]张春耀:“论假冒专利罪”,见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网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