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萃》在国统区的创办

《文萃》在国统区的创办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同志曾说,革命就是靠两样,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国民政府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使中国共产党有条件在国统区创办自己的报刊,扩大自己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这两份报纸在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窗口与喉舌,担负起舆论宣传的历史重任。

毛泽东同志曾说,革命就是靠两样,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可见,作为革命斗争中的报纸、杂志同样也是中国民族革命中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办报刊就是打政治仗。政治仗打胜了,能大大减轻军事仗的压力,为革命的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非常重视报纸、杂志等传媒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党的报纸、期刊对于不同历史条件下革命斗争的舆论宣传,有必要对《文萃》周刊创刊前中国共产党办报办刊史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建党之前,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1916年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李达主编了《共产党》月刊创刊,此外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还创办了《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期刊。这些期刊宣传了马列主义,批判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介绍了苏俄共产国际的革命运动和建党经验。同时还宣传了党的基本知识,帮助革命青年提高对党的认识,为建党做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向导》《前锋》《政治周报》等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刊物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宣传群众参加工农革命运动,为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布尔塞维克》《红旗》等党刊揭露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的反动实质,鼓舞了群众以最大热情参与工农革命运动[3]。毫无疑问,这些刊物对中国人民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十分显著的舆论宣传效果。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走向全民族抗战。国民政府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使中国共产党有条件在国统区创办自己的报刊,扩大自己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1937年8月,周恩来在南京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邵力子商定在国统区创办中共报刊。随后,邵力子正式批准中国共产党筹办《新华日报[4]。1937年12月11日在广州暴动10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群众》周刊创刊于汉口。过了一个月,1938年1月,《新华日报》在重庆创刊。这两份报纸在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窗口与喉舌,担负起舆论宣传的历史重任。它们以笔代枪,揭露日本侵略者在华的种种罪行,调动人民投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情,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的影响,树立和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抗战形象。总之,在抗日战争时间,《新华日报》《群众》等党报党刊在国统区所产生的巨大舆论影响,让国统区的人们认识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赢得抗战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以上党报党刊的创办史告诉我们,从党创立之初起,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非常重视先进思想文化的宣传,重视利用传媒的力量来影响舆论宣传自己,也已经认识到舆论宣传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早期的办报经验,还是抗战时期的办报经验,历史经验告诉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胜利后尽快在国统区创办自己的报纸、杂志,以便迅速占领国统区的舆论阵地,对于赢得国统区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对于使他们站到中国共产党一边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宣传,是不能胜利的。”[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