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等教育方法的个比喻

高等教育方法的个比喻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学里,许多学生问:我们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这与衡量成功的标准趋于多元化有关。传输知识依然是必须的,但是接受知识的群体应该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理期待,从过去一味强调“学会”转变为“会学”,从盲目相信开卷有益到开卷有“疑”,至少可以选择“开有益卷”。第一是点、线、面的关系。第二是小火苗和熊熊大火的关系。

在大学里,许多学生问:我们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为什么我们要修习这么多与专业无关的通识课程,而非一入学就分专业?他们所说的“用”,指的是能够转变为现实名利的“用处”,能够“变现”的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我的回答是:人文社科的许多知识、理论及其碰撞产生的智慧与感悟,无法直接为你提供现实帮助,但能增强你的精神力量。另一种问法是:我们所学将来工作中用不上,甚至尚未毕业就遗忘,那还值得学吗?值得。用我的话说:忘掉的是知识,留下的是素质,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的真谛。一个人,越学习就越善于学习,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现代社会职场竞争所要求于从业者的,除了健康和道德,莫过于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的兴趣、热情、动力与能力。这是现代大学教育真正应该赋予学生的东西。

国际调查机构经常发布的一些统计数据表明,一个国家或都市的发达程度越高,其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在学时的专业方向对口率越低。这说明什么?素质、能力才是核心。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历史系毕业生从事金融行业,或者一个法学硕士担任专职志愿者,或者一个文学博士回到故乡经营农场,都是极其平常的事,不会有人说三道四,更不会有人质疑他们是否有问题。这与衡量成功的标准趋于多元化有关。没有人认为一定要从事某种职业才算高人一等、出人头地,甚至许多草根人士的职业信条很简单: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此其一。第二,你的工作能让你养活自己吗?第三,你在这一行里干得出色吗?如果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不确定或否定,那也不要紧,只要“干得开心”(enjoyyourjoband havefun),就会有许多人相信那是值得的。但是,客观上说,如果一个社会里的多数从业者喜欢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工作,那么,社会机器的运转效率也可能不错。

自然,下一个问题跟着来了:在大学里,如何学习,才能达到增强学习(自学)能力的效果?传输知识依然是必须的,但是接受知识的群体应该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理期待,从过去一味强调“学会”转变为“会学”,从盲目相信开卷有益到开卷有“疑”,至少可以选择“开有益卷”。这是信息爆炸对知识和思想产生挤压的新媒体时代给每一个学习者提出的新挑战。

怎样才“会学”呢?多年来,不断地观察课堂,经常解答学生的宏观或微观困惑,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的心得不妨用3个比喻来概括。

第一是点、线、面的关系。如果,学生期待从老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知识,那么,教师讲什么,他们就记什么,未必形成头脑中现有知识和经验与新鲜知识的互动,各个知识点就只是孤立的点,难以连成线,遑论形成面。此种现象若无改观,则即便一个学生选修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通识课,也只能是储存许多知识点,而无法真正拓宽知识面。当然,以笔者的经验,在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之前,教师的知识面尤为重要,通过“面”激活一个个“点”,有望取得较好效果。

第二是小火苗和熊熊大火的关系。紧接着第一个比喻,在研讨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中,同学的发言、讨论和教师的点评、讲授有机结合,但不是一味灌输。于是,可能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教师及时捕捉,“火上浇油”,但火苗终究弱,孤立的存在很快会被课堂以外的现实之风分心之事吹灭。补救的办法是学生增加预先的知识储备和事后的追加学习与思考,当然还可以与教师补充探讨,与同侪辩论,如此便有望将思想的小火苗逐渐燃成熊熊大火,并转化为精神能量和智力能量。

第三个比喻也是近年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所做的点拨——金线银线与五彩挂毯的关系。学生每读一本书,翻阅一篇文章,听一堂课,或与导师面谈,总会各取所需地收获一些最适合自己的观点、信息,甚至是情绪能量。不论承认与否,传播学理论中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记忆”原理在教育传播中同样无所不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点、关注点和兴奋点。所以,有教无类,还要因材施教。当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表现出兴趣,教师就要能够提出合适的建议,推荐相关的文献书籍,并且通过要言不烦的指点,迅速地将一个又一个“知识线轴”的线抽出一段,递到学生手中。年深日久,积累丰富,有心探索的学生,可以选择不断地抽取这些“金线”“银线”和各种彩线,并且通过点—线—面的关系,自己用这些彩线织成美丽的五色挂毯,那就是思想成果,就是创新,就是学生已经可以独立的标志和象征。反之,某些教育方式,可能相当于教师展开一幅挂毯作为示范,然后让每个学生照着样子织,每个人都必须织得一模一样,才算合格。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教育逻辑如何取舍,应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