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正确对待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

正确对待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现象作了不遗余力的批判。他们对大众文化一些消极特征的指认具有合理性,但是他们却因此而对大众文化全盘否定。因此,他们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不是科学的、辩证的,这导致他们在大众文化问题上持有过于偏激的态度。

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现象作了不遗余力的批判。他们对大众文化一些消极特征的指认具有合理性,但是他们却因此而对大众文化全盘否定。因此,他们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不是科学的、辩证的,这导致他们在大众文化问题上持有过于偏激的态度。他们的理论得失启示我们,对于我国的大众文化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辩证的态度。

科学的、辩证的态度来自于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客观认识。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大众文化与法兰克福学派所面对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是不同的。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条件下,由于反映的对象、文化的主体、存在环境的不同,因而大众文化的内容也就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产生于当代中国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和西方大众文化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在西方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大众的生活体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反映的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感受,这就使得我国的大众文化在内容的选择、主题的制定等方面与西方大众文化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当代西方大众文化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统治、文化殖民等功能;中国大众文化孕育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态中,具有社会主义性、人民性等特征,发挥着政府管理、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大众启蒙教育、人民娱乐消遣等作用。[10]可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总体上是进步的。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从总体上对大众文化持肯定的态度,支持和鼓励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出现,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的文化果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是思想解放、文化生活趋于丰富多彩的标志,它的出现总体上符合我国文化大众化的政策。文化的大众化一直是我国大力提倡和推进的文化政策,目的在于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性特征,“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1],并始终把大众性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他强调文化的大众性不仅意味着文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还意味着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的创作方法必须贴近大众,创作出既适应大众需要又能够提高大众素质的文化作品。毛泽东的这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性的论述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使文化的大众性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意味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性的坚持;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强调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因此,作为文化大众化的成果,我国大众文化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是客观的经济和政治条件的产物。也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众化进程,改变了文化的单一格局和僵化封闭状态,促进了各类文化形式的繁荣发展,满足了越来越多人的文化享受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在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出更多优秀的大众文化作品。

其次,我们要清醒认识并努力克服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我们强调要认识到大众文化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应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大众文化的崛起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有许多文化产品生产者为了经济利益,不顾文化商品的特殊性及其可能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后果,大肆生产出一些低俗的、刺激大众眼球的文化垃圾;还有些文化生产者在文化创作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无所不用其极地吸收进所有时髦的、新奇的元素,甚至一些与文化产品不相适应的元素,严重影响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协调性;也不乏一些文化产品耗资惊人,有着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但看来总觉其言之无物,缺乏文化内涵,既不能以史为鉴,也不能反映现实,更不能超越现实给人以启迪。如果不对大众文化中产生的这种不理性现象加以治理,那我们就真的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了。因此,各级文化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大众文化制作、经营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消除大众文化中的糟粕,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是反科学的、非实事求是的态度。

从总体上看,我们对待大众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一方面看到大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合理性、现实性是无法否定的,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大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需求,致力于发展健康向上的中国大众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大众文化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治理和引导,使之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