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新闻正义研究及关注热点

国内新闻正义研究及关注热点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以前还没有一本中国的新闻伦理学专著出现,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闻伦理问题的研究与许多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几十年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新闻正义的理论研究,作为新闻伦理学学科建设的一部分被淹没其中,还只是试水的一个个波纹。近十年新闻正义研究的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新闻不正义行为及其防范的研究。

1949年以前还没有一本中国的新闻伦理学专著出现,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闻伦理问题的研究与许多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几十年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新闻伦理学研究的成熟条件、优越环境和卓越成果相比,国内的新闻伦理学研究直到今天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对系统的新闻伦理学科直到世纪之交才基本形成,新闻正义的理论研究最近10年才开始活跃。

新闻伦理学的创立和形成。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业界面临的伦理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渐突出,特别是思想解放使学术研究环境相对宽松,新闻伦理学的建设因此成为可能。1981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道德规范《记者守则》和1991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相继颁发实施,虽然其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行为,但实际上体现了新闻伦理的基本精神和新闻正义的基本主张。周鸿书的《新闻伦理学论纲》(1995年)出版,是中国大陆首次对该学科的范围、任务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迈出了中国新闻伦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第一步。[26]此后,陈桂兰主编的《新闻职业道德教程》(1997年)、戴元光著的《传播道德论》(2000年)、陈超南著的《彩色的天平—传播伦理新探》(2001年)、黄瑚著的《新闻伦理学》(2001年)、蓝鸿文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2001年)相继出版。新闻伦理学作为整体研究的同时,分项研究也相继展开。杨启的《记者的道德自律》(1998年)、严耕等的《网络道德》(1998年)、李伦的《鼠标下的德性》(2002年)等专著陆续问世。这些研究成果各有千秋,但正是这些努力促成了新闻伦理学在中国作为一门较为系统相对独立的学科的创立和形成。新闻正义的理论研究,作为新闻伦理学学科建设的一部分被淹没其中,还只是试水的一个个波纹。

近十年新闻正义研究的关注热点。虽然新闻伦理研究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研究领域,但在中国语境中其实还是新的研究领域,只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新闻正义的理论研究真正活跃起来,还只是最近10年的事情。大量的新闻伦理学著作面世,比如,陈绚的《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2005年)、邓明瑛的《传播与伦理—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研究》(2007年)、杨保军的《新闻道德论》(2010年)、孟威的《媒介伦理的道德论据》(2012年),为完善中国语境中的新闻伦理学体系建设贡献了积极的成果,也为新闻正义研究开掘了更宽的视域。有关新闻正义的研究成果也不断面世,比如,王梅芳的《舆论监督社会正义》(2005年)、吴飞的《传媒批判力》(2005年)、洪伟的《大众传媒与人格保护》(2005年)、杨保军的《新闻事实论》(2006年)、陈力丹的《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2006年)、商娜红的《制度视野中的媒介伦理—职业主义与英美新闻自律》(2006年)、邱戈的《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2008年)、樊葵的《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2008年),等等,这些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了关于新闻正义的具体问题或者关于新闻与正义的问题,引发了关于新闻正义的理论研究的热切关注。但是,以新闻正义作为一项专门研究,似乎尚未见到专门成果(比如专著)。

近十年新闻正义研究的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新闻不正义行为及其防范的研究。这里的不正义是对于新闻实践中的失范行为而言的,主要是针对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以及新闻炒作等新闻业界屡禁不止的道德失范现象。有研究者指出,现代新闻媒体不顾社会效果而因为经济利益发布新闻,不仅本身陷于不义,而且误导了有违社会正义的行为。新闻真实性问题也引起学者较多关注,如新闻学者郑保卫指出,对新闻真实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在党性原则框架内对其强调又回归到新闻自身层面来认识和探讨的发展变化过程。对新闻失范行为的防治和新闻正义的实现路径,有学者在媒体管理制度的设计方面提出了建议;有学者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厘清信息的公共传播渠道、重构新闻媒体的社会身份,以及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入手。

二是新闻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冲突探讨。动机的良好并不等于手段的正确,而手段的合法有时也可能会造成正义的损害。新闻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往往并不是总能达成一致的正义指向,最直接地体现在隐性采访、匿名消息源使用以及非法取得新闻素材等已经被广泛使用却在行业内外受到争议的新闻获取和新闻处理方式。关于新闻暗访,有学者研究指出,记者在暗访工作过程中经受着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之间矛盾的煎熬。还有研究专门分析了美国新闻界对于匿名消息源的使用规范与伦理选择。

三是关于灾难报道中如何实现新闻正义的研究。一个不能回避的伦理追问是:摄影摄像记者面对突发、灾难性事件时,选择拍摄第一还是施救第一?最近10年灾害频发,其中最大的自然灾害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引发了关于新闻实践在灾难事件中的行为选择、价值标准、职业精神与人性关怀的思考。新闻正义作为社会正义,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面对灾难,如何争取实现正义,不同角度有不同理解,也提供了不同的研究参照。

四是关于新闻媒介角色与社会责任认知的探讨。对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与角色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新闻从业者对自身角色期望的认知以及新闻实践中的行为取向。最近10年正处于新闻传媒生态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型期,新闻媒介的角色认知因此引起新闻正义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从社会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指出传媒人对于社会最重要的职业承诺可以概括为“环境守望、社会良知”。也有研究者从角色扮演的角度,对比我国转型前和转型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中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角色期望的差别后,认为我国新闻规范体系中仍然存在喉舌的角色期望,而在实践中有限地默许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期望,忽视社会公器的角色期望,这种模糊的格局直接影响了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根据当前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进行功利性的选择,以保证政治上的最大安全和经济上的最大利益,形成新闻从业者角色领悟的暧昧状态。还有研究者对“媒介审判”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进而从研究“媒介审判”深入到研究媒体角色的错位与越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