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社会理论

信息社会理论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力量全面重组、国际传播格局剧烈改变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逐步从工业生产转移到信息处理,从产品制造转移到意义的生产和流转。基于信息与沟通平台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替代了基于共同工作和共同利益的团结模式。

经济政治文化力量全面重组、国际传播格局剧烈改变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一些社会理论家开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来界定和描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信息社会理论最早和最著名的阐释者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他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一书中系统地描述了一种正在出现的社会模式的雏形,贝尔认为这种全新的社会生产与组织模式的主要推动者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发达工业化社会中出现的传播与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变革与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逐步从工业生产转移到信息处理,从产品制造转移到意义的生产和流转。这样的变化体现在经济结构层面,就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服务业”超越农业和制造业成为占比重最大的经济部门,信息工作和专业人士成为“职业结构的支配性群体”(26)。而即便是在前两种更加传统的产业中,信息与理论知识对生产的贡献也越来越大(27)。在社会组织层面,后工业社会理论认为技术的发展使得需要投入到体力劳动中的人口越来越少,但其生产力却不断提升。迅速增长的社会财富带来更多的消费欲望和更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这些都促进劳动力进入新增长的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灵活化、分散与个体化的雇佣和劳动模式冲击了传统的社会整合方式。基于信息与沟通平台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替代了基于共同工作和共同利益的团结模式。工人运动和阶级冲突不再是社会抗争的主要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中产阶级和大都会主义特色的新社会运动。而在政治与文化层面,新传播技术所带来的扁平化与网络化传播削弱了以传统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中心的由上至下和精英主义的传播体系。人群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加广泛、更加具有流动性和多变性,这就会导致传统的社会权威机构和认同方式趋于衰落。信息技术使得资本、意识、人群、技术等元素更加快捷、方便地全球流动、相互碰撞和自由重组,民族国家在试图继续控制和掌握这些资源的时候日益捉襟见肘。工业化时期国家之间或者国家集团之间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模式上的激烈竞争可能会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建立在共同的、由信息技术所支持的、信奉专业主义和理论知识的全球社会(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