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管执法思路不能总是“强势”

城管执法思路不能总是“强势”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管执法思路不能总是“强势”针对城市管理执法遭遇暴力抗法的情况,广州市有关部门近日在答复市政协委员邓金石的提案中透露,目前广州市相关部门拟组建城管公安机构,从根本上解决城管队伍在执法行动中面对暴力抗法却被动挨打、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当然,执法并不是一定要有被执法者的同意,但是作为没有国家法律授权的城管行为需要得到起码的社会认同。

城管执法思路不能总是“强势”

针对城市管理执法遭遇暴力抗法的情况,广州市有关部门近日在答复市政协委员邓金石的提案中透露,目前广州市相关部门拟组建城管公安机构,从根本上解决城管队伍在执法行动中面对暴力抗法却被动挨打、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南方都市报》12月21日)

由于城管人员暴力执法行为的频繁发生,城管在媒体上与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负面因素明显,并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管存在的合法性、对城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疑。依据这种情势,权力部门亟待推进的任务应该是加快城管改革步伐、约束城管人员执法暴力、向社会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从而改善城管人员的公众形象。但事实恰恰相反,人们得到的信息不是涉及上述工作的正面报道,而是有关城管人员“暴力符号”的更多充实与完善。

今年8月份,北京和上海不约而同地开始提升城管人员的装备水平:根据北京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技术规范》,北京城管执法队伍将在2008年之前配备防刺背心、头盔、防割手套、地下管线探测仪、激光测距仪等新式装备;上海浦东部分城管队员开始装备防暴特种装备“四宝”:钢铁头盔、防刺背心、防割手套和反光背心。现在,广州又要组建城管公安机构,其实质无非是要通过所具有的合法暴力帮助城管推进执法行动。

关于城管合法与否的争论暂且不提,单说城管存在的理由和目的:无非是让社会秩序更加协调和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但问题是,通过这么多年的城管执法是否达到了这种社会目标?为什么通过如此长时间的城管之后公众仍然不认同这种管理模式?当然,执法并不是一定要有被执法者的同意,但是作为没有国家法律授权的城管行为需要得到起码的社会认同。须知道,“同意”是现代政治运作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秩序良性运转的公共理念。换言之,即使不取消或者加强城管部门的存在,频繁发生的城管人员被群众围堵、与小商小贩对打,甚至发生了城管人员被杀的社会悲剧,都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对城管遇到的现实执法困难的原因之反思。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势必会有小商小贩的大量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由于生存的艰难和市场进入门槛过高才选择“影响市容”的经营摊点。其实,对于这样的管理痼疾,城市管理者应该更多地通过疏导与政策引领,而不是对抗式的执法方式谋求问题的解决。本月初,曾有消息报道说,为了给无证商贩一条谋生之路,又不影响城市环境,广州市正在考虑设置统一摊点方便无证商贩经营,由政府部门选好场所兴建集贸市场,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入“场”入“市”,商贩只要向环卫部门交纳很少的环卫费用即可经营。显然,这样的管理方式更容易得到社会认同,也更容易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市管理所追求的城市秩序,是用来保证人们的生存状况更好,是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是相反。城市秩序是人们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工具和手段,不是最终的社会目的。因此,如何让生存在城市中的“小人物”不至于绝望应是城市管理的基本理念,如何让公众与城管执法者不至于走向对抗应是城市管理者的重要思路和权力行使所在。

(本文发表于2006年12月23日《信息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