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玉艳 南京邮电大学把握新学科发展契机,与物联网学院协作建立了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形成了立体化协作式学科服务体系,创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本文将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为例,对高校学科服务创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李玉艳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03)

【摘 要】 南京邮电大学把握新学科发展契机,与物联网学院协作建立了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形成了立体化协作式学科服务体系创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

【关键词】 学科服务;立体化协作;创新模式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近些年来结合高校学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创新模式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结果往往并不乐观,有的是流于形式,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有的虽然开展了一些创新服务,但收效并不明显,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本文将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为例,对高校学科服务创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1 学科服务发展契机

1.1 Web 2.0网络环境

随着Web 2.0网络环境成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这种获取与交流知识的新模式使学科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深度和服务手段发生深刻变化,更加关注资源的开放性、社会性、以人为本及高度整合,为学科服务带来了超越想象的信息服务能力,延伸着学科服务的服务空间[1]

1.2 新学科创建发展

我校物联网学院于2009年9月成立,主要围绕物联网建设的技术研发和行业应用方面开展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2010年年底物联网学院决定在图书馆建立产业发展基地,我馆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将其作为学科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 学科制度完善

我馆有比较完善的学科馆员制度,采取“专兼结合/集中管理”的创新岗位管理模式,信息咨询部对各类“学科馆员”及有关学科服务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运作,学科馆员根据专业和分工不同进行交流协作,组成学科服务团队。

2 我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2.1 服务理念

(1)协作式学科服务

协作式学科服务强调读者、学科馆员、学科专家跨部门与跨学科之间的协作与协同,读者可通过学科专家咨询、与学科团队协作、开放式学习区、参考咨询台等多种方式交流实现协作式学习的目标。

(2)学习共享空间

学习共享空间是校园内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个引人入胜充满活力与温馨、用高技术装备的学习场所;是以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配置促进个人及小组学习与研究的协作空间[2]

2.2 服务方式

我馆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开展学科服务将从学科服务的内容出发,建立立体化协作式学科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递进交叉性的学科服务层次。立体化协作式学科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Web 2.0学科服务环境

一站式服务环境

首先,基地中设立学科资源服务区,开展以物联网为主线的针对馆藏资源的学科服务。根据学科发展情况,在图书馆五楼基地放置相关度较高的传统纸质资源,具体包括:A思想理论著作,B哲学宗教,C93管理学,D0政治理论,F0-2经济学概况与经济管理,F4工业经济,F713商品流通与市场,G20信息与传播理论,G30、G32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G64、TP911、TP393、N01科学研究方针、政策,N02科学的哲学原理,N03科学的方法论,N05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N09自然科学史,N1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94系统科学等500种书。采用RFID图书管理系统盘点和统计图书借阅率、阅览率,对基地资源进行及时调整。其次,基地中设立网络资源学科服务区。信息咨询部组织学科馆员提供基于Web 2.0环境下的网络学科服务。具体工作包括揭示网络和数据库相关学科资源建立网络学科导航和网络开放学科资源导航,对学科相关资源进行充分揭示;通过对基地研究人员建立学科咨询档案、科研档案,为其提供深层次的网络学科资源的定题推送和科研跟踪服务[3]

②开放学习区

五楼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中除了纸质学科资源外还配备了多台性能良好的计算机,以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摆放,每个组合点可容纳3~5人,便于研究人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③参考咨询台

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设立参考咨询台,由学科馆员、学科团队以及来自其他相关学院部门的各种专家,为研究人员解决各类学术或技术难题等。基地人员可根据需要到咨询台提出物联网资源及研究方面的帮助。

(2)学科团队服务

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中,学科团队利用基地学科资源,包括纸质文献,电子资源等为基地人员提供服务;此外学科团队通过培养学科服务助理的方式将学科服务渗透到基地研究团队中,和学科服务助理协作完成更加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学科团队参与到基地资源建设中

学科团队和物联网学院专业学者一起共同探讨决定基地文献资源建设范围,选择参考资料,确定藏书学科范围;此外学科团队与物联网学院专家协作,建立基地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共同为基地用户提供咨询服务,保证用户轻松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

②在基地运行过程中,引入“学科服务助理”概念

学科服务助理是学科团队服务的延伸。学科团队从以往的主动“推销”服务方式转变为协作式服务方式,和学科服务助理进行协作,两者形成一种非正式的服务形式——同等身份间的帮助和协作,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科团队和基地人员间的信任,营造了轻松的学科服务氛围,创造了学科服务需求。具体服务方式如下:学科团队从基地中选择5~10人信息用户进行培训,培训后的信息用户称为学科服务助理,他们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技术使用上可以帮助其他用户,他们接受学科团队协调。由于学科服务助理具有物联网学科背景,又参与到基地具体科研项目中,学科团队和学科服务助理进行协作一方面可以主动接近了解基地用户的信息需求,参与基地研究项目准备工作和科研过程,另一方面学科服务助理是学科团队的延伸,通过他们的协作,学科团队可以进行较深层次的科研跟踪服务。

(3)协作式交流平台

协作式交流平台是在调研基地用户信息需求及学科资源需求基础上借助网络虚拟社区揭示学科资源、建立学科咨询档案、提供学科交流的学术创新互动共建共享平台[4]。协作式交流平台内容具体包括:

•揭示物联网学科资源,将数据库、开放存取资源及网络上其他物联网相关信息按元数据技术抽取关键词,建立一站式检索平台和网络资源导航;

•建立学科咨询档案,对基地每位信息用户都建立学科咨询档案,由学科团队负责跟踪服务;

•设立学科交流互动平台,学科团队和基地用户可以推荐最新学科资源及学科研究动态,介绍最新的论文、论著及查找方法;

•设立基地用户学术论坛,发表用户的研究心得以及学术观点;

•组织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BBS,吸引用户参与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引起争鸣

•展示基地研究的学术成果;

•公布专业论文索引,征求用户的意见,鼓励用户补充和完善。

(4)现代化技术支撑和协作

①RFID技术协作

“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而此技术也是图书近年来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5]

我馆利用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这一契机,和基地进行紧密协作,为基地学科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实践场地,基地中纸质资源均采用RFID技术,使用RFID统计分析基地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资源结构和覆盖面,更好地为基地提供学科服务。

②信息化平台建设支撑

我馆在仙林新馆落成使用后开始了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包括:网络配置、无线网、新书通知、图书到期提醒、一站式检索平台、读者使用数据分析、图书荐购平台、RFID技术使用等,信息化平台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和协作式交流平台建设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支撑。

信息化平台是在Web 2.0环境下建立的一个现代化技术支撑平台,它本着社会性、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注重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用户之间可以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社会关联;以人为本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来组织数据,根据用户在协作交流平台上留下的痕迹和浏览的线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寻找基地学科服务新的切入点。

3 结语

Web 2.0不仅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服务理念、服务深度、服务手段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与机遇,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校学科发展情况,把握新学科发展契机,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重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和学科建设进行互动协作,积累和总结一些经验与不足,积极探索学科服务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彦波,Web2.0环境下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9):262-264.

[2]尹雪,任树怀,学习共享空间:图书馆构建新的协作式学习环境[J].图书馆,2009(1):46-48.

[3]颜世伟,学术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索[J].现代情报,2010(2):62-64,67.

[4]顾小明,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7(1):41-42,44.

[5]物联网[EB/OL].[2012-06-01].http://baike.baidu.com/view/1136308.htm.

【注释】

[1]本文系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后发表于《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1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