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

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四天,远在上海的多名文化界人士集会,希望成立一个文化界抗日救亡的组织,以便声讨日寇,向全国人民宣传抗日。1937年7月28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在国共两党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应运而生。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四天,远在上海的多名文化界人士集会,希望成立一个文化界抗日救亡的组织,以便声讨日寇,向全国人民宣传抗日。1937年7月28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在国共两党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应运而生。

第二次淞沪抗战爆发后,为了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抗日宣传,救亡协会中的中共党员和进步文化界人士提出迅速出版一份报纸的计划。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和刚从日本秘密返回祖国的郭沫若找到时任救亡协会会长的潘公展,商量国共双方各出经费500元,由双方共同筹备出版、共同经营。这份报纸后来定名为《救亡日报》。社长为郭沫若,国共双方各自委派总编辑:共产党方面由夏衍担任总编辑,钱杏邨(阿英)为编辑室主任;国民党方面由樊仲云担任总编辑,汪馥泉为编辑室主任。

1937年8月24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刊,郭沫若、夏衍、阿英、巴金、茅盾、邹韬奋、胡愈之、王任叔、夏丏尊、章乃器、张天翼、郑振铎、萨空了等均为编辑委员会成员。该报每日一期,4开4版。周恩来同志非常关心该报的出版,要求该报坚持宣传抗日,团结、进步,办出独特风格,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人士都喜欢看的报纸。《救亡日报》在郭沫若、夏衍等人的实际领导下,刊登了大量的抗日战场报道、抗日救国社论、抗日英雄介绍、抗战漫画等,真正起到了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作用。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但《救亡日报》仍然坚持出版,10天后,该报出至第85号时,被日本帝国主义者强制停刊。在周恩来同志的关心下,夏衍等人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念,又分别于1938年1月1日和1939年1月10日先后出版《救亡日报》的广州版和桂林版,表现了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为发动群众、宣传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表率和伟大贡献。

图5-30 《救亡日报》1937年11月3日头版

笔者收藏有数份上海出版的《救亡日报》,其中对1937年11月3日第66号《救亡日报》,最为喜爱。这期共4版。

报头由社长郭沫若先生题写,并留有“沫若”的落款。

报头左、右两侧分别是郭沫若先生《战时手册》《日本作战力》《国际法发达史》《战时财政与统制经济》四部书和新著《在轰炸中来去》的经销广告,都是与战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有关的。

每版的外边缘都有一条宣传口号,分别是“拥护政府,信仰领袖,举国一致,抗战到底!”(第一版)、“胜不可骄,败不可馁,牺牲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第二版)、“我们要抱定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的决心!”(第三版)、“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贡献给国家!”(第四版)。

作为《救亡日报》总编辑的夏衍在头版刊发了一篇特稿《士无斗志的日本》。这篇特稿是夏衍等亲赴淞沪抗战第一线采访,并带回四五十种从敌方缴获的敌兵家信和日记后撰写的。这些个人物品大都是从敌人的尸体上搜集来的,有的染着血迹,有的被我方的子弹穿过。经过整理分析后,夏衍得出结论:日寇虽然在口头上说着“誓当一死报国”“尽力奋斗”等套话,但是“厌战”“惧我”的心情,却是非常普遍。文中列举了一些实例,有官兵的日记,有写给母亲的信,有写给女友的信,有随军札记。这些东西里面,完全找不出激昂的斗志,而是充满着目击和深受中国士兵勇敢的攻击而感到的恐怖。

特稿还配发了2幅图片,分别是“弹痕累累的护身国旗”“佛像与咒符”,作为文章的物证,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本稿开头有几句话特别感动人心:“……在疏星和敌机照明弹交辉的夜阴里面,我们的车子缓缓地从我们英勇的战士队伍中间插过。道左,我们短小精悍的南国健儿背着庞大沉重得和他们身体不很相称的武器和行囊,跑步地望着火线挺进,他们衔枚疾走,淬厉无前,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庄严的情景,使我不自禁地流了好多感激的眼泪。道右,大约是经过了长期的堑壕生活,而退下来休息的队伍。他们虽则军服上沾满了泥泞,行列中间或夹杂着一两个裹了伤的勇士,但是他们依旧是英气涣(焕)发,步调整齐,眉宇间绝没有丝毫的张皇和倦意。当晚的情景,在我生活中留了一个不能磨灭的印象,我觉得这种沈(沉)默的真实,比百十篇宣言千万遍演讲更有实际的使人振奋的力量……”

除了夏衍的特稿外,第一版还有2则战事简报,一为淞沪战场上的《渡河残敌已将肃清 敌机昨又四出肆虐》;二为《晋东大战即将开始 平汉津浦我军推进》。

第二版有一篇樊仲云写的社论《九国公约会议开会形势观测》。夏衍是共产党方面的总编辑,樊仲云是国民党方面的总编辑,两人一个是在头版写了一篇特稿,一个在第二版写了一篇社论,笔者揣测这样的排版可能兼顾了两党共同参与的性质。另有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为保卫上海而举办的宣传活动特写、各界抗敌后援会为保卫上海运动告市民书、救亡短讯等。

第四版为文艺版,都是在全民抗战的背景下,由各地文化战线的作家写成的一些抗战主题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曾经为孙中山先生治过病的医学家陈无咎擅长诗词书法,他的诗作《西线》在该版发表,该诗写道:“侵略先锋负板垣,全军皆墨覆浑源。关东一蹶三千骑,塞北连营八百屯。献馘陈俘寒敌胆,铙歌鼓吹奏还辕。元戎山战摧强寇,万点鸦飞落日喧。 大军西线捷平型,再越灵邱捷广灵。一夕衔枚三百里,诘朝歼寇五千零。梯山拔岭胜猿玃,斩蔓除根斸豕苓。酣战劲于风扫叶,白登山麓昼冥冥。”

这期《救亡日报》中的全部报道和文章均与抗战有关,每一篇报道、每一篇作品都非常投入地向人民宣传抗战、爱国、保家、和平,这在其他抗战类报纸中较为罕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