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现西安“爱心天使”熊宁的前前后后

发现西安“爱心天使”熊宁的前前后后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闫晓鸿作为一位从始至终介入对这位“爱心天使”熊宁报道的亲历者,作为第一个赶赴藏区,第一时间翻越雪山,跨过草地追寻这位女孩爱心之路的记者,特别是作为最早无意间发现熊宁事迹、并最早介入进行报道部署的新闻工作者,那种特殊的感受是其他人无法知晓和感觉得到的。

闫晓鸿

作为一位从始至终介入对这位“爱心天使”熊宁报道的亲历者,作为第一个赶赴藏区,第一时间翻越雪山,跨过草地追寻这位女孩爱心之路的记者,特别是作为最早无意间发现熊宁事迹、并最早介入进行报道部署的新闻工作者,那种特殊的感受是其他人无法知晓和感觉得到的。

作为一位从始至终介入对这位“爱心天使”熊宁报道的亲历者,作为第一个赶赴藏区,第一时间翻越雪山,跨过草地追寻这位女孩爱心之路的记者,特别是作为最早无意间发现熊宁事迹、并最早介入进行报道部署的新闻工作者,那种特殊的感受是其他人无法知晓和感觉得到的。

西安“爱心天使”熊宁的事迹无疑是这个春天里最感人的故事了,一个从小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时尚女子,不远千里,三年时间内几次深入青藏高原的玉树地区,无私地救助那里生活艰难的藏族群众,将自己年仅二十九岁的青春永远的定格在了这块被白雪覆盖的雪域高原,定格在广阔无垠的三江草原,同时也定格在无数藏族群众的心中。熊宁的故事经过媒体的报道后,立刻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熊宁默默奉献的精神和义举不仅感动了这座千年古城,同时也感动了整个中国。

共青团中央,陕西省委省政府,青海省委省政府、中共西安市委、青海玉树州党委州政府等许许多多的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志愿者团队先后发出了向这位被网友称为“西安最美女孩”学习的决定和通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集中对这位爱心天使的事迹进行了高度密集的报道,有关部门还追授熊宁诸如“五四青年奖章”、“全国杰出志愿者”等一些列荣誉称号,从而使这个生前默默无闻的西安女子——熊宁的名字响遍了这块古老的华夏大地,她的大爱之心也在感染和影响着无数读者和观众。

再加上曾荣获若贝尔和平奖的孟加拉国经济学家默罕默德、尤努斯先生对熊宁的高度评价和以自己及熊宁名字命名的“熊宁、尤努斯女性自愿者基金”的设立和启动,这个西安爱心天使的故事不仅跨越了国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意义。

作为一位从始至终介入对这位“爱心天使”熊宁报道的亲历者,作为第一个赶赴藏区,第一时间翻越雪山,跨过草地追寻这位女孩爱心之路的记者,特别是作为最早无意间发现熊宁事迹、并最早介入进行报道部署的新闻工作者,那种特殊的感受是其他人无法知晓和感觉得到的。

因而,面对这位爱心天使的各种报道,时常会产生写点东西来记录自己采访熊宁事件整个历程的冲动,但每次坐在电脑前时,脑子虽然不时闪现着以往采访时的种种艰难经历和藏区牧民纯净的眼神,但面对键盘,却难得将这些画面变成文字,甚至闪现于脑际的画面也会产生短时间的整体停顿,就像劣质的光碟出现的读盘停顿一样,茫然无助而又极度沮丧。

说心里话,从业十个年头了,无论以前做一线记者,还是如今的业务管理,码了也有上百万的文字了。虽不说下笔千言,倜傥洒脱,但也不失快枪快手,没有章法之辈。断然没有出现过此等跌份短路的事情。我不知道突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但我经常有一种投入太深,无法自拔的无端自责,有一种对前辈承诺无法兑现的深度恐惧和内疚。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没有了都市的喧嚣,省去了各种各样的琐事,整个人就如这初夏的清风一样透明清澈起来,混沌的思路也通透纯净起来,我知道,这种时候应该是思考和行文的最好时机了。

“爱心天使”——我们和你结伴而行

传播学上讲,真实和时效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在我们日常的新闻实践中,每个从业者在争取新闻客观真实的同时,无不在时效上做足文章,但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看,这两点往往难以得到完美的统一。要么为了真实就得牺牲时效,要么为了时效往往让新闻的客观真实出现缺失。这在以往的报道中屡见不鲜,成了制约新闻传播的一道瓶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时效和新闻真实的冲突,回到报社后,我立刻安排记者和青海当地的几家媒体取得了联系,希望和他们取得互动,从距离上保证消息的真实,同时也兼顾新闻的时效,为次日稿件的见报搭建一座坚实的信息平台。

遗憾的是由于距离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事发两天后当地竟然没有有关这件事情的任何消息。得到我们提供的情况后,青海媒体的朋友立刻联系上了正在前方处理熊宁后事的黄晨和赵海涛,并和事发的玛多县交警大队负责人及远在玉树的藏族女干部取得联系,最终搞清楚了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及相关细节,并形成文字传给了我们。

结合对西安当地及熊宁亲友同学的采访,我们将青海传来的稿子进行了本地化的技术处理,三千多字的文章分成“事件——噩耗从青海玉树传来”、“藏民记忆——熊宁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师友记忆——她的每一天都在为他人奔波”、“连线——她把大爱留在了青海”四个章节,从点到面,从西安到青海玉树,远近结合,动静相辅,既拉近事件和西安的方位空间,又交代了熊宁在青海的爱心事迹,再配上熊宁友人提供的珍贵照片,一个活生生的爱心女孩跨越陕青两省、从遥远的藏族牧区、从文字的背后走了出来,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在制作文章标题时,我们斟酌再三,总觉得“死亡”或者“遇难”这些字眼太过残忍或直白,无法完全承载熊宁爱心的重量,更缺少对于逝者最起码的尊重和人文温情。所以,我们将原定标题《西安女孩青海献爱心遇车祸不幸遇难》改为后来的《西安爱心天使折翅青海玉树》,简单明了且准确贴切,从而使得文章的标题充满了人道的关怀和婉转的怜惜,我个人认为不仅升华了文章主题,更给文章主体赋予了人性本善的最起码的道德元素。在最后一次和前方取得联系并核实了事件最新进展后,赶在当晚十一时许,我把审完并签发的稿件交到了编辑手里。

雪域高原——在感动中追寻“天使”爱心之路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后,我满脑子都在想着这篇稿子的事,从记者的文字到图片,从文章的衔接到最后敲定的大题,生怕在某一环节出现让人遗憾的漏洞或疏忽,给这组报道的开头带来无法弥补的硬伤。在几次电话联线了编稿编辑确认之后,这种职业的焦虑和不安才稍稍缓解下来。就是在这种半醒半睡中迷迷糊糊熬到了天明。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考虑到熊宁父母痛失爱女后正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悲痛,出于保护老人不再受打扰、不再遭受伤害的目地,我们忍痛放弃了对其家人的采访,而将重点放在了对熊宁本人事迹的本位还原上。就我个人理解,我以为这样的放弃才能彰显了传媒人性化的根本,才能打动当事人的家人对你的极大信任和全方位的配合,使你的采访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这种当初放弃的做法正确的,它为我们后期诸多独家稿件的采访和来源奠定了坚实的人性关怀基础。

第二天稿件刊发后,引起的轰动是我们当初未曾预料到的,无数的读者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爱心天使”熊宁的关注,网络评论一度出现塞堵现象。甚至有读者专程赶到报社,表达对这位西安女孩的敬意。在这种前提下,我们立刻组织记者对当天的报道进行追踪,并安排其他业务部门从网络到外地、特别是对青海、西藏媒体进行重点监控,搭建了一座省内省外互动,网上网下策应的作战平台。根据事态进展,在随后的几天里连续推出了题为《西安爱心天使,昨日魂归故里》(3月14日)、《上千网友网上祭奠“天使”》(3月15日)、《今天我们送别爱心天使熊宁》(3月16日)《爱心天使魂归天堂》(3月17日)一组大型系列报道,对爱心天使熊宁的从遗体回归到三兆送别及读者跟进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展现,并以这种亲身体验式的采访方式贯穿了事件的始终。

就在17日当晚,央视《新闻联播》破天荒的用了将近2分钟的时间对熊宁的事迹给予了报道。从而使该事件得到了最为权威的定性。

考虑到新闻的主战场已经随着天使遗体的火化正在向事发地青海倾斜,我们在由点到面关注志愿者群体的同时,由我同另外一位记者飞赴青海,追寻爱心天使的爱心之路,在海拔5400多米的三江源头和冰雪纷飞的雪域高原寻访爱心天使的爱心足迹。从青海西宁到藏区腹地玉树,从玉树州所在地结古到大雪纷飞的隆宝镇,我们克服了严重缺氧而产生的高原反应,步步深入,按图索骥,走遍了熊宁曾经播撒爱心的每一块草地,采访了熊宁曾经帮助过的每一位藏族群众。在网络不通,通讯中断等恶劣环境中,我们一边采访,一边写稿,连续推出了《雪域深处——寻访天使熊宁爱心之路》(3月21日),《藏族娃娃心中的熊宁阿妈》(3月23日),《本报记者亲临熊宁遇难现场三江源头祭“天使”》(3月25日)、《天使背后的爱心接力》(3月26日)四篇独家长篇特稿,用大量的一手资料和采访笔记让天使熊宁的爱心历程完全展示在读者面前。

在刊发这组系列稿件的同时,我们随主打稿件配发了四篇简短的“采访手记”式的小言论,用一线记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全面阐释熊宁爱心的美丽和伟大。用文成公主的唐蕃古道对应熊宁的爱心之路,用同样的故乡长安对应同样的高原雪域,通过藏族群众对天使的的赞美来弘扬汉藏团结,民族和睦的宏大主题,从而使该组稿件整体上得到升华。

这组来自一线的独家稿件不仅在有关熊宁事件的报道中独树一帜,成为后期诸多兄弟媒体按图索骥的采访蓝本,而且被国内众多门户网站转载,成为有关这位西安女孩报道思路及发展走向的标杆,不仅得到熊宁家人的肯定,而且受到了有关领导和广大读者的普遍赞扬。

大爱无疆——让“天使”的爱永远盛开在雪域高原

从第一篇稿件刊发的3月13日起到5月11日爱心天使熊宁的骨灰下葬,包括我们在内的各种媒介对这位西安女子的关注,连续持续了整整两个多月,期间招数迭出,精彩纷呈。无论是《三秦》的独家联手全国十家知名网站为熊宁征集爱心歌曲,还是《华商》用名人效应推出藏汉词曲作者联手创作的爱心歌曲《爱的怀念》,也无论是西安音乐广播别出心裁的《天使在人间》大型橙丝带爱心传递公益活动,还是《西安晚报》洋洋洒洒、七、八万字的超长通讯,或者是民间自发的小型纪念会,天使熊宁的爱心正通过各种途径感动着这座古城的同时也感动着整个中国。

本文刊发于2008年12月10日三秦都市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