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组报道高大了一座千年古都

一组报道高大了一座千年古都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韩秀峰 丁全祥《“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系列报道,一个评论家这样评述:“一组报道高大了一个人,一个人高大了一座城池。”2010年9月6日,本报推出重磅报道《“挟尸要价”夭折西安》。报道受到了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代社长兼总编辑薛晓燕的高度赞誉,赢得了省委宣传部阅评小组的专题点评和高度评价。

韩秀峰 丁全祥

《“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系列报道,一个评论家这样评述:“一组报道高大了一个人,一个人高大了一座城池。”套用形式逻辑的三段论,那就是一组报道高大了西安这座千年古都。

2010年9月6日,本报推出重磅报道《“挟尸要价”夭折西安》。报道的内容是:9 月3日,彬县农村来西安打工的18岁青年小魏,在浐河洗澡不幸溺水,和他一块洗澡的工头见此悄然溜走,并关了手机。4日和5日,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目睹下,先后有两支民间打捞队因小魏父亲拿不出8000元、6000元的捞尸费而不捞人。僵持不下时,当地一位拉粪的中年农民毅然跳入水中,在围观群众的帮助下捞起了尸体,分文不取地悄然离去。过后人们才知他是灞桥区上桥梓口村村民宋战民。在大篇幅报道上述新闻事实的同时,本报还在一版“点金”栏目配发评论:《宋战民的义举羞煞了谁》,对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点评。随后,本报相继推出了《他叫宋战民 是个拉粪工》、《宋战民来本报接热线 各界盛赞宋战民是社会榜样》、《读者呼吁尽快成立专业打捞队》、《宋战民爱心应急救助基金成立》、《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军批示:西安媒体深度挖掘报道宋战民》、《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批示:宋战民行为要大力宣传已扶正祛邪》等报道,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见义勇为、淳朴高尚的典型人物形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报道受到了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代社长兼总编辑薛晓燕的高度赞誉,赢得了省委宣传部阅评小组的专题点评和高度评价。就这个新闻战役来讲,本报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大大的胜仗。

这组系列报道的经验,值得编辑记者学习借鉴。

导向 正面报道

9月5日晚,本报夜班收到的原稿角度是:把民间打捞队不见钱不救人和宋战民义愤中跳水捞尸分文不取两相对比。按照都市报编辑记者的常规思维,在采写和编辑稿件时,往往喜欢放大稿件的负面效果。如此说来,这个新闻符合惯常的逻辑。但在处理该稿时,考虑到9月6日世博会陕西周将在上海开幕,本报报纸当天将在上海发行20万份。如果按原稿的角度报道,此报道一旦见报,只会让大家在谴责民间打捞队的同时赞扬一下拉粪工宋战民的义举,仅此而已。另外,无疑会给陕西和西安带来难以想象的负面效果,让外地人无形中把此事和过去的“西安大追捕”、“12·1大案”联系起来,继而给陕西和西安抹黑,不利于陕西和西安的对外形象。鉴于此,为体现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本报夜班对稿件角度进行了校正,把一篇负面报道调整成了正面报道,使这一新闻的价值和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放大。从报道引发的社会效果来看,既赢得了党和政府的满意,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满意,可谓是双赢。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编辑记者偏爱负面报道的新闻观是得改一改了。

首篇 一炮打响

当晚在给该稿制作标题时,本报夜班敏锐地联想到了曾经发生在武汉的轰动全国的“挟尸要价”事件,于是有人做出了“‘挟尸要价’惊现西安”的标题。这个标题一经出现,很快就被大家否决了。理由有二:一是夜班当时想把这个新闻做成正面报道;二是“挟尸要价”虽然在西安出现了,但因为宋战民的愤然一跳很快就夭折了。基于上述考虑,“‘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的标题便产生了。但编完这篇新闻,本报夜班同仁的心里仍然很纠结,总觉得还有许多话想说。于是,通过配发评论《宋战民的义举羞煞了谁》,说出了大家心中的义愤。这样一来,“‘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的标题和“点金”《宋战民的义举羞煞了谁》相得益彰,不但做出了这个新闻不同于其他类似新闻的价值,而且放大了这个新闻的张力,使新闻得以最大限度地升值,使首篇报道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大新闻系列报道的首篇报道很重要,必须要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首篇报道后还要追着看后续报道。

后续 持续升温

9月6日,《“挟尸要价”夭折西安》一经见报,立即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本报迅速安排记者赶赴事发地,寻找并采访宋战民。发现宋战民是个拉粪农民,家里生活比较困难。9月7日,本报《他叫宋战民是个拉粪工》一文刊出后,因为他卑微的身份和他见义勇为的壮举之间的巨大落差,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报顺势而为,邀请宋战民来报社接热线。热线的火爆远远超出了本报既往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来报社接热线的情况,甚至超过了大牌明星接热线的盛况。9月8日,本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宋战民来本报接热线各界盛赞宋战民是社会榜样》。在随后数日的报道中,因为个别日子的后续报道缺少新闻“硬货”,编辑提不起精神,明显表现出懈怠情绪。对此,本报夜班要求编辑对宋战民的报道要高度重视,能上头条的坚决上头条,不能上头条的也要突出处理,并坚持在一版按大导读刊出。据初步统计,后续报道共发头条11个,导读12个。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大新闻系列报道的后续报道必须要突出处理,使之持续升温。

节奏 高潮迭起

在《“挟尸要价”夭折西安》连续一个月的系列报道中,本报在节奏把握上张弛有度,相继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挟尸要价”夭折西安》——《他叫宋战民是个拉粪工》——《读者呼吁尽快成立专业打捞队》——《宋战民成为方圆几十里的名人——灞桥区文明办号召全区向宋战民学习》——《宋战民爱心应急救助金成立》——《怡康药店5万捐给宋战民爱心应急救助金》——《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军批示:西安媒体深度挖掘动报道宋战民》——《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批示:宋战民行为要大力宣传已扶正祛邪》……一系列报道不但让读者全方位了解了宋战民淳朴高尚的人物形象,而且负责任地就今后不再出现“挟尸要价”进行了有益地探索,譬如:“读者呼吁尽快成立专业打捞队”,本报和西安市红十字会发起成立“宋战民爱心应急救助金”。正是按照新闻规律的持续策划和新闻规律之外的积极探索,使这组系列报道不是平面式的推进,而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大新闻系列报道的节奏把握很重要,节奏需要通过策划来实现,要时不时掀起高潮,而且要高潮迭起。

回顾《“挟尸要价”夭折西安》系列报道,一个评论家这样评述:“一组报道高大了一个人,一个人高大了一座城池。”套用形式逻辑的三段论,那就是一组报道高大了西安这座千年古都。

本文刊发于《新闻知识》2011年第4期

《风华三秦》201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