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

西方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2 西方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西方对地区或区域的特色研究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主要是为了了解地区及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延续性以及在公众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这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凯文·林奇的“内心地图”法为城市形象的内心表达、认知的准确性以及认知形成过程的调查奠定了基础。

2.2.2 西方城市形象理论和实践

西方对地区或区域的特色研究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主要是为了了解地区及区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延续性以及在公众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这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国情有很大关系。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较多的理论专著和论文,其中凯文·林奇(K·Lynch)著的Image of the City(译为《城市的意象》)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自80年代以后,大部分学者对地区和区域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研究得较多。

西方相关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60年代以前

早期的环境认知的研究。西方对地区和城市的研究思想主要是从环境认知研究中衍生出来的。早期的环境认知研究主要根据地区及区域的内在精神和意识,着重于城市和区域独特性的研究。有的学者侧重于分析环境和行为,提倡对具体的环境差别进行客观的描述,并对感性认识的准确性和环境信息的收集加工过程进行验证;也有的学者着重于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描述和阐释,他们侧重于研究个体的活动经历及对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早期的城市意象的研究。“image”一词的中文意思是“形象、概念、意象”等,在西方地理学中,用于表示对现实的全部真实反映,后来慢慢地演化成用文字、图像形象化、比喻地表示现实的部分。在城市意象研究领域,意象则指综合个体和群体的“地区意义”,即人们使用这个词表达他们所知道的、所相信的对该地区的感受,从而揭示该地区的可视特征。由此可以看出,“image”一词由最初的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演变为综合了个体和群体的对地区的看法。对城市意象的研究着重于个体对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对个体进行的调查都局限于专家范围,即地理学家、建筑师、诗人和小说家等。[18]

2.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环境认知研究。在六七十年代,环境认知理论对环境特色的研究着重于两个互有联系的主题上。部分学者研究个体和群体在某地区的活动经历以及对环境特性的认知,他们认为地区特色是由个体的活动经历所构成的意义综合而成;而另一部分学者研究的是能引起情感反应的独特环境品质,他们认为环境作为一种氛围,很难定义却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可以对形成环境氛围的环境特征进行一番深思熟虑,而环境氛围对环境认知研究来讲是最重要的。即这个阶段的环境认知主要研究能被主观反映的现实,着重于个体对环境的理解和感受。

城市意象的研究。城市意象的研究内容随着环境认知研究内容和意象概念的演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意象主要研究客观世界与个体活动经历的相互作用,并在意象、环境和个体行为之间寻求它们的差别。在这一阶段,凯文·林奇创造并提出城市意象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的方法——“内心地图(mental maps)”法。这种研究方法衡量意象的结构因素,而不考虑观察者对内涵和价值的判断。他请被测试者在图上画出他们对城市的印象,然后将这些图上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分类——结点(nodes)、边界(edges)、标志物(landmarks)、地区(districts)、道路(paths)。凯文·林奇的“内心地图”法为城市形象的内心表达、认知的准确性以及认知形成过程的调查奠定了基础。[19]

有些学者通过个体直接接触的经历产生地区意识的方法和非直接接触所获得的信息产生对地区的理解的方法,来阐明对城市的印象,并使用语义差别测试法通过文字描述探索地区意义的内涵。

3.20世纪80年代以后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城市意象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了城市和地区的内涵和意义上,采用的方法大多是语义差别测试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