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河水文第一站的“守护神”

黄河水文第一站的“守护神”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水文第一站的“守护神”玛多,是黄河上游的一个县,因为水域众多,便有了“千湖之县”的美誉。黄河水文第一站就设在这海拔4200多米、最低气温-53℃、年平均气温只有-4.1℃的地方。1977年7月,谢会贵从黄河水利学校一毕业就来到这个水文站工作。谢会贵虽然长期在高原工作,但也有高原反应。

黄河水文第一站的“守护神

玛多,是黄河上游的一个县,因为水域众多,便有了“千湖之县”的美誉。在地图上找这个地方,并不很难。但要身临其境,就不容易了。这里,距西宁有497公里,距河流源头却不足300公里,就是从西宁出发,也要长途颠簸、翻山越岭。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姜塔岭就不是一件易事。

黄河水文第一站就设在这海拔4200多米、最低气温-53℃、年平均气温只有-4.1℃的地方。1977年7月,谢会贵从黄河水利学校一毕业就来到这个水文站工作。如今,他已经50岁了,还留在这里。屈指一算,快30年了。这个水文站,现在只有3个人。

这里条件的艰苦,是超出人们想象的:这里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一年到头都离不开火炉。这里风沙弥漫,让人常常蓬头垢面。由于高寒缺氧,有时走路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工作了,而谢会贵竟要在冰天雪地里挖雪、打冰孔、测流量。每测一次,常常要花两三个小时,白天测完了,晚上还要接着测,常常没时间吃饭。有时困得受不了了,就在雪道里休息。有一次,他失足掉入水中,裤子很快便冻成了冰棒,但他顾不上换,一直坚持干完才返回。谢会贵16岁的女儿谢婷婷告诉记者,由于长期在高寒地区工作,父亲落下了许多疾病,常常关节痛。就是这样,谢会贵他们掌握了黄河上游的水文状况、江河源头的生态变化规律,为整个黄河流域的防涝、抗旱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国家要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谢会贵为此投入前期勘察工作,走遍了黄河上游各个流域。为了掌握第一手科学资料,他不仅挖开了1米多厚的积雪,而且打穿了1.5米厚的坚冰。这又苦又累的活,他干得最多、干得最好。为此,他落下了个“玛多打冰机”的绰号。

1986年,上级调他到荒无人烟的鄂陵湖水文站工作。那里离玛多县县城还有60多公里,条件更为艰苦,但谢会贵二话不说,带上测量工具和生活用品就出发了。直到后来,上级看那里实在不适合人类生存,才决定把他们全部撤回。1991年后,上级决定实行站队结合,成立了玛多水文巡测分队。这个分队要负责鄂陵湖、黄河沿、黄河乡三个断面的监测,谢会贵一个人既开车又测量,节约了大笔开支,而他自己却从没有领过出车补贴。

谢会贵现在的家安在西宁。每一次离家,常常几个月也回不了一次。他的女儿谢婷婷告诉记者:2006年,他父亲是4月份离家的,直到11月才回来。随后,他陪采访他的记者又去了一趟玛多。再过几天,他又要与家人长时间分别了。

由于长期两地分居,谢会贵与自由恋爱的第一个妻子结婚没几年,感情就出现了危机。但他却一次又一次把探亲的机会让给别人。这对结婚时曾轰动玛多县县城、令人十分羡慕且已育有两个儿子的夫妻,最终还是令人遗憾地分手了。分手那天,他的前妻泣不成声。他忍着痛苦,平静地对亲朋好友说:“什么都不怨。其实,她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后来,他又找到新的感情归属。妻子不仅又为他生了个可爱的女儿,而且精心照料他与第一个妻子生的儿子。现在,他的儿子正在包头读书。所有这些,都令他感到无比欣慰。

年轻时英俊潇洒、颇受姑娘青睐的谢会贵,由于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又吃不到蔬菜等必需的营养食品,过早地谢顶了。他不得不整天都戴着帽子。

谢会贵虽然长期在高原工作,但也有高原反应。每次从西宁回到岗位,他都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头痛欲裂,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谢会贵也有苦闷时,每到这时,他就猛抽烟、喝酒,唱《青藏高原》和《桑吉卓玛》。他那苍凉的歌喉,很有感染力。

谢会贵是怎样一个人?黄委会西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范世雄用八个字来评价他:“不怕吃苦,踏实认真。”谢婷婷也对记者说:“父亲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令我感动,也为我树立了榜样。”

(原载2006年12月13日《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