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媒新格局下的民族新闻教育

传媒新格局下的民族新闻教育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钟克勋 徐希平在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大学的新闻教育对加快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信息交流的质量、增进民族地区人们对传播符码的解读,无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尤其民族地区的高校和专门的民族院校,其新闻传播教育对繁荣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民族新闻教育与民族新闻事业之间尚未形成共存共荣的和谐局面。

钟克勋 徐希平

在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大学的新闻教育对加快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信息交流的质量、增进民族地区人们对传播符码的解读,无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尤其民族地区的高校和专门的民族院校,其新闻传播教育对繁荣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传媒新格局下,民族新闻教育却遭遇着现实的认同之痒。

一、民族地区新闻人才的现状

我们无论从实地调查,还是从有关资料中都能看到,广阔的民族地区,其新闻传播的质量不甚理想,其中,虽然有地理条件的制约,但专业人才的缺乏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最佳途径,应该是高等院校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该专业合格的毕业生,以提高队伍素质。但目前民族新闻教育与民族新闻事业之间尚未形成共存共荣的和谐局面。

按照国家新闻事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我国实行的是“三级”办报纸,即报纸可以办到国家、省、市级[《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明确规定,党委机关报只限于中央、省(市)、地(市)三级,县(市)级机关报一律停办]。“四级”办广播、电视。对办电视的级别,有人提出“从2001年中期开始,全国电视业启动了以‘二级电视’(即中央一级,省、市二级)为基本框架的电视业改组,到2002年底已基本完成”。[1]查有关文件,实际广播电视都可以办到县级,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文),在这份文件中多次提到县级广电的问题,“省、市、县级政府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发射台(站)机房和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在这份国务院的文件里,确立了我国广播电视“四级办”的格局。

以四川省为例,根据国家的政策,该省181县(市、区)都可以办广播电视台。西部是少数民族最多、地域辽阔、人口很分散的地区,如四川的甘孜州有18个县,一个县级广播、电视台如果要正常运转,至少也得有20个以上的专业人员。据我们调查,四川省的县级广电部门一般局台都未分离,按这种组织结构,四川中东部地区,一个县级广电机构一般都有150左右的从业人员,其中属于局机关的政府管理人员20人左右。然而从我们对甘孜州的调查情况所知,这里的县级广电局一般20个人左右,局台合一,其中真正从事广电传播事业的管理、采编、技术等专业人员就10来人,有的人既当记者又做编辑,还要主持播音,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就媒介的实际情况而言,一个县级广电机构如果要保证基本运转,起码需要10多个专业人才,照此推算,四川西部甘、阿、凉三州近50个县(市、区),仅广播电视尚需受过高等教育的新闻专业人才五六百人。此外,报纸、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广告,以及政府和企事业的宣传部门也需要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去充实。根据我们的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的情况所悉,云贵一些边远地方的县与四川的情况也差不多。

如西部民族地区的报纸,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还有待于提升,因此也需要专业人才去充实。据调查所知,《西双版纳报》1957年3月24日创刊,历史也算较悠久,但到2009年底还是对开4版周三刊,员工只有三四十人,到2010年才改为日报。报纸的发展显然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去补充。

西部民族地区新闻队伍的人才结构有待改善。据调查,该地区市县两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受过专业教育的不到10%,从业者大都是从各种渠道进入的非专业人士。四川西部的甘、阿、凉三州,州县新闻单位受过新闻专业教育的人占2%左右。2007年暑假期间,我们对甘孜州新闻传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一些数据让我们非常吃惊。从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中显示,该州各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50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仅60人,占总从业人数的13%,有本科学历的就更少了,而其中受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只有3人。中专(含高中)学历的221名,占总从业人数的49%,初中以下的164名,占总从业人数的38%,这样水平的专业队伍,怎么能高效地做好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呢?[2]

近两年大学生就业难,民族地区采取了一些措施吸引专业人才,现在相比前几年的人才结构有所改变,但也仅仅是略有变化,真正要达到中央对新时期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满足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的诉求,尚有相当的距离。

报纸的从业人员比广电少一些,西部民族地区一个市、州大都只有一份党报,有晚报的极少。其人才结构略好于广电部门,但报纸是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新闻媒介,更需要专业人才,而目前在这些报社里,真正学过新闻专业的人比例极小。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凉山日报社共有80多名新闻工作者,其中只有三四人毕业于新闻专业,不到全报社从业者的5%。此情况在其他一些民族市州也相差无几。党报是党和政府最权威的“喉舌”,要唱响民族地区的“主旋律”,其人才结构无疑亟得改善。

二、民族新闻教育的尴尬与困惑

对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形势,有学者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传媒业蓬勃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日益兴旺与繁荣。”[3]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方面披露,到2008年9月底,全国的新闻专业点已有878个,其中新闻学268个、广电188个、广告323个、传播31个、媒体创意学4个。四川的高校多数都兴办了各类新闻专业,新闻专业每年毕业两三千人。

如此之多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为何一些媒体还缺专业人才呢?这不能不说是新闻教育的尴尬,目前尤其民族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更是让人困惑不已。此就新闻教育的局面可从三方面来解析:

(一)社会用人机制的制约

全国从上到下的各种新闻媒体并没有增加多少,而大部分媒介单位从业人员基本饱和,只有偏远的民族地区还有一定空间。多数新闻单位,尤其是党报、党刊等,不管是什么素质的人,一旦进入往往就会干到退休,因此,各新闻单位很少补充新生力量,绝大多数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事业只能望梅止渴。

另外,一些新闻实体即使增补少量新人,往往被关系户捷足先登,新闻单位一个普遍现象,学新闻专业的从业者比例很小。有的媒介即使真正招揽人才,从新闻专业大学生中选人,但又设置很多或明或暗的门槛,对所招收的新人限制在名校或“211”学校,或者有多少年工作经验等。我们不妨看一则招聘启事:2009年12月11日“腾讯财经诚聘编辑及财经产品经理”,招聘内容有证券编辑、理财编辑、财经产品经理、Flash开发工程师、前端高级开发工程师、高级PHP开发工程师,这六个职业方向中,至少前三个职业新闻专业的学生是可以干的,但他们的招聘条件,都有2至3年以上工作经验条件限制,令应届大学毕业生可望而不可即。

这类限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启事可谓屡见不鲜。“各个行业对于人才需求急功近利……上班就要上岗,上岗就要出活儿,不出活儿对不起,马上走人。”[4]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新聘人员非常苛刻,像比较光鲜的新闻单位,除了明确打出限制条件,还有很多在招聘中没有明说的潜规则。由于多数新闻单位对应届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限制,表面上新闻专业毕业生有那么多的就业平台,但实际上就业机会很少,即使西部缺专业人才的民族地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想进也是难上难。比如在2009年11月初,一个少数民族县电视台需要10名记者和主持播音,我们有3个很优秀的同学联系他们并见了面,但是最后被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其真实理由只有一个,不是当地人,后来用人单位到底进了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局外人不得而知。

由于这些复杂的因素,一般学校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即使学得再好,也只能“望媒兴叹”“望记兴叹”。

(二)高校新闻教育的痼疾

新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虽然有很多社会因素,但也不排除新闻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大学教育与媒介经营各弹各的琴。在新闻教学中,无论是哪门课程都要高调弹奏新闻真实性这个“曲子”,这是新闻区别于文学最根本的、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新闻报道的底线。但在实际的新闻媒介单位,这一底线已成“蝼蚁之穴”。因此,学生到了新闻单位自然要经历一番阵痛,媒体把关人当然也就不太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是新闻教育的问题还是媒介在践踏新闻的根本原则,各有各的道理,虽然很难说清谁是谁非,但其结果却苦了学生。

第二,课程运行僵化,跟不上媒介发展要求。新闻事业走在社会前沿,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各专业的某些课程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的需要随时适当调整,但在大学里要调整或增设一门课程非常艰难。一个年级的课,学生在4年学习中,课程不能变动,媒介发展变化中的新知识、新事物也就没法及时给学生系统传授,因而,新闻教育始终较媒介发展慢几拍。

第三,实习难直接影响到新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成都为例,每一届就有几千新闻专业毕业生,媒体根本没法容纳那么多实习生。于是新闻单位便采取一些不成文的措施,只接少数“211”学校的学生和关系户实习。一般二本学校的学生很难找到实习地方,大学四年除了在学校学理论知识外,几乎没有实践。目前一般学校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就连实习都没地方,就更别说进新闻岗位了。

第四,教学实验设备落后于媒介的发展。很多学校对新闻人才培养的观念和实验设备跟不上新闻事业的步伐。传媒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各类媒体正在逐渐走向融合,媒介经营人才和管理中的技术性人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现在新闻单位不缺传统的记者、编辑,但不少新闻教育机构实际上还在死守仅仅是培养记者的那点领地。

第五,对新闻传播的技术进步,不少教育单位总是有点“近视”。这是新闻教育脱离实际的根源,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因受某些环境的影响,更是落后于时代。比如电视、摄像机和编辑系统早已数字化了,但现在一些高校实验室还在花钱安装非线性编辑系统。国外一些教育机构为了适应新媒体格局下的新闻传播形势,已经将过去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改名为“媒介学院”,课程体系涵盖媒介的各环节,除了强化媒介内容,也突出媒介技术教育,以适应市场对新闻人才的要求。而国内有些新闻教育机构仍在走老路,眼睛只盯在媒介内容这个狭小的天地里,以这种培养目标教育出来的学生找工作难也就很自然了。

第六,民族院校新闻教育培养目标难以与各民族新闻事业的人才需求对接。我国56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很难针对某个民族培养专门的新闻人才,有的地方即使兴办了民族语言的媒介,但人才的容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新闻人才的市场也是很狭窄的,如果学校专门培养某些民族新闻人才显然不现实。鉴于这种情况,民族地区高校的新闻教育也就只有随大流。

(三)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想蜗在大城市里,而不愿意到基层。很多新闻专业毕业生,都想在大城市里找工作,即使打小工很寒碜地生活,也不愿意离开大城市,连一些较好的市州新闻单位都不愿去,更别说条件艰苦的民族地区了。结果,白白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大学新闻教育培养的不是人才,而是“白才”。

三、新闻教育与新闻事业应相亲相爱

目前,民族地区受过新闻教育的从业者很少,但新闻学子要进入媒介又很难,即使很优秀的毕业生也难以如愿进入新闻单位,这是一种很不和谐的关系。要解决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之间的矛盾,大学教育和新闻单位应协调配合,都要以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为己任。

(一)新闻机构需建立良性的用人机制

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鼓舞人民士气,凝聚民族力量,努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为促进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责任。

现在很多新闻单位用人机制远远滞后于形势,特别是一些党报、党台,人事管理几乎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单位接收新成员,先解决关系户,一些真正的新闻人才被以种种借口拒绝在新闻大门之外。

新闻媒介不是某个小集团的利益载体,而是社会的“公器”、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人才的使用至关重要。谁都知道,事业的发展在于人才,“媒介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对受众、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对以媒体人才为支撑的媒介综合实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媒介人才的竞争。”[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介市场环境的变化,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事业,在新媒体格局下,只有构建了良好的用人机制,敞开大门源源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新闻人才,使自己拥有雄厚人力资源,才能把新闻事业经营得让党和政府满意、让人民满意。鉴于此,新闻单位应与高校友好合作,相亲相爱。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实体应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对人才的选择应注重人品和能力,而那些高学历(硕士以上)、“211”学校等不应该是选人的绝对标准。媒体天天报道和监督别人,为什么不反思和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呢?

(二)大学教育应构建科学的市场观

人才的培养,从商品的视角看,大学教育是在制造人才产品,产品进入市场是否有销路,当然要取决于产品的使用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不被社会认可,毕业生走出学校难以被市场接纳,鉴于这种矛盾冲突,教育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作为培养新闻人才的大学教育更应走在社会的前沿。目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新闻教育机构有责任为新形势下的我国新闻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2009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仪式时指出:“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主流媒体向互联网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是大势所趋,谁占领了新兴媒体阵地,谁的传播手段就更先进、传播能力就更强大。主流媒体在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中,一定要增强向互联网延伸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积极开拓新兴媒体领域,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民族地区,社会复杂,更应利用好新兴媒体,加快各方面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有新人去充实民族地区的新闻队伍。

目前很多高校根本不管社会的需求特点,仍然按照其他传统专业的模式按部就班地教学。在2009年的一次全国新闻教育研讨会上,有学者振振有词地说,要把新闻学科做强,我们别管社会上新闻媒介的发展变化,别让媒体牵着鼻子走,自己要像某些学科那样关着门把理论知识做扎实。对这种观点居然还有不少人赞同。试想,我们的新闻教育这样搞下去,学生到哪里去找饭吃?其实我们经常听到新闻业界人士抱怨,想要的人才跑了好多学校招不到,不需要的人又多得很。

在实际的新闻教育中,有的力主把课讲得热闹、把理论知识灌输得扎实,甚至有的“把培养所谓学者型人才放在首位,或认为新闻传播系的学生要系统全面地学习西方传播学理论和传播史”。[6]当然,学好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新闻专业的应用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和技能非常广,新闻教育必须紧跟社会,紧跟新闻事业的实际,学校制造的产品(毕业生)才能适销对路。对民族地区新闻人才的培养,更是要有针对性,既要注意新闻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又要视其特殊性适时合理调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新闻事业。

(三)学生需建立良好的择业观

民族地区缺乏新闻人才,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又大量过剩,这与当今大学生的择业观有着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回家乡做贡献,别说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就是家在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回去。然而大城市人满为患,新闻人才的需求更是有限。一些人读了大学待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怨天、怨地、怨政府、怨生不逢时。但一些基层和民族地区的新闻单位需要人才却又不愿去,致使国家耗费那么多资源培养的人才大量浪费。

要使高校新闻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使用协调推进,新闻专业的学生要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发挥专业才能,这样新闻教育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实效。

四、民族新闻教育的对策

新闻在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要与国家发展大局相适应,首先要解决好新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一)采取定向培养

少数民族人口分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分散,高校如果专门针对某民族办新闻专业显然不现实,而只能面向全社会培养人才,但这样的结果,民族地区需要的一些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就没法保障。鉴于此,新闻事业也可借鉴教育事业的做法,采取定向培养方式,西部民族地区与部分高校合作,有针对性地为民族地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比如四川西部的彝族、藏族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如果民族院校办一个彝族或者藏族新闻专业班,显然专业出路太窄,虽然有特色,但学生的就业天地却受到极大地限制,所以定向培养较好。根据当地对特色新闻人才的需求,民族地区可与高校达成协议,每年高考后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双语基础好的学生填报新闻专业,这些学生进大学后,学到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自己既懂新闻传播,又会本民族的语言。这样,即可为民族地区培养用得上、懂新时期新闻传播的人才,同时,还可减少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从藏区来的学生,他们本身懂藏语,到大学学了新闻,毕业后回到当地,专业对口,同时可以利用汉藏语言进行新闻传播,使藏区人民更好更多地了解先进的信息。

(二)鼓励在职人员充电学习

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虽然也在积极发展,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无论是媒介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还是人才的问题。前文已谈到,民族地区新闻从业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的很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但这些人又占着职业岗位,新人很难进入,队伍素质很难提高。为此,把民族地区新闻从业人员分期分批派往高校进修,提高专业水平,学习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技能,改善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新媒体形势下提高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质量,这不失为一种“吹糠见米”的举措。

(三)对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采取政策扶持

民族地区因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相对较差,人才的引入和留用远远不如中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人往条件好的地方流动是很自然的现象。多少年来,国家都大力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发展,但人都很现实,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到西部民族地区去做贡献,总得有吸引他们的东西,否则谁去,去了干什么?现在即使民族地区出来的学生,大学毕业都不愿回去,就别说中东部的学生了。

要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新闻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在新闻事业管理体制上与中东部有所区别。政府适当增加西部民族地区新闻单位事业编制,建立稳定的新闻人才队伍。比如现在新闻单位普遍实行招聘制,国家不可以一刀切,对一些条件较差的民族地区每年给一定的事业编制,指标给到民族院校,直接由学校分配优秀的大学生到西部民族地区的新闻单位,这样可避免用人单位拉关系而不用人才的弊病,从而提高民族地区新闻人才队伍的素质。

第二,给西部民族地区新闻事业适当的经费补贴。目前,我国的新闻事业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而正在转为企业,新闻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靠广告收入,经济基础越好的地区,广告收入越多,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普遍较弱,新闻单位的广告收入自然就很微薄,所以,同样的地市级新闻单位,西部民族地区的媒介,设备、员工工资等都与中东部相差甚远。这些地方本身地理环境差就难以吸引人才,再加上待遇较低,也就更没吸引力。因此这就需要政府财政给新闻从业者一定的补贴,让员工的收入达到全国新闻单位的中等水平,这样西部民族地区的新闻人才才能引得进,留得住。

总之,民族新闻教育与民族新闻事业人才的使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强调哪一方都是一种悖论。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新闻事业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十分重要的软实力,加快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重要。为此,政府对教育机构和新闻单位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民族新闻事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注释】

[1]李良荣:《三级办报,明智之举》,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9期。

[2]钟克勋:《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的互补效应探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邱沛篁:《改革开放30年的四川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李良荣:《长期影响新闻教育课程建设的四方面力量》,收录于李希光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5]陆桂生、邱迎久:《媒介管理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6]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4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