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知心理学主要是集中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研究,它自然也和其他心理学思想一样源远流长。与此同时,社会认知心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皮亚杰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与人的认知发展相适应,在各个不同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皮亚杰以其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之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原则。

认知心理学主要是集中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研究,它自然也和其他心理学思想一样源远流长。古希腊柏拉图(Plato)的映象理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联想理论是认知问题研究的先驱;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天赋观念说、洛克(John Locke)的经验论、康德(Immanuel Kant)的图式概念都对认知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广义认知心理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现代信息加工学派的认知心理研究则开创了认知心理学的新纪元。与此同时,社会认知心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这里我们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规律研究的借鉴。

1.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动物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出版著作70本,在《儿童的语言与思维》《智慧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导论》等著作中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认知发展理论,[1]其有关理论如下:

(1)关于人的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出生到2岁,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这时,他们对主体与客体还不能作出分辨,没有达到运算的水平,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儿童在2~7岁左右,处于前运算阶段,认识开始出现象征功能。正是由于这种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

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或本质的东西,此时的思维具有守恒性。同时儿童还能进行群集运算,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能正确掌握逻辑概念内涵和外延。但是,这种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和帮助,并且是零散的,还不能组成一个结构整体。

12岁以后,人们就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这时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有能力处理假设和条件,进行复杂的推理活动。

皮亚杰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与人的认知发展相适应,在各个不同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

(2)关于人的认知学习过程

皮亚杰认为,认知学习过程包括同化、顺化和平衡。所谓同化过程,就是学习者将所感知和学习的新东西纳入头脑中,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所谓顺化过程,就是主体调节自己内部认知结构以适应特定学习情境的过程。所谓平衡过程,指学习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使认知不断前进的高级思维过程。

认知平衡理论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的核心之一。平衡是动态的,由旧的平衡向新的平衡转化必然经过一个冲突和不平衡阶段。这是由于某一水平的认知结构受到干扰或影响而引起的,是一种企图同化与能够同化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此时认知主体要依靠其自身的活动补偿失调,解决冲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进入新的平衡状态。人的认知就是在不断的冲突出现和冲突解决之中实现认知平衡的。

(3)关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本质论

皮亚杰在反对行为主义关于“刺激—反应”学习本质论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以认识论与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学习本质论,他将思维纳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克服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弊端。皮亚杰认为学习的本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是一种能动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学习活动并不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会认知事物的程序,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其次,学习是一种服从于发展、受制于心理运算的知觉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制约着他们所能学习的范围,因而学习必须以发展为前提,从属于发展。再次,学习是一种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步消除错误的过程。

(4)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皮亚杰以其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之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智力优先原则,即教育应优先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推理能力,而不是联想和记忆;准备性原则,即教育过程是逐步上升的,上升之前要有准备,才能收到好效果;以及兴趣诱发原则、主动操作原则和互助协作原则,即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兴趣的诱发和受教育者主动自发地投入操作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切磋、友好交往,形成良好的整体环境等。根据这些原则,皮亚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活动教育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伴交往法等。

2.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代表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活动。由于它批判地吸收了传统心理学尤其是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了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近二三十年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和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A.Miller)、尼塞(U.Neisser)、西蒙(H.Simon)和加湿(R.M.Gagne)等。[2]该学派有如下主要有关理论:

(1)用信息加工理论来分析人的认知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即把人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看作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接收、存贮、处理和传输。

信息加工理论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认为人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被动实体,而是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环境刺激的有机体。第二,人对刺激的反应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需要一连串心理的转换活动。诸如信息要由感知觉去记录、过滤,由思锥定势去再认选择等。它将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行动看作是一个由输入、贮存、编码、输出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信息加工系统。第二,信息加工理论使用科学手段的目的不是去观察、改变或塑造人的外部行为,而是去分析认知程序和结构。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来组织和维持学习者的内部活动和过程,最终了解、预见和指导人的行为。

(2)用信息加工理论来研究教学

一是根据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并认为在每个阶段上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来维持,否则,学习就难以进行。即:

维持这些阶段的条件又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之分。外部条件主要是指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信息的整编,信息输入的次序、强度、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主体所需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及再现同个人目前的学习活动有关的已习得的知识、能力等。

二是认为教学就是学习环境的创造。既然学习是有条件的,那么教学的组织者就应该提供这种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学就是学习环境的创造。

三是认为教学应促进内部的发展。如客观特征的提供促进了选择性知觉,言语指导、图表等提供了编码的模式,指导语建立了激活和选择适当策略的定势等。正是由于外部刺激可以激活、维持、促进、增强学习的内部活动,所以教学可以认为是按照学习条件而设计的符合学习过程的程序化系统。

四是认为反馈是沟通教与学双方的桥梁。人是一个信息加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双方都在不断进行着信息的加工,都要输出和被输入信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反馈。反馈包括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的反馈,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的反馈。反馈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且有效地控制着教学朝向预定的目标进行。

3.社会认知的有关理论

随着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不少学者认为人的认知可能涉及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一种是对客观存在的物体和自然因素的认知,即自然认知或客观性认知(objective cognition),另一种是对人和社会因素的认知,即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并形成了有关社会认知的一系列观点。

(1)社会认知的主要特征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与自然认知相比,社会认知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社会认知中包含着对主体、对自我的认识。社会认知比自然认知更多地卷入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等。社会认知不是局限于认知系统之内的信息加工,而是知、情、意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的信息加工,社会认知中更多地表现出个体的人格特征。

二是社会认知采用多种参照系。例如,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的不同,其社会认知的目标、标准、结果都不能像自然认知那样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

三是社会认知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反馈性认知。当你观察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在观察你,他对你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不仅反映了他对问题本身的看法,同时也包含着对你的看法与信任。自然认知就不是这种相互认知,自然认知是单向的,社会认知则是双向的。

四是社会认知的对象更缺乏稳定性。社会因素错综复杂,变化的幅度和频率很大,时间和经验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更为突出。而自然认知的对象是物,物的自然属性相对稳定。

五是社会认知中“知”与“行”的关系比自然认知更为复杂。无论是“行”“知”的改变,或者是“知”对“行”的指导,都包含着更多的中间环节和中介因素。

(2)社会认知图式

社会认知图式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社会心理学家采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人们如何进行认知以及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会认知图式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

社会认知图式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在初级层次上,社会认知图式更多地依赖于一定的人际情境中个人的社会认知。在中级层次上,社会认知图式较少地依赖具体的人际情境中的社会认知,而是个体经历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倾向、态度、经验,它是关于社会认知的一般知识构架。高级层次是个体整体的人性观、价值观、思维模式。它一经形式,不易受现实的人际情境左右,它是认知图式的深层结构。

人脑中已经形成的社会认知图式会对社会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首先,社会认知图式影响对信息的选择。人们往往更注意与图式一致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其次,社会认知图式会对信息的加工产生影响,当社会环境中新近产生的信息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时,我们先前已存在头脑中的图式将引导我们对其进行分类并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判断。再次,社会认知图式也对信息的提取发生影响,产生记忆的重构。我们有时以为记住了某些信息,尤其是图式引导我们去注重的那些信息,可是我们往往在提取时不知不觉地添加了或改变成一些原来不存在的信息,这些内容趋同于我们已存在的图式。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较智力因素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更为重大,因为社会认知不是孤立的、局限于认知系统内的信息加工,而是在整个心理结构中的信息加工。情绪、情感、态度、文化模式对信息加工都有重大影响。

情绪对社会认识的影响比对自然认识的影响更为明显。一是会影响社会认知的归因分析,使人们不能冷静地、客观地分析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造成某种偏见、主观和武断。二是情绪也会影响认知信息的整合,如过分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会抑制记忆信息的提取,因此社会认知中常需要一种冷静的思考。

情感特别是高层次情感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也非常大。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这些情感在认知的归因分析、价值评定和选择判断等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态度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态度是一种综合了认知和情感的行为倾向。态度可以对信息的接受进行衰减和过滤,态度又会由于认知活动而发生改变。

社会认知还受文化模式的影响。文化模式是指在某一民族的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习惯、行为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认知受文化模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不同的文化模式总是深深地扎根于社会认识结构之中,有的已转化为个体心理结构的无意识层,成为行为的内驱力。这种无意识又会上升到意识层中,纳入社会认识的图式,并用来指导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行为。

4.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中文译法主要有这样几种: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3]:一是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结果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确定认知目标、选择认知策略、控制认知操作、评价认知活动并据此调整认知目标、认知策略和认知操作等环节。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即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该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并加以修改。调节策略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更正、调整认知策略。

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认知因素的作用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