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将努力实现减排承诺,体现负责任大国态度

中国将努力实现减排承诺,体现负责任大国态度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将努力实现减排承诺,体现负责任大国态度易歆 蔡耀远 李支援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前夕,中国宣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 0%到45%。

中国将努力实现减排承诺,体现负责任大国态度

易歆 蔡耀远 李支援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前夕,中国宣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 0%到45%。这是中国首次给自己的碳排放制定数字指标,表明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以及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为推动哥本哈根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这一目标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是一个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承诺。

近几十年,全球变暖趋势日益明显。受其影响,干旱、高温、暴雪等极端气候灾难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条件越来越严峻。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就是要在《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指标基础上,讨论2012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并争取达成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因此,哥本哈根会议也被称为《京都议定书》的后续行动。

考虑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历史性和复杂性,《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并制定具体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承担减排义务,不制定强制性减排指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了巨大努力。此次中国政府承诺在今后十年里大幅削减单位GDP碳排放,表明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减缓气候变化的诚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的一位发言人说,这个消息“非常鼓舞士气”;欧盟委员会认为,这是“中国为这次谈判带来的表率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博尔则称中国的承诺扫清了达成全面协议的重要障碍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的立足点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这是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而制定的发展战略。

事实上,近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单位能耗不断下降。中国通过不断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根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已经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降低了13%,中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已由2005年的7.5%提高到了2008年的9%。此外,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即使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没有动摇,在中国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就有2,100亿元直接投资于环境和生态保护建设。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根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承担强制性的减排指标,这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接受的。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3日

点评: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媒体称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于此,各国在大会上你来我往,在拯救地球的同时,也要“拯救”自己的国家利益。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宣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 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到45%。中国的这一表态,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赞扬,也为哥本哈根大会的顺利召开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有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歪曲的报道,这时,就需要中国媒体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评论紧紧围绕《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用充分的论据阐明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时,评论也明确地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发达国家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而不能更多地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整个论述条理清晰,行文紧凑,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