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疆务工姑娘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新疆务工姑娘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来自新疆疏附县的农村姑娘,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荣获了天津市的“五一”劳动奖章,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据了解,在天津的新疆务工人员有2000余人,在内地的新疆务工人员总数已经超过12万人,阿斯姆古丽是第一个在内地务工城市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的。

新疆务工姑娘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本报乌鲁木齐5月6日讯(记者鲁焰)5月6日这一天,对19岁的新疆务工姑娘阿斯姆古丽·阿卜杜克热木有着特殊的意义:她拿到了天津市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和荣誉证书,与此同时,她还被评为天津市“开发区、保税区优秀建设者”。

阿斯姆古丽·阿卜杜克热木所在的天津兰奇塑胶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张惠明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阿斯姆古丽是由公司推荐,上报天津市开发区、保税区工会,审批通过后上报天津市总工会评选出来的。

一位来自新疆疏附县的农村姑娘,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荣获了天津市的“五一”劳动奖章,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年3月28日,记者在天津市兰奇塑胶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阿斯姆古丽正在管理手下的员工干活。作为车间组长,她带领生产部脱膜包装组E组的24名新疆员工,在每月优秀班组评选中都夺得红旗。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洪明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里的职工当组长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阿斯姆古丽是从2007年1月28日来的新工,成长为一名车间组长,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她成功的奥秘,就是勤奋。”

刚来工厂时,阿斯姆古丽勇敢面对语言不通、技术不熟等困难,用心学习每一步操作技术。为了攻克汉语关,她一有空就积极参加公司的汉语培训班,从最基础的日常用语学起,下班后又找带队老师练习汉语对话;她甚至在晚上熄灯后,还打着手电筒,看双语培训方面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她已经能用汉语和班组组长进行基础对话,技能测验中她的成绩也总是最好的。就这样,她先后被破格提拔为烘箱员、品质检验员、组长。

阿斯姆古丽的进步对其他新疆姑娘产生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她还主动帮助在操作技术和汉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姐妹,为她们担当起业余义务辅导员。

说起今后的打算,阿斯姆古丽在电话里愉快地告诉记者:“我还要努力工作,我的理想是回家乡后办双语幼儿园,我要让村里的孩子受教育。”

据了解,在天津的新疆务工人员有2000余人,在内地的新疆务工人员总数已经超过12万人,阿斯姆古丽是第一个在内地务工城市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的。

——《新疆日报》2008年5月7日

◎阅读提示:如何做到报道平衡,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个课题。所谓报道平衡,就是大众媒体要有意识地均衡报道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社会群体和他们的代表,避免报道对象上的失衡,造成公众对某些特定群体的漠视和遗忘。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外出打工已成常态,农民工已经超过1.4亿人,但不少媒体对外出打工者关照不够:要么报道缺失,以至他们成了一群“没人过问的人”;要么对农民工进行恶意炒作,农民工的不幸成了一些媒体吸引眼球的“卖点”。《新疆日报》刊发的《新疆务工姑娘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这条消息就很好地处理了外出打工者见报和稿件平衡的问题,典型抓得好,角度找得好,材料取舍好,以简练的笔墨展示了一位在他乡打工的新疆务工人员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争先创优的动人风采,值得我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