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评论的结构和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新闻评论的结构和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结构的本质就是一种关系结构是指新闻评论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新闻评论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具有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等显著特点。因而,作为反映和评议论证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的新闻评论精品,其结构形态自然也应当多姿多彩,多种多样。新闻评论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结构的本质就是一种关系

结构是指新闻评论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表述的结构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结果的外在显示,是读者理解全篇的“指示图谱”。比如,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结构的要求是文章各部分间要有一定的关系,使接受者能清楚看到这种关系。

结构作为评论内部的一种秩序,就是表达效率的体现。先什么,后什么,什么原则排先后,没秩序,没条理,读者看不下去,就是传播效率的失败。

新闻评论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具有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等显著特点。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按照论述的逻辑思路,按照读者的认识规律,这是评论精品篇章结构的三个基本原则。由于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化无穷;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千姿百态,林林总总;人们的认识也是千变万化的,见仁见智,各有千秋。因而,作为反映和评议论证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的新闻评论精品,其结构形态自然也应当多姿多彩,多种多样。作为一篇公认的评论佳作,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叙事、明理、传情,才能传之久远。

二、新闻评论的常见结构

评论贵在变化,贵在创新。金代王若虚在《文辩》中说:“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这话讲得很辩证,很科学,不仅适合于消息、通讯精品的写作,也适用于新闻评论精品的写作。“定体则无”,框框是没有的;“大体须有”,通常的格式还是可寻的。这就是说,程式化没有出路,千篇一律也不可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结构是指“表现结构”,是落实纸面上的结构,不是作者写作时思考的结构。

新闻评论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三段式结构

即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正文分析问题或论证论点,结尾解决问题或作出结论。

作为伟大政论家的毛泽东曾精辟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就告诉我们,这类文章在结构形式上明显地分为开头(引论)、正文(本论)、结尾(结论)三个段落,反映出内容上提出问题、分析论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三个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这种三段式结构,既为一般议论文所经常采用,也是“新闻加评论”这种特殊议论文——新闻评论常用的结构形式。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评论《扫除形式主义》,《人民日报》1995年1月在《人民论坛》专栏刊登的深受读者赞许的《戒“溺”》《戒“逸”》《戒“盈”》《防“渐”》《防“诱”》五篇优秀的思想评论,采用的都是这种“三段式”结构。

(二)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也叫推进式结构。其特点是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递进、推进的关系。文章的整体结构形式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就像剥笋那样,一层一层地往里剥,最后触及问题的核心,即回答论点,得出结论。从思维方式上看,它属于逻辑思维中的纵向脉络,重在纵向的阐发。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逻辑严密,论证性、说服力强,能够引导和启发读者去思考问题,从而接受评论的观点。因而,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新闻评论精品和一些优秀的驳论性评论文章,常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优秀新闻评论《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见1994年3月10日《人民日报》),便是一篇递进式结构的代表作。

(三)波浪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按思维的空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文章的整体结构呈辐射型,即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地向外展开,而每个侧面又总是一放一收地进行,即讲完一个问题就收,再展开第二个问题,再收……这样一放一收,逐步向四处扩展。此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它能便于扩展广度,有利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对问题(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全面综合,使烦琐的事物和复杂的问题得到化解,显得眉目清晰,条理清楚,因而常被一些分析型的评论精品和一些优秀的以夹叙夹议为主的论说文所采用。

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言论《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人民日报》1995年6 月2日),也属于这种波浪式结构。这篇评论精品的中心论点是论述孔繁森这个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是什么。言论的开头起点高,三个“新”——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的表述,一下子突出了孔繁森这个典型的时代背景。

(四)画龙点睛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有点儿特别,既没有文前提出的总论点,也没有正文中的若干分论点,因而全文也就没有那种以论点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体骨架,而是采取先实后虚、画龙点睛的方式来谋篇布局,结构全文。这种结构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它往往在前半部分简明扼要地列举一个或数个生动的事实,然后在下半部分揭示、引发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加以“点睛”,阐明真谛。这种先实后虚、先画龙后点睛的结构形式,其长处在于灵活机动,生动活泼,有叙有议,借题发挥,形象与哲理融为一体,因而可读性、可接受性都比较强。报刊上一些杂文式的短论和一些述评性的新闻评论,经常用这种形式来安排结构。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的《总编辑手记》,采用的基本上是这种画龙点睛式结构。如1996年8月7日写的《记者的“戏路子”要宽》就是其中一例。全文不长,照录如下供赏析:

今天一版头条《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特写(祖国感谢你们)以及压题照片,均出自王俊光同志一人之手,辛苦自不待言,即就记者一专多能来说,也是值得倡导的。

我一直提倡记者的“戏路子”要宽。这个“戏路子”是从京剧界借来的。原意是指京剧演员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如旦角,主攻青衣者,也应旁及花旦、刀马旦;学梅派的,对程派、荀派等也应涉猎。记者的“戏路子”要宽,是指他的“领域”要广;从知识来说,除其本身专业外,还应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从新闻业务来说,既要能写作,又要能摄影,能使用电脑,能掌握一点外语;既要能写消息、通讯、特写,又要能写评论、杂文、散文,根据不同的题材,使用不同的文体,成为“全天候”的记者。这在武术界叫作“十八般武艺件件皆通”,在戏剧界叫作“文武昆乱不挡”。培养这种全面发展型的记者,今后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单打一”的记者,将会越来越困难。

当然,提倡“多能”并非排斥“一专”。现在我们的记者能够做到“一专”的也不多;但是“一专”之后,必须还要向“多能”发展,否则这个“专”也会受到局限的。可能成为“专家”,但不易成为“大家”。

这篇精彩的笔记小品,全文只有三个自然段。

第一段叙事,即画龙部分,这里只举了人民日报记者王霞光既能写消息、特写,又能摄影这样一个例子,有时也可一例一段,接连三五段用来叙事写实;后两段论理,即点睛部分。全文没有总论点和分论点。贯穿通篇的只有一个思想、观点,就是主张记者的“戏路子”要宽,倡导一专多能,“十八般武艺件件皆通”,成为“多面手”“全天候”的记者。全文论理精当,短小精练,虚实紧密结合,结构十分紧凑。

(五)总分式结构与分总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一般是开头先总论或总说,提出全文主旨或中心论点;接着分论或分说,将主旨或中心论点分成若干分论点或不同侧面,渐次展开论述或说明;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全文或作出结论。

第一层和下面几层的关系是总分关系。这种结构方式,常为问题较重大、内容较复杂的评论所运用。曾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优秀评论《扬州经验的特殊导向意义》,便是这种典型的总分式结构。文章开头,运用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近几年扬州规模经济的发展令人瞩目,进而提出总论点:扬州发展规模经济的思路、做法、经验和成果,对全省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导向意义。紧接着,在下面的主体部分,列出三个分论点:“意义之一是鲜明的地域特征”“意义之二是规模特征”“意义之三是所有制特征”,这三个分论点明显地形成了三个部分,三大段落,分别给予具体的阐述。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是平行并列的联合关系,无大小轻重之分;而同开头的总论点,则是统帅与被统帅、支配与被支配的主从关系。该文结尾,又对全篇作归纳,明确指出:“扬州发扬规模经济三个方面的特殊导向意义,对于我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无疑将起到导向和推动的双重作用。她是一朵绚丽的报春花,我们愿她早日引来江苏规模经济百花齐放的灿烂春天!”这既是科学的结论,又是热切的期盼。由此看出,这种总分式结构,从一般到个别,使读者对论述的问题先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引起注意;然后,顺着文章的层次,不断扩大和加深对论述内容的理解。显得纲目分明,条理清晰,中心突出,一目了然。分总式结构,同总分式结构正相反,前几层先分开说,最后一个层次再总起来说,前几层同最后一层的关系是分总关系。采用分总式结构,前面的几个层次应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进行充分的论述,最后的层次则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做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