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陇东进入“国家华夏文明与文化保护示范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前景

陇东进入“国家华夏文明与文化保护示范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前景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陇东进入“国家华夏文明与文化保护示范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前景戚晓萍一、陇东文化产业的兴起之路(一)华夏文明在陇东的亘古绵延甘肃在远古时期便有人类活动,境内分布多处马家窑、寺洼等新石器遗址,而更早的旧石器遗址则集中在陇东。

陇东进入“国家华夏文明与文化保护示范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前景

戚晓萍

一、陇东文化产业的兴起之路

(一)华夏文明在陇东的亘古绵延

甘肃在远古时期便有人类活动,境内分布多处马家窑、寺洼等新石器遗址,而更早的旧石器遗址则集中在陇东。其中,庆阳是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的地区,这一遗址即洞洞沟遗址,位于当时的庆阳县城北(现今属华池县)。陇东其他旧石器遗址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陇东地区旧石器遗址概况

img4

陇东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其后在新石器时代,远古人在这里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陇东地区几乎每个县域都有几处新石器遗址。

表2 陇东地区各县新石器遗址概况

img5

其中,静宁县的杨家塬遗址是一处从半坡早期延续至齐家时期的遗存。这里丰富的文化遗存类型,对建立陇东地区史前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在杨家塬发现的窑址是迄今发现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窑址。

这些旧石器、新石器遗址的大量存在,说明陇东地区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是人类的家园,这些老祖先自其时起便引领着陇东进入了文明时代。随着历史的推移,陇东地区的人类族群逐步发展壮大,他们最终形成两大族群文化类型,一是黄土高原游牧文化,一是黄土高原农耕文化,此二者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不绝。

(二)发轫于民众生活的陇东文化产业

世世代代的陇东人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突、融合、濡化、涵化之中生存至今,他们在陇东这片具有独特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土地上发展出底蕴深厚的陇东文化。从文化分层的视角来看,宏观的陇东文化包括上层的精英文化和下层的民间文化。后者由陇东民众创造、享用、传承,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陇东民间文化来自于陇东人相沿成习、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它是陇东民众在语言、行为、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体现了陇东人的集体性格和气质,具有薪尽火传的生命力。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贫乏的陇东人从他们的民俗生活着手,挖掘陇东剪纸、陇东刺绣、陇东皮影等文化资源,发展成为文化产业。

1.陇东剪纸

剪纸,是陇东妇女的一项重要生活技能,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动辄就要用到剪纸,其中手艺高超者被尊称为“花匠”。陇东剪纸具有多种生活用途,最常见的就是把剪纸直接张贴到不同位置或铺垫到某些物品上作装饰、摆衬用,前者如门花、窗花、炕窑花、窑顶花、顶棚花、烟格子、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后者如喜花、供花、礼花、寿花。另外,妇女们还在刺绣时把剪纸当做底图,用以制作鞋垫花、鞋面花、枕头花、帽花、围涎花等。

陇东剪纸,从构图题材看,均来源于民间生活。有祈求富贵平安、喜庆吉祥的吉祥图,如喜鹊登梅、麻姑献寿、麒麟送子、鱼莲生子、老鼠吃葡萄、孔雀开屏、凤戏牡丹、骆驼进宝、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等;有植物动物图,如梅兰竹菊、水果蔬菜、十二生肖、牛羊骡马、猪狗猫兔、青蛙、驴等;有农作物果实图,如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有劳动场景图,如老汉背柴、摘柿子、放羊、舞龙、喂猪等。还有表现民间故事的剪纸,如“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等。其中,传统图案大多有底样,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代继承下来的。

在陇东的乡民生活中,剪纸除了是民间艺人的一种个人爱好和生活消遣行为外,也负有多种社会功能。比如为庆祝岁时节日而剪、为祈求生殖繁衍而剪、为祛病除恶而剪、为祝寿添福而剪、为婚丧嫁娶而剪等等。

2.陇东刺绣

刺绣,在陇东民间俗称“扎花”。陇东妇女几乎人人会做,只是技艺水平的高低因人而异。在陇东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刺绣工艺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做服饰装饰用,比如鞋垫、肚兜儿、绣帽、绣鞋、烟袋、针线包等。二是做床上用品装饰用,比如被套、枕套、枕顶、床围、门帘等。三是做家电罩子用,比如电视机罩、洗衣机罩、电风扇罩、电话机罩等。陇东刺绣就材料的选择、花色的搭配、图案的绘制而言,相较于湘绣蜀绣的轻巧空灵,则突出了其古拙朴素的特点。陇东刺绣上富有传统生活特色的图案设计,是对当地文化的图形化解释,每种特定图案都是寓有深意的“陇东话”。孩童服饰上的五毒图案,是象征避邪的文化符号;鞋垫上的彩蝶戏花,是象征爱恋的文化符号;香囊荷包上的十二生肖,是象征佑护的文化符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戏是中国影戏中的重要一支,陇东人称之为“灯影”,用以演出的用具叫做灯影子或牛皮娃娃。在陇东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皮影戏主要是在庙会、神会时演出,名义上娱神,实则娱人。

陇东皮影戏的传承谱系主要以依托家族关系的血缘传承为主,也有依托地缘关系的师徒传承。每个皮影戏班通常由5至6人组成,俗称“四紧五忙六消停”。

皮影是陇东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其造型类别主要有人物、动物、鬼怪、车马、案几、山石、花草树木。陇东皮影中的人物造型主要以侧身造型为主,多为正侧面少为半侧面,进行富有立体感的平面化造型。其人物形体比例特点是头大身小、上窄下宽、手臂过膝。

(三)陇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陇东文化产业在起初阶段走的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销售的小作坊式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模式虽机动灵活,但缺乏市场竞争力,发展规模难以壮大。2006年7月20日,甘肃出台了《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此后陇东文化产业开始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1.“十一五”以后庆阳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6年,文化产业成为庆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突出的是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其生产经营单位有500多户,从业人员12.9万人,年生产量达到500多万件,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破亿元。全市建成香包刺绣、道情皮影、剪纸雕塑等专业村276个,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产业基地39个。

2007年,庆阳全市从事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企业达到320户,营销企业586个,在北京、广州、上海、山东、西安等地设置营销分公司102个。全市新增加10个香包刺绣、道情皮影、剪纸雕塑专业村,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产业基地达到40个以上。

2008年庆阳市有3万多户、13万人从事香包生产、销售,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8%左右,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其中,仅正宁县和西峰区就拥有百余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有35000名从业人员,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同时,庆阳市还成立了香包产业集团,在北京设立了香包直销中心。香包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的甚至卖到三四千元。

2009年,庆阳市以香包、陇绣、剪纸、皮影为主的民俗文化产业界其龙头企业达到11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在第四届甘肃省文博会中,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总额达264万元,现场签约文化产业项目8个,签约金额4亿元。在第五届深圳文博会中,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总额达100多万元,现场签订的订货合同达200多万元。在“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中,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总额达707万元,签订合同项目24项,总投资140.21亿元。该年度,庆阳还出台了《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庆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导全市文化产业进行创意性建设。

2010年,庆阳市确定该年度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年”,进一步推动本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这一年,庆阳启动了全市文化产业10万从业人员培训项目,对全市从事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10万从业人员进行分层培训。

2011年,民俗文化产业成长为庆阳经济增长中的强劲一支,年销售额3亿元。2011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培训项目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启动了全市文化产业30万从业人员培训工程。2011年4月,庆阳市政府又出台了《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优先提供用地、实行税费优惠、加大财政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目前,庆阳市以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为龙头,全市共有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支柱企业3个,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正规文化产业公司46家,“企业+农户”模式的各类生产销售公司591个、生产大户万余户,从业人员20万人,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文化产业年产值6.29亿元,占全市GDP的2.3%。

2.“十一五”以后平凉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6年,平凉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以个体经营户为主力,全市文化产业企业2221家,其中个体经营户就有2156家,另外有51家文化产品生产企业,14家文化商品销售、中介、服务企业。这一时期的平凉文化产业界龙头企业稀少。

2007年,平凉市文化产业的经营单位有1311家,从业人员4270多人,年产值12650万元,占全市GDP总值的1.16%。全市各县区以培育民营文化企业为重点,进行文化产业发展。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以平凉纸织画社、平凉彩灯厂、崆峒华轩艺术中心等为代表,共计17个,以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主营方向。生产、销售的文化产品有纸织画、烙画、葫芦画、麦秆画、芦苇画、金箔画、瓷盘画、粟画、绣画、刺绣、根雕、剪纸、皮影、宫灯、泥塑、马尾荷包、草编等。

2008年,平凉市在广泛讨论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平凉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每年从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该年度全市文化产业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8866.32万元,占全市GDP总值的1.13%,其中个体经营户收入8962.91万元。全市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19722万元。

2009年,平凉市有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激励扶持政策。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开发文化产品,打造陇东民俗特色文化品牌。该年度全市新培育文化企业16个,开发文化产品12个。2011年,平凉市以“做大做强文化品牌,构建多元文化产业新格局”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市书画市场年交易额达1100多万元,商业演出收入3000多万元,艺术培训收入1000多万元,文化创意策划公司产值达1500多万元。文化产业当年实现总产值24344万元,占全市GDP的1.27%。

经过几年的发展,平凉市文化产业界已形成了一些地方文化品牌,如平凉纸织画,平凉亚泰彩灯,庄浪马尾荷包、木雕,静宁铜嵌画,西王母剪纸等。日前,平凉市工商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促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出23条具体措施,全力支持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助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二、陇东文化产业的主要支撑

(一)民俗文化产业

民俗文化产业是使民俗文化资源形成民俗文化产品对其加以经济化的过程,民俗文化以商品的形态存在,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通过对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消费实现了民俗文化产品的产业化过程。加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强化民俗文化资源意识,通过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创新,开拓出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产业。

当前,陇东文化产业界发展态势最好的是民俗文化产业。最有代表性的三大民俗产业分别是庆阳香包产业、环县皮影产业和平凉纸织画产业,这三者都是在深入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环县道情皮影戏是2006年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戏剧类名录之一;庆阳香包绣制是2006年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美术类名录之一;平凉纸织画制作工艺是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之一。

1.庆阳香包产业

因为有了香包、刺绣等民俗艺术,庆阳被称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因为有了颇具艺术品位的香包产业,庆阳农村经济步入崭新的天地。在庆阳,香包刺绣这一民俗文化产品不仅是本地的文化名片,也是庆阳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使庆阳的香包产业迅速形成多种运作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实践,许多农村家庭因香包而脱贫致富,进入小康。香包产业已经成为庆阳文化产业中的龙头。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庆阳香包产业形成了四种生产销售模式:一是公司+农户模式;二是能人带动农户模式;三是零售运销模式;四是团体会展模式。目前,庆阳市有香包刺绣大户8000多个。西峰区有民俗产业研发中心,专门进行香包、刺绣等民俗工艺产品研发、营销。正宁县有民俗文化研究所,征集香包精品,复原原始香包,设计新品种,使香包产品的精、细、巧、奇、俗特色更加突出。

各县区在香包产业发展中,注重产品创新,积极开发本地的特色香包品牌。比如,宁县突出“龙”文化特色,开发出“九龙腾飞迎盛世”大型刺绣屏风。合水县以黄河古象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出“百象图”。正宁县强调香包的手工精绣工艺,生产出“五毒裹兜”、“耳枕”、“针扎”、“手机套”等工艺精品。庆城县则拓展香包产业链,专事生产中国香道养生保健产品——药枕、茶枕、坐垫等新型保健香包产品。

2.环县皮影产业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位于庆阳市西北部。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教文化与皮影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县内现有皮影文化产业公司4家、民间皮影戏班50家,皮影雕刻艺人200多人、皮影表演艺人300多人,拥有高清旺、王勤政、陈玉玲等皮影艺术大师。龙影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环县重点扶持的龙头文化企业,是一家集皮影雕刻培训、加工销售、演出推介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

3.平凉纸织画产业

平凉纸织画对于许多甘肃人来说,是有些陌生而神秘的。其一,是因为纸织画的技艺在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度失传,少有人知;其二,是因为纸织画在其兴盛之时,也并不为一般百姓所识,它是艺术珍品,只为少数人所收藏。嘉靖年间,韩藩昭王曾将平凉纸织画作为皇家贡品敬献皇族。

20世纪80年代,在王天波先生的努力下,平凉纸织画技艺得以重见天日,平凉纸织画社也应运而生。其后,经过柳育武的大力开拓,平凉纸织画社作为产业实体逐步发展壮大,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平凉正道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平凉纸织画也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销售。如今,在柳育武的带动下,平凉纸织画企业由1家增加到近20家。平凉纸织画产业已成为平凉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二)农耕文化产业

文化是需要载体的,庙宇是民众信仰的载体,祠堂是家族记忆的载体,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节会是山歌的载体,器物是技艺的载体。当前正在积极进行二期工程建设的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则成为周祖农耕文化的载体。

2010年,庆城县围绕打造历史文化名县的发展目标,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祖陵,开工建设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这一农耕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占地1500亩,设计投资6200万元,覆盖3个自然村114户456人。整个园区重点修建社稷坛、授时钟、入口广场、祭祀广场、特色民居等10多处景点,划分为“五农”分区,即农情苑、农俗苑、农雅苑、农趣苑、农祖苑;涵盖八大内容,即祭祀怀远、种植采摘、民居演变、民俗民风、农家乐园、手工作坊、驯化养殖、演艺游乐。

2011年底,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完工。已建成的产业园体现出五个特色。“一是以汇聚庆阳五谷、五果、五花、五瓜、五药为内容的‘五福临门’;二是以体现陇东地区黄土地貌特征标志型树种大全为内容的‘生态氧吧’;三是以循环活水、荷塘月色、转动水车、小桥流水为内容的‘湖水风光’;四是以原始作坊、古法体育、庆阳五绝、民俗演艺为内容的‘陇东风情’;五是以黄土雕塑、洞天福地、传统小吃、保健药膳为内容的‘农家乐园’。”[1]

(三)旅游文化产业

陇东在进行文化产业建设的工作中,一方面是进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大力培育文化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陇东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节会产业,以庆阳香包节为代表。这种节会产业以民间的岁时节庆为载体,主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牌,在节会期间进行多方贸易洽谈。2011年农历4月25至5月初5期间,庆阳举办了第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在本次节会期间,共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17万件,其销售额达400多万元,签订销售订单160多万元。一种是挖掘地方族群文化特色,开展以此为卖点的旅游业,比如崆峒文化旅游、西王母文化旅游、皇甫谧文化旅游、成纪文化旅游等。一种是进行红色文化的纪念旅游。

三、陇东文化产业在国内业界的比较优势

(一)文化资源叠加

文化资源叠加是陇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之一。激发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对陇东文化资源优势最大限度激活的一种历史机遇。陇东地区的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或者叫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在我国亦曾被称为民族民间文化。甘肃陇东的民族民间文化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族群文化为代表。

(1)陇东民俗文化。其一,是以各种岁时节庆为代表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对于民众生活而言很重要,它往往以地方民间信仰为支撑,以民间集会为载体,传承民间知识,加强区域交流及文化认同。在一个“文化空间”的场域里,民间仪式、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游戏等民俗文化会得到集中展现。其二,是以刺绣、剪纸、纸织画、织编、纸扎、雕塑等为代表的民间手工技艺。其三,是以陇东各地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如六盘山花儿)、地方小戏(如华亭曲子戏、环县皮影戏、陇东道情)等为代表的口头传统。

(2)陇东族群文化。陇东地区的族群文化主要呈现为两大类型,一是黄土高原农耕文化,一是黄土高原游牧文化。前者以周祖农耕为先端,后者以西王母文化为起始。

夏朝后期,周先祖不窋曾在庆阳教民稼穑,构筑“凤城”,开创了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先河。在这一文化体系的脉络下,此地4000余年来人才辈出。比如医学鼻祖岐伯,汉义阳侯傅介子,汉平西侯公孙昆祁,东汉思想家王符、东汉度辽将军皇甫规、东晋医学家皇甫谧,北魏灵太后,唐代宰相牛僧儒,明“前七子”领袖李梦阳,清代大书画家米万钟等。

从人类学的视角看,西王母文化是西北少数民族先民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吴晗曾考证认为西王母“是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或西戎的别名”。与之相对,甘肃陇东地区有泾川“乌氏族”、庆阳“义渠戎”的遗存,戎族在这里留下了人类早期游牧文化的浓墨重彩。这一文化脉络在陇东一直有所传承。迄今,泾川完颜氏族的繁衍生息便是明证。

2.有形文化遗产

如上文所述,由于远古人类在陇东世代相继以群居生活,因此境内留下了大量的人类旧石器、新石器遗址。

周先祖在庆阳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存,比如庆城县有周先祖不窋陵、周老王鞠陶陵、天子坳、周行宫、周旧邦木坊、鹅池洞、斩山湾、凤凰城、延庆城、公刘庄,西峰区有公刘庙,宁县有豳国都城公刘邑、九陵水,正宁县有“公刘积德”的承天观碑。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防御北方匈奴族侵扰而修筑的一条贯通南北的直道。陇东地区的子午岭位于秦直道边缘,是历史上东西交往的重要孔道。秦直道子午岭段建有区域集中、数目众多、修筑持续的佛寺、佛塔、造像碑以及石窟造像,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信息。

相对于秦直道子午岭在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崆峒山则是一处佛道合一的宗教圣地,道家称其为“洞天福地”,佛门尊其为“极乐净土”。这里的宗教文化始于黄帝问道广成子,其后亦道亦佛香火繁盛,至明代达到顶峰。崆峒山上原有历朝历代修建的诸多佛殿、道观,其原物多已不存,然而由这座灵山所负载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依然焕发着强劲的生命力。

除以上历史遗存之外,陇东还有很多红军长征留下的革命纪念场所。1936年,红军在陇东打了几次大胜仗,建立政权、巩固根据地。10月,红一方面军与二、四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陇东见证了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

(二)当前面临的政策机遇

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来甘肃工作以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甘肃当前的发展机遇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甘肃目前的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这也是陇东目前进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最大机遇。

1.国家出台的扶持甘肃文化发展的政策

(1)《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甘肃省专门制定的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意见》强调了甘肃在全国的文化地位,指导甘肃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跨越式发展。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0〕143号。《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包括9大方面68项重点任务。其中在第6个方面和第8个方面规划了甘肃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包括第34项、第35项、第36项及第53项。

2.甘肃2010年以来出台的导向性文化发展政策

(1)《关于加快甘肃戏剧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

(2)《甘肃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3)《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

四、陇东文化产业如何扬长避短求发展

(一)利用后发优势谋求跨越式发展

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在《经济落后的历史回顾》一文中格申克龙指出,欠发达国家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过程中具有某种来自于落后的优势,他将其定义为“后发优势”。陇东在目前所进行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要积极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谋求跨越式发展。

要在陇东经济社会整体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以文化产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挖掘陇东元素为文化卖点,在取得其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重树陇东形象。陇东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内外兼修,一方面对内加强本地区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培育出版传媒、民族民俗、设计会展等领域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引领陇东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对外加大各种政策应用,积极招商引资,续航陇东文化产业发展。

如上文所述,民俗文化资源是陇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之一,陇东文化产业就兴起于民俗文化。就民俗文化而言,它是民俗群体以民俗文化事项为载体进行生存和发展的自我完善,进行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传递,进行族群意识的深层次积累,进行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愈显著,它的文化稀缺性就愈突出,对于渴望了解别样文化情趣的消费群体来说就愈有吸引力。所以,在当下的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妨突出“细节”,以小取胜。切忌同质化发展,以免抹杀陇东地方文化的个性魅力。目前,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做法都是将无形文化遗产加以定型化开发。比如对香包刺绣技艺、皮影雕刻技艺、纸织画编织技艺,进行艺术品制作销售。购买者通过对有形艺术品的欣赏而领略其无形的民间技艺。那么,对于这些民间技艺还可以进行哪些其他细节性的资源开发呢?笔者认为可以直接销售这种技艺本身。具体的做法是,将原料、配料、技艺基础操作方法说明包装为一体,进行销售,让购买者在亲自动手操作中领略这种民间技艺的精妙。或者与旅游业捆绑开发,组织一些实景性技艺表演以供外地游客欣赏;安排技艺传承师傅对有兴趣的游人进行现场授艺。

(二)在产业发展中传承保护民间文化

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文化传承是文化民族性的内在机制。甘肃陇东历史悠久,文化类型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陇东地区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具有科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对于保持华夏文明的文化多样性,增强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消费者为出发点,形成具体的文化消费品。当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些事正不断上演: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民族礼仪、民族服饰逐渐淡出民众的生活舞台。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文物、文化遗址、文化生态,导致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快速枯竭。为什么在主观保护的意志下却做出了客观破坏的举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开发能否实现双赢?对于后者,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在陇东这样一个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曲江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做得更有陇东特色、做得更好。对于前者,往往是由于不懂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规律,没有按科学办事。

当前,我们在热火朝天地发展陇东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保持一份冷静。要谨记文化产业既姓钱,也姓文,经济是目的,文化是根本。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由于思想认识偏离体制、立法滞后等问题而使文化资源遭到破坏。要密切关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样做不但能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陇东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使陇东文化产业发展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提高高素质人才比重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人才是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抓住人才这一核心,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放在突出位置。这里所说的人才队伍既包括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包括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对于陇东当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加大人力资本建设,通过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提高高素质劳动力比例。“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力素质越高就越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为后发优势的实现,乃至于技术自主创新提供可能。”[2]而且,人力因素影响着后发优势中其他优势要素的组合、运转,资本、技术、制度是否能够物尽其用,要看人力的操控技术如何。为了吸引人才、提高陇东文化产业队伍中的高素质人才比例,鼓励他们投身于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允许高素质人才以智力资源为资本参与陇东文化产业投资和收益分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人才并不仅局限于高学历人才,而是指在实际岗位上能材尽其用、真正有所作为的人才。

(四)注重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

陇东的文化产业要想谋求发展、扩大实力是不应该走一枝独秀之路的,要注重集群发展。

首先,这种集群发展要求我们对一个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要有“大”眼光、“大”手笔,遵循文化事象所依存的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带进行拓展发展,而不要局限于这个文化事象目前所属的行政区划。这不存在谁领导谁、谁侵犯谁的问题。地方文化属于民众,它应当造福更多的百姓。在这一发展中要突出骨干型文化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知道,文化企业是产业支柱、是市场主体,充满活力的文化企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骨干企业则是重中之重。

其次,这种集群发展要求我们对一个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要“上下兼顾”,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应当统筹到。试想,北京的文化产业为什么那么强、上海的文化产业为什么那么强、深圳的文化产业为什么那么强?只能说当地的文化产业格外突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它们的配套产业一样强。当然在陇东要求我们处处与最前沿相比较是不合实际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发展中强调文化产业应当与其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不要由于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滞后而间接影响到客户对陇东文化产业市场的信任度。

作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注释】

[1]张伟,王志艳.甘肃庆阳打造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彰显农业文明.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12/10/c_122404108.htm.

[2]郭将.后发优势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与探索.2010(1):1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