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河西通入国家华夏文化保护示范区

河西通入国家华夏文化保护示范区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河西进入“国家华夏文明与文化保护示范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前景巨 虹河西走廊又叫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南依祁连,北枕龙首、合黎二山,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包括酒泉、张掖、武威、嘉峪关、金昌等市。敦煌莫高窟更是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西进入“国家华夏文明与文化保护示范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前景

巨 虹

河西走廊又叫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南依祁连,北枕龙首、合黎二山,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包括酒泉张掖武威、嘉峪关、金昌等市。自汉唐盛世以来,位居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河西走廊就是联结古代亚欧大陆的咽喉要道,也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奠定了甘肃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特殊地位。

当前甘肃省面临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三省并举”、政策叠加的良好机遇,选择河西走廊来建设“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是一个符合甘肃的省情、实情,有利于富民兴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举措。在本报告里我们重点探讨该综合示范区在“人文”方面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前景。

一、河西地区厚重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化状况概述

(一)河西地区厚重历史、民族、旅游文化资源概述

河西地区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有丝绸之路文化、五凉文化、敦煌文化、长城文化、简牍文化、西夏文化、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甘肃共有4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有3座就在河西地区(武威、张掖、敦煌)等。武威有皇娘娘台和海藏寺齐家文化遗址,有铜奔马(一马),有展现源远流长佛教文化的罗什寺塔(一塔)、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百塔寺(一寺)和“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一窟),有凉州词(曲)代表的边塞文学和乐舞文化,有以西夏碑(一碑)为代表的碑碣石刻,有以文庙(一庙)为代表的明清建筑,还有气势恢弘的武威雷台汉墓。张掖大佛寺有全国最大的室内释迦牟尼卧姿涅槃像,有6819卷佛经和佛经印版。敦煌莫高窟更是被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酒泉有西汉酒泉胜迹,还有距今1600年,河西走廊上首次发现的十六国壁画墓葬“丁家闸壁画墓”。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和长城第一墩,更有羌族文化的遗迹“黑山岩画”和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魏晋壁画砖墓群”。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传统艺术表演、民俗活动、口头传说、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同样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与财富。从2004年开始,甘肃省开展了历时5年的非遗普查工作,初步确立了分属16大类的非遗项目4133项。河西地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有民间文学类的河西宝卷、传统戏剧类的敦煌曲子戏、曲艺类的凉州贤孝、民间美术类的夜光杯雕和民间舞蹈类的鼓舞凉州攻鼓子以及民俗类的裕固族传统婚俗等;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的有河西宝卷的传承人乔玉安、李作柄,夜光杯雕的传承人黄越素,凉州贤孝的传承人冯兰芳等人。

河西地区的主要民族文化资源有:塞种胡、月氏、乌孙、匈奴等古代少数民族在此地活动繁衍生息的文化遗存;五凉政权统治时期民族融合局面的出现;1247年,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治的“凉州会盟”在武威举行;从古至今是多民族聚居、杂居地区,多样性民族文化在此融会贯通、互动发展。现在的河西地区依然是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仅少数民族自治县就有上述4个,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河西地区互相交融互相影响。

除了上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河西地区的主要旅游文化资源还有以西路军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祁连画卷、雪山冰川、沙漠戈壁、胡杨林、湖泊湿地、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珍稀动植物及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绿洲农业、葡萄庄园、特色瓜果、牧马人的乐园山丹马场等多样化的农牧业景观资源,有酒泉航天基地、敦煌太阳能基地、金昌市及金川公司、玉门市及油田、嘉峪关市及酒钢公司等新兴的工业科技旅游资源。

(二)目前来看河西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亮点

河西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演艺、节会等产业的发展。

1.以敦煌文化为历史积淀,以莫高窟旅游为依托的敦煌旅游产业

敦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奇特迷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录”,先后荣获“国家旅游名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县市旅游品牌十强县市”、“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等文化旅游品牌。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4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8处、市级47处,4A级景点3处。

近年来,以敦煌文化为丰厚凝重的历史积淀,以莫高窟旅游为依托的敦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09—2011年敦煌旅游产业相关数据

img3

注:表内数据来源为中国敦煌·敦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整合规划相关文化资源进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与河西地区相关的包括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武威雷台天马文化产业园、张掖大佛寺文化产业园、祁连玉石文化产业园、张掖丹霞文化产业园、嘉峪关长城文化产业园、金昌骊靬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张掖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已完成旅游创意产业园、总兵府、明粮仓、钟鼓楼等景点规划和拆迁任务,“十一五”期间游客数量年递增10%,2010年游客数量达到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多万元;祁连山玉石文化产业园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共占地2700余亩,现已扶持个体加工店10个,计划举办祁连山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张掖丹霞文化产业园于2011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800万元,2010年园区共接待游客9.1万人次,较2009年增长68%;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入驻文化企业40多家,2010年文化企业经营收入7200万元,总收入达到1.06亿元;金昌骊靬文化产业园前期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骊靬古城城墙主体工程和四合院的修建。

二、建设“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项目的内外动因及进程

(一)政策叠加的机遇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充分肯定了甘肃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提出要“支持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及沿线重要遗址保护,加大重点文物保护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力度。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同时强调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敦煌艺术、麦积山石窟艺术等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开发,做大做强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为代表的歌舞、影视、戏剧、动漫文化品牌”,此外还有支持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加大旅游产业投入,重点支持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等精品旅游线路等与河西地区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内容。

随后,文化部于2010年11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甘肃文化资源优势、走文化大省发展的路子”支持甘肃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强调要“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评选等工作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出四个“越来越”和四个“更加”,强调凸显了文化在我国当代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同时强调“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此外还有《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

以上重要的政策为河西地区的文化事业及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为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可能。

(二)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推动

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甘肃要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之后,甘肃省各地区、各单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把文化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发展、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与当地的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

目前,甘肃省的大部分市州都制定出台了“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一些市州还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一大批文化建设项目成为当地发展的亮点,甘肃省的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2011年11月底,甘肃省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对建设文化大省作出全面部署。甘肃省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的文化大省建设,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2011年12月30日,甘肃省首次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大会,总结交流了近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对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达到202.18亿元,2020年达到784.56亿元,全面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5%的目标,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甘肃省创建“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项目

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确立的宏伟目标,在政策叠加所带来的宝贵机遇和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所共同营造的内外因具备的充分条件之下,创建“华夏文化——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便成为符合国情省情,顺应民心民意,与甘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重大举措。

围绕文化大省建设目标,甘肃省规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把河西走廊建设成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到2020年成为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保护的国家级示范区、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西部区域中心、以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家级示范区。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甘肃代表团的代表刘基、马少敏从政策依据和意义、甘肃华夏文明的主要标志、甘肃文化的主要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向温家宝总理呼吁国家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示范区,并共同提出请求国家批准设立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的建议。两位代表提出设立示范区既是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又是甘肃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符合甘肃的实际,体现了甘肃各族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议国家对示范区建设中的重大项目在立项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呼吁国家支持建设与示范区文化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

三、建设“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项目的发展前景

河西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资源,都应统筹规划,有重点、分先后地进入“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综合示范区”。

(一)依托敦煌文化品牌,延伸敦煌文化的时间跨度,拓展敦煌文化发展地域空间,建立新的“大敦煌文化发展圈”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汉代的敦煌郡是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88年)分酒泉郡设置的,共统辖6个县,即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其中敦煌县当为郡治。敦煌郡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个郡,当时的敦煌地处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包括现今的敦煌市、瓜州县(原安西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而现今的敦煌市只是一个县级市,下辖7镇2乡:沙州镇、肃州镇、莫高镇、转渠口镇、七里镇、月牙泉镇、阳关镇、郭家堡乡、黄渠乡,总面积为3.12万平方公里。

敦煌本来处于偏僻的大西北,然而由于历史背景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又使它成为汉唐时期的军事重镇、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基地,又是中西交通的咽喉,还是丝绸之路黄金段上胡汉杂处的国际性通商大都会,有多种民族、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流聚合,融会贯通形成了璀璨夺目而驰名世界的敦煌文化。赫赫有名的敦煌只是西部的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多少与其声名有些不符。面对建立“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的难得机遇,整合河西地区的文化资源,延伸敦煌文化的时间跨度,拓展敦煌文化发展地域空间,建立新的“大敦煌文化发展圈”,使得河西地区的文化发展能依托敦煌文化品牌这个已经比较成熟的品牌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进而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是对示范区建设大有裨益的一个重要举措。

1.把“大敦煌文化发展圈”的拓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

依托敦煌文化品牌抓河西走廊国家综合示范区的文化发展与建设,应该是一个比较事半功倍的思路,依托敦煌谈河西地区文化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整合河西地区区域内部的文化资源。在河西地区,应该大胆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拓宽敦煌文化所对应的地理区域,以文化属性为原则重新进行整合和划分。具体来说,可以把汉代敦煌郡的地理范围作为“核心层”,然后将“外围层”扩大到整个酒泉地区甚至河西各市所辖的大部分地区。应该把这个“大敦煌文化发展圈”的建设作为“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的一个重点项目,使其成为示范区内的标杆;在已经知名且比较成熟的敦煌文化品牌的带动下,从一切为了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实际共谋良机,力求尽早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与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的建设“敦煌文化城”的要求、酒泉市委书记马明远提出的“国际明星城市”和敦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宜游宜业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大敦煌文化发展圈”的建设也可以进一步深入把五凉文化、敦煌文化作为河西地区文化发展的灵魂,深入挖掘其内涵,延伸敦煌文化的时间跨度,拓展其文化空间并融入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

2.五凉文化、敦煌文化一脉相承,是“大敦煌文化发展圈”共同的学理支撑

河西文化的发展有三个高峰,即雄浑博大的汉代所产生的简牍及其反映出的文化、群雄争霸的五凉时期的五凉文化、于繁盛灿烂的唐代达到鼎盛期的敦煌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四大发现中就有简牍和敦煌遗书两项在河西地区发现,它们是河西地区灿烂文化确凿的历史见证。五凉文化的成果极其丰富辉煌,经学哲学)、儒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都有卓越成就,佛教也日趋兴盛,五凉文化为敦煌文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敦煌文化是五凉文化的延伸和发扬光大,是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体系)和古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从希腊、罗马开始的西欧文化体系交汇融合而产生的文化奇葩。五凉文化与敦煌文化一脉相承,为河西“大敦煌文化发展圈”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学理支撑,并与河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乳交融紧密相连。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都告诉我们,对敦煌文化的拓展,不只是时间的延伸和地域空间的拓展,更需要在文化内容上的拓展。面临“示范区”的建设机遇,突出建设敦煌文化的博大、包容、融会贯通和当代和谐价值观,做大做强敦煌文化产业,是对敦煌文化进行现代拓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3.整合各方资源共建“大敦煌文化发展圈”,是敦煌文化为河西乃至甘肃文化发展的新贡献

我们对敦煌文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敦煌地区的文化,不能以现在的行政区划去限制过去华夏文明的珍贵资源,必须通过各种努力解放观念,让相关的单位和各个阶层人们都能形成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新观念,合理认识现状,做出符合实际的新的发展决策。

“大敦煌文化发展圈”涉及丰富的文化要素与内容,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包容又各具特色。与“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相融合,步调一致,同频共振,首先应召开相关的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并辅以实地访谈,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文化相关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从实际出发,在理论层面进行论证梳理。

“大敦煌文化发展圈”的文化整合过程,是一个涉及多地区、多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必须通力合作,结合“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制定周密的科学规划和协调路线图。“大敦煌文化发展圈”的实施过程,不仅有助于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对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产生推动与促进作用,这也将是新形势下敦煌文化为河西乃至甘肃文化的发展做出的新贡献。

(二)以“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依托,保护与传承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资源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兴盛,文化遗产在经济学上的价值逐渐凸显,作为历史文化和壮丽山河的杰出代表,文化遗产作为特殊资源的品牌效应及价值内涵,能为相关地区带来较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我们在享受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文物的买卖等)和间接经济价值(文化遗产为遗产地所来的综合经济效益,如文化遗产带来的品牌效益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交通、餐饮、旅馆、商业、演艺等各行业的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千万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造成对文化遗产本身内在价值的破坏,甚至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201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签订框架协议,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甘肃区域)建设,丝绸之路甘肃段、长城等大遗址、重要石窟寺和革命文物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丝绸之路申遗,甘肃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等领域为重点,共同做好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目前,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展开。

已经启动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

2011年11月18日,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重点实施嘉峪关长城保护维修、国家级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和遗产监测中心建设三大项目,将全面完成嘉峪关市境内的长城保护维修,嘉峪关关城城墙保护维修、历史建筑恢复等建设内容。工程投资约20.3亿元。预计在2014年9月前完成全部遗产宣传展示项目,于2014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遗产监测中心,而世界文化遗产公园预计在2014年11月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有河西走廊文化博物馆、西北古镇影视演艺城、传统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项目。

在此基础上,甘肃省应该进一步以“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依托,在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同样抓紧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规划深入保护武威天梯山石窟、武威白塔寺,张掖马蹄寺石窟、张掖大佛寺,以及重中之重的敦煌莫高窟。切实保护好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既能为华夏文明的传承打好基础,做出努力,又能为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是河西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三)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为重点,实现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黄金段”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1.深度思考智能与技术的投入与整合,促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不是一个独立运作、自成一体的封闭系统,它与人文、社会、生态环境与资源等相互协调、良性互动,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跨越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过多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不能对人类文明史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不顾后果的掠夺性开发,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在获得一定量的自然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力争不断投入并优化组合获得信息、智能、技术、资金等“可再生”的支持,使得文化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2.相关艺术精品的打造是“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软实力的提升与积淀

(1)结合戏剧大省建设的需要,打造展现河西地区文化内涵的艺术精品。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应该继续深入挖掘敦煌文化、五凉文化的内涵,继续用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创作理念来观照河西地区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民族风韵和华夏文明气象的作品。只有内蕴丰富且能雅俗共赏的作品,才能获得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引起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的观众的共鸣,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头脑要灵活,思想要解放,在努力培养相关人才的同时,不拒绝引进省外甚至国外的水平较高的同行来参与演出与教学。

(2)绘画作品。2012年2月,“201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甘肃提出要打造“敦煌画派”,结合甘肃特有的历史文化、民族资源,充分表现甘肃文化精神和甘肃面貌。而以敦煌为“标杆”的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其壮阔的自然风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能为美术家们提供诸多可以借鉴的艺术语言和元素。应该多建立一些类似设在敦煌文化产业园区的“敦煌画家村”之类的实体,推介或引进优秀画家;积极申请、参与中国美协与国内高等院校推行的“西部少数民族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以及少年宫、夏令营的活动中融入敦煌壁画临摹的活动。

(3)文学作品。敦煌是一个让作家们魂牵梦绕的名字,围绕河西地区的文学创作主要以敦煌地区为主。敦煌文化底蕴深厚,其与之前的五凉文化的一脉相承更是拥有了无限丰富的可供文学创作利用的题材,甘肃作家以这些题材为基础的创作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假以时日,一个“敦煌文派”或者“敦煌作家群”、“敦煌小说八骏”应该可以出现,让甘肃文学界可以在全国发出更响亮的独具风情的声音。

(4)影视作品。甘肃的广播影视媒体产业应该将注意力多分出一些放在河西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上,深入挖掘五凉文化、敦煌文化一脉相承的近两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那些可圈可点、具有浓郁边塞风情、西部特色的故事,运用传播力、影响力都比较强的现代传媒手段来复原历史上的一幕幕或凄凉,或感伤,或振奋人心,或追慕和平控诉战争的过往。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道路上的僧侣、为了国家的安宁远嫁异域的公主、丝绸之路上往来不绝的商人、莫高窟里为艺术而奋笔作画的画工、擅长西凉乐的歌舞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陷落的军府文人……他们是历史上丝绸之路河西段的主角,我们更应该努力让他们成为如今甘肃影视作品里的主角,重新绽放昔日的风采。

3.复原壁画及典籍中记载的河西地区的古代生活、生产习俗,为现代化产业所用

(1)复原河西地区传统婚礼形式及其全过程,为本地尤其是外地游客提供“华夏文明——河西走廊特色传统婚礼过程”的服务。把河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关部分,如敦煌莫高窟壁画、遗书文献中与婚礼过程相关的,身上穿的衣物、戴的饰物,吃的食物,整个婚礼过程,以及《下女夫词》等相关的民俗、音乐、舞蹈、壁画元素复原、创新重新展现,然后拍摄整个婚礼过程中的精彩部分,后期编辑制作成特色的DV作品。同时搭配销售有河西地方特色和民族韵味的婚礼礼服、饰品作为延伸旅游产品。

(2)复原河西地区饮食习俗,以敦煌菜为基础推广、发展现代化旅游餐饮。中国饮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应该是河西地区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个中翘楚是已经进入新八大菜系的敦煌菜。敦煌身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敦煌菜在当地的宾馆、酒店及兰州等地已经推广得很好。现在面临建设“华夏文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如何让敦煌菜推陈出新带来更好的效益,值得相关人士思考探索。

现代化旅游餐饮要想做出自己的特色与品牌,除了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之外,更应该从游客的角度出发,重质重量,提供能满足各种个性化需要的、人性化服务,可以考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特色饮食,针对不同体质的养生饮食,以及适合携带、保存、带给家人的各种方便食品。除了敦煌菜,河西地区特有的裕固族的酥油炒面茶、酥油米饭、烧壳子,哈萨克族的手抓肉、奶疙瘩、酥油茶、马奶酒等奶制品以及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味饮食,也应该加以创新推广。

(3)“古朴农业技术与现代绿洲农业景观园”、“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景观园”的建设。复原两汉时期氾胜之的农业技术、敦煌太守皇甫隆推广的农业技术,与现代化技术运用下的绿洲农业景观相结合,建设“古朴农业技术与现代绿洲农业景观园”,综合展示我国古代至今农业技术的发展演变历程。还可以深度挖掘五凉文化、敦煌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如佛教东传与僧人西行求法过程中鸠摩罗什及其译经的影响、竺法护、竺法乘、法显、玄奘等人曾经途经河西或在河西地区生活的遗迹与故事传说,建立一个“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景观园”,供信仰佛教或感兴趣的人参观游览体验。

(四)以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用有特色的活动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

甘肃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根据2012年全省文化局长会议的精神,这方面的建设在2012年及之后还将继续深入。河西地区各市州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规划将会按照年度计划抓紧组织实施,各市州的乡镇综合文化馆的建设与管理使用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以上举措是“硬件设施”的完美打造,在此基础上,更应该从“软件”方面入手,考虑传统的文化资源与现今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新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休闲方式怎么样才能较好地对接起来,用有河西地区特色、有独特西部魅力与吸引力的活动形式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内涵。

1.对河西地区历史上的“西凉乐”、“霓裳羽衣曲”等有特色的乐舞的发掘

河西地区历史上形成的“秦汉伎”传入中原成为著名的“西凉乐”,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被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曲”,应该参考台湾谌琼华女士的《敦煌养生经络操》(书和DVD光碟),将从古代河西乐舞中发掘出的动作体系化,编成配乐的“健身操”,如西凉乐健身操,“敦煌飞天瘦身操”,推广到健身中心、“三园一带”以及兰州滨河路上的50来个主题公园;创办不同级别、不同价位、不同特色的各类健身班。

2.建立“草书”书法学习班、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临摹训练班、彩塑学习班

东汉河西地区张氏家族的“草圣”张芝、“亚圣”张昶以及张芝姐姐的外孙索靖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张芝“洗墨池”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敦煌的壁画与彩塑早已名扬世界,是敦煌艺术中拥有璀璨艺术魅力与吸引力的部分。可以在河西地区各市州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馆以及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立“草书”书法学习班、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临摹训练班、彩塑学习班。

3.让河西地区有代表性的“非遗”融入社会生活

国家级非遗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俗文学,是民间讲唱艺术宣卷的底本,主要在河西走廊一带流传。河西宝卷的四种类型——佛教类、历史故事类、神话传说类和语言类,主题多表现为谴责忤逆凶残,宣扬孝道和善行,以韵白结合、有说有唱作为讲唱过程的主要形式。至今的岁时节庆及农闲时间,河西地区广大农村还举行“宣卷”活动,河西宝卷所倡导的劝人向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对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样能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作用,应该加以提倡,让其传承人带徒弟传技艺,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吟唱河西宝卷、凉州贤孝。

作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敦煌文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