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利用恐龙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利用恐龙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恐龙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建议在兰州创建“中华恐龙苑”郑本法一、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为四灵之首,位居中华民族吉祥物之最。由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超过100公里。其直径应在180~300公里之间。兰州龙化石是目前世界上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

利用恐龙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建议在兰州创建“中华恐龙苑”

郑本法

一、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为四灵之首(其它三灵是凤凰、麒麟和乌龟),位居中华民族吉祥物之最。它有很强的生命力,既可腾空,又能潜水;既可升天,又能入地。它经常翱翔在云雾之中,展示着自己勇往直前的昂扬斗志和无坚不摧的飒爽英姿。

龙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图腾。史籍记载伏羲“以龙纪官”、“人首龙身”,是龙的化身。继伏羲之后的黄帝也是乘龙升天的。中华儿女号称“龙的传人”,其源即出于此。

龙在中华文明史的许多领域中都有表现。在民情风俗中,有挂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二月二龙抬头;在文学艺术中,有关于龙的诗词歌赋、传说故事;在语言文字中,有“龙凤呈祥”、“龙蟠虎踞”、“望子成龙”、“龙马精神”;在建筑雕塑中,有龙体柱、龙戏珠、龙首碑、九龙壁;封建帝王自称“真龙天子”,其后代称“龙子龙孙”,其登基称“登龙位”,其脸面为“龙颜”,其胡须为“龙须”,身体为“龙体”,其穿的是“龙袍”,其睡的是“龙床”,坐的是“龙舟”和“龙车”;在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中,以龙为题材的作品更表现得比比皆是,淋漓尽致。

龙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气吞山河的豪迈气魄,代表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无比神圣的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然而,龙毕竟只生活在人们虚拟的世界里,谁也没见过它究竟是啥样子,它是虚无缥缈的神灵,只具有象征意义。而远远早于龙的恐龙却是实实在在的实体。

二、恐龙是远远早于龙的实体

科学研究表明,恐龙是曾经称霸地球的一群特别古老的动物。它们诞生于2亿4千5百万年前,繁荣于6千5百万年前,结束于中生代(中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二代,始于2亿5千万年前,终于6千5百万年前,分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纪。恐龙生活在侏罗纪、白垩纪时代。中生代地层中曾发现许多恐龙化石;而新生代地层中却没见恐龙化石。由此推知恐龙是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的),生存了近1亿5千万年的历史,是目前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时间的150倍。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由来已久。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采集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给其以“龙骨”的称谓。

恐龙有许多种类,其体形和习性也有很大差异。其种类有雷龙、三觭龙、剑龙、甲龙、霸王龙、鸭冠龙、禽龙、鹦鹉嘴龙、马门溪龙、双龙等等。恐龙有大小之分。大的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之和那样大,而小的却像一只鸡。就食性来说,恐龙有的温驯素食;有的凶暴肉食;有的则是荤素都吃的杂食。中国已记述的恐龙属种100多个,在2目24个科中几乎都有代表,恐龙蛋的发现数量和种属的记述之多,均为世界之最。河南省西峡盆地上白垩纪地层中出土的上万枚蛋化石,有9种不同类型的蛋化石,其中最大的长径达54厘米。

曾经浩浩荡荡、不可一世地称霸地球的恐龙为何突然一具不留地消失了,这个世界之谜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去求知。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如小行星撞击、陨石碰撞、彗星碰撞、造山运动、老化、火山喷发、大规模海底火山爆发、宇宙的放射线或超新星爆炸、海洋潮退、温血动物、自相残杀、生物碱、传染病、食物中毒、未乘上诺亚方舟、太阳系震动、繁殖受挫、气候骤变、瘟疫蔓延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死因究竟是什么,至今依然是个谜。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千5百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的几十甚至几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当含在陨石里。科学家把它与恐龙灭绝的原因相联系。根据铱的含量推算出撞击陨石相当于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使地震强度大约是里氏10级。由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超过100公里。科研工作者用10年时间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陨石坑。其直径应在180~300公里之间。科学家为我们描绘出6千5百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

有一天,恐龙们正在地球乐园中尽情地吃喝、嬉戏。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巨石自天而降。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个巨大的深坑。一时间,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几万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扩散。冲天的水潮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汹涌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使地球板块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巨变。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了,植物被毁灭了,火山灰充满天空。顷刻间,大雨滂沱,气温骤降,暗无天日,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其后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乌云密布,尘烟翻滚,地球进入低温。苍茫大地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此结束。同任何生物一样,恐龙也有产生、繁荣、灭亡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

科学家目前研究恐龙的依据,主要是恐龙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皮肤、足印)、遗弃物(蛋和粪)等化石。根据恐龙的足印化石,可以知道其体重;根据恐龙前后脚印的深浅,能够了解其站立行走的速度和姿势……

以恐龙为代表的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是打开地球奥秘之门的金钥匙。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可确定地质年代和地层对比,为寻找石油和其它矿物提供科学依据;能探索生物的进化历程,对研究当地的古地理、古气候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对恐龙研究的同时,还可获得关于地质、生物、天文、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使人们在与大自然相抗争的同时,懂得如何同自然界和谐一致。

三、兰州三大世界恐龙之最

科学研究表明,1亿7千万年以前,黄河还没有形成。西北地区到处是湖泊沙滩。当时气候湿热。陆地上、岛屿上生长着广袤而茂密的原始森林(多为乔木灌木林),出现了鸟类、两栖类、鱼类,到处是恐龙的乐园和嬉戏地。甘肃是出土古生物化石较多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大省。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兰州盆地就不断出土恐龙化石。其中最有名的是兰州龙化石、刘家峡黄河巨龙化石和红古海石湾出土的马门溪龙化石。这三大恐龙都为世界之最。

兰州龙化石是目前世界上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其单个牙齿最大的长14厘米、宽7.5厘米;下颌长1米,每侧有14个齿槽,单个齿槽宽4厘米,这在已发现的恐龙中尚属首次。根据其粗壮的下颌和肋骨估计,其生活时体长10米、身高4.2米,头骨长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体重5500公斤。兰州龙及与其共生的恐龙生活在早白垩纪晚期,距今约有1亿年的历史。兰州龙的发现,对于研究兰州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和时代层位具有重要意义。

刘家峡黄河巨龙化石以其前肢较长而臀部宽大为特征,是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其长20米、宽1.1米,肩胛骨最宽处达83厘米。它的出土,对研究巨龙型蜥脚类的起源和早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科普价值。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坐落在永靖县盐锅水库北岸,总面积15平方公里,以成群和成行迹出现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为主要遗迹。刘家峡恐龙足印群为世界之最。在出露的120个恐龙足印中,最大的长1.5米、宽1.2米,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恐龙足印中最大的。它两条后腿间距3.45米,前后脚距离3.75米。

红古海石湾马门溪龙化石与兰州龙化石、刘家峡黄河巨龙化石的出土地相距较近,这三种恐龙化石同属兰州盆地,都是“世界之最”。然而,它们又各有其特点。其中,红古的海石湾马门溪龙化石装架复原后,体长22米、身高3.5米、骨化石1000多公斤,估计活着时体重可达40~50吨。在2006年8月新疆马门溪龙(体长35米、脖子长15米)没有发现之前,这是世界第二(目前在美国阿而伯克基地区发现的世界最大的恐龙是长39~52米、高18米、体重130吨的震龙。其硕大的脚踩到地面会使大地颤抖,就像地震。如今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鲸能与之相比。一具雌性蓝鲸体长可到30多米,体重可达到200吨。虽然它排在美国阿而伯克基震龙和新疆马门溪龙之后,但是,说它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之一当没问题。

四、恐龙遗存是兰州旅游的资源依据

恐龙化石的发掘、出土和研究,是一种文化现象。兰州恐龙化石,既是文化资源,又是旅游资源,是兰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兰州既然有世界恐龙化石之最这样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那就应当开发利用,实现其自身的旅游价值,使其成为发展兰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据,对外来游人产生魅力,为兰州带来综合效益。

要开发、利用恐龙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发展兰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据,就必须深刻认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和谐联系。如果没有文化,旅游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文化就缺乏载体,也就没有活力。文化的优势在于其内涵和底蕴,而旅游的优势在于其市场和动力。从文化角度说,抓住旅游,就抓住了卖点和活力;而从旅游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和实质。旅游具有承载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的功能。文化只有与旅游密切结合、相互支持,才能和谐双赢、共同促进。因此,开发恐龙文化资源与发展兰州旅游产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兰州龙化石和刘家峡龙化石作为发展兰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据名正言顺。而红古的马门溪龙化石作为发展兰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据却需要绕个弯子。只有为红古龙正名。把“马门溪龙”改为“红古龙”,才能使红古龙名正言顺地作为发展兰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据。

首先,以发掘出土地命名,是文物命名的惯例。

“马门溪龙”之所以叫“马门溪龙”,是因其发掘地来命名的。1957年初,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2分队4联队在对合川大石桥构造进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时,发现了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科学家认定这具巨大的恐龙埋藏的层位是侏罗系重庆群上沙溪庙组顶部,距今约有1亿2千万年的历史。它属蜥脚类,是恐龙家族中体形最庞大的一支。科学家采纳发掘队员们的意见,以发现它的地名为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把合川出土的恐龙化石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可谓“名副其实”。

如果说把重庆市合川县出土的恐龙化石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名副其实,那么,把兰州市红古区出土的恐龙化石命名为“马门溪龙”,却名不副实。1947年5月,地质学家孙健初在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勘探石油地质时,发掘出一具当时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1964~1965年经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主持装架复原。根据考古界以出土地命名的惯例,把红古出土的恐龙化石命名为“红古龙”比较合适。

“红古龙”之所以被命名为“马门溪龙”了,是因为红古的恐龙化石和合川的恐龙化石同属于蜥脚类,“合川马门溪龙”在装架过程中,其标本缺少的部分,是由“红古龙”标本补充而成的;当时以合川的恐龙化石为主,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正型标本”,而红古的恐龙化石被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副型标本”。这种命名方式本身显然是很不公道的。

把红古的恐龙化石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副型标本”不仅不公道,而且是一种历史和事实的颠倒。从出土的时间说,红古的恐龙化石比合川的恐龙化石早;从标本的成分说,红古恐龙化石标本自成一体,而合川恐龙化石标本却含有红古恐龙化石标本的补充成分。出土早的恐龙化石自身没有名分,却从属于比自己晚出土了10年的恐龙化石;出土较早的恐龙化石不仅把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奉献出来,而且还要隐姓埋名,屈就于比自己晚出土了10年的恐龙化石;无论怎么说,都是说不通的。

其次,“马门溪龙”的命名,原本就有些误会。

民俗学家柯杨说,“合川马门溪龙”的出土地原本是个名字为“马鸣溪”的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工地。把“马鸣溪”误称为“马门溪”,是考古学家杨钟健的方言所致。后经记者在新闻媒体报道,以讹传讹,误传至今。半个世纪已经过去,现在该是纠正这一误传的时候了。而如红古龙依然沿用“马门溪龙”之称谓,对纠正误传不利。

第三,为红古龙正名,对发展兰州旅游产业有利。

发展旅游产业,对外宣传促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不为红古龙正名,依旧称其为“马门溪龙”,那就只能宣传别人,贬低自己,对发展兰州旅游产业极为不利。至少在旅游宣传促销中还要费功夫绕弯子对人解释。反之,为红古龙正名,对发展兰州旅游产业极其有利,可名正言顺地将其作为发展兰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据。

五、关于创建“中华恐龙苑”的建议

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它既可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又能为资源所在地带来效益。一些恐龙文章做得好的地方,都是建造馆造园,把恐龙文化与旅游开发密切结合在一起,使这二者相得益彰、和谐共进。

目前,国内有4个恐龙专业博物馆和1个恐龙园。它们是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蒙古二连恐龙博物馆、山东诸城恐龙博物馆、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和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其中,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占地2.5万平方米。而中华恐龙园就坐落在常州现代旅游休闲区。这里既是游乐性极强的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普性极强的旅游目的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中华恐龙馆是该园主体建筑。该馆外观充分运用现代仿生建筑语言,1尊丰盈硕大的恐龙龙体呈现出大写的写意造型;3只高扬的龙头像3条恐龙在窃窃私语;馆体穹顶最高处36米,龙首最高处71米。这在国内旅游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该园2000年9月开园至今,获得了“国家4A级景区”、“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国”字号殊誉。兰州也应选址建座恐龙苑,使其成为兰州恐龙文化的承载、展示和传播基地,使兰州旅游更具魅力。鉴于兰州恐龙资源丰富,价值珍贵,属于“最”字号的,因此,该苑命名为“中华恐龙苑”当之无愧。

首先,要制作创建中华恐龙苑的科学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华恐龙苑”的创建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恐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作为创建该苑的动机和归宿。因此,做好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是创建该苑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前提。该苑哪些当建,哪些不当建,哪些先建,哪些后建,建成后的体量、色彩、风格是什么样子,都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使“中华恐龙苑”的创建有据有序。

其次,“中华恐龙苑”的创建,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旅游活动是人的行为,旅游者是旅游行为的主体。“中华恐龙苑”的创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恐龙资源的开发,应当根据广大旅游者的需求,由旅游市场说了算;而不能由开发者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恐龙产品的设计也是如此。旅游者为了在较短的时间用较少的支出实现自己的旅游目的,必然选择旅游精品。只有设计出适销对路、深受广大游人欢迎的旅游精品,才能吸引广大游人。旅游精品是指那些对旅游者特有魅力,具有唯一性、垄断性、不可替代性的旅游产品。“中华恐龙苑”的创建,一定要大手笔策划,大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使之成为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知名度高,足以诱人的旅游精品。为此,它不仅应内容充实,组合完美,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必须方便旅游者参与。

常州中华恐龙园运用情景营造的手段,以飞溅的瀑布、陡峭的山岩、无水的海洋、茂密的丛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现了中生代的生存环境。他们以高科技手段和声光电技术,结合影视成像、卡通动画、恐龙翻模、网络游戏等科技制作,使其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参与为一体,对旅游者颇具魅力。他们还围绕恐龙馆,设有穿越侏罗纪和白垩纪立体迷宫、三叠纪音域魔洞、恐龙山探险、荒滩漂流、动感立体电影、高空滑索、超级飞人、火箭人、热气球升空、模拟攀岩、地震盘、亲子园等20多种娱乐项目,使游客流连忘返,愉悦身心。他们这些成功之举,是值得认真借鉴的。

旅游活动由行、游、住、吃、购、娱等六大要素组成。“中华恐龙苑”建成后,兰州旅游在“行”的方面,可制作恐龙车和恐龙舟,让游客乘恐龙车和开展龙舟漂流;在“游”的方面,可让游客在恐龙苑游览中获得乐趣和知识;在“住”的方面,可创建恐龙宾馆,让游客在住地感受恐龙文化氛围;在“吃”的方面,可酿制恐龙酒,摆设恐龙宴,让游客吃出恐龙文化味;在“购”的方面,可制作不同规格和质地的恐龙纪念品,让游客购走对恐龙文化的美好回忆;在“娱”的方面,可请作家、艺术家编排恐龙舞蹈、恐龙戏剧,制作恐龙音像制品,让游客尽情地享受恐龙文化的乐趣……通过这一系列参与性的游览活动,既可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的需求,又能变恐龙文化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经济优势,为兰州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三,“中华恐龙苑”的创建需要政府支持。

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带动性以及我国旅游市场发育的不成熟性和旅游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性,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像创建“中华恐龙苑”这样的大项目,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注定是建不成的。政府在创建该苑的过程中可大有作为。如制定规划、领导组织、优化环境、行业管理、形象宣传、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人才培训等。该苑的创建既是企业行为,需要市场化运作;更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深刻认识旅游产业“一业兴而百业旺”的重要功能,真正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积极主动对该苑的创建予以支持。兰州是内地通往新疆、青海、西藏的必经之地,具有承东启西的旅游区位优势。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西藏旅游热的勃然兴起,“中华恐龙苑”一旦在此建成,就可一炮打响,招徕万众游人。该苑的创建,对树立兰州的旅游中心城市形象,打造中国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精品,无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建议省市政府领导同志和国家相关部门,就创建该苑的相关问题,召集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论证,抓好这件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

作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