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播音主持心理学教程》序

《播音主持心理学教程》序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播音主持心理学教程》序从广播电视诞生那一天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过程就同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文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中国播音学涵盖了播音和主持,把二者看做是同根的孪生姊妹。二播音主持心理,当然不能违反人类的共同心理规律。中国播音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播音主持创作主体为核心的。主体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可以说是本学科的重要根基。

《播音主持心理学教程》序

从广播电视诞生那一天起,有声语言大众传播过程就同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文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论上千丝万缕、实践上潜移默化、学术上融会贯通、方法上异曲同工,形成了色彩纷呈的靓丽景观。其中,作为传播主体、创作主体和表达主体,不仅考量自我,而且观照“他者”,不仅观察“外显行为”,而且探索“内隐行为”。因此,人们发现心理学在研究中不可或缺。

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特别是人类心理学的发展,为各个学科的深入探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成果,至今已经陆续产生了“心理学之父”冯特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威廉·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沃特海默的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目前日益受到重视的生物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学派林立,此伏彼起。由此派生出来的分支,更是琳琅满目,诸如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艺术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受众心理学等等。我们认识到,心理学不是所谓的“常识”,而是一门科学,它最忌讳“想当然”,最关注“为什么”。它坚决主张“实证”,坚决摒弃“假象”。凡是遵从心理学认知规律的成果,都会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播音学的建设,同样得益于心理学的支撑。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从自己的播音实践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创作心理对于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表达,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他们对年轻一代播音员、主持人的教导中,最经常、最殷切的嘱咐,就是“爱岗敬业”“信心百倍”“热诚服务”“心中有人”“具体感受”“深刻理解”“自觉创作”“状态自如”……这里面,几乎没有一个问题能够离开“心理”范畴。在我们的学术视野、研究领域里,或者直接显露,或者隐含融合,心理学的知识和价值都不同程度地、不同方式地呈现出来。

中国播音学虽然汲取了国外的相关营养,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洪堡特的语言学理论、黑格尔的美学理论等,但是,更重要的是总结、概括、提升了新中国的播音实践经验,突出了本土的、本民族的文化精华根基,显示了独具特色的学科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她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上,生长于中华民族的襁褓中,吮吸着汉语的乳汁,涵化着华夏的底蕴,与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同此凉热,进入世界强势媒体竞争的行列,并在有声语言传播的学术研究、理论建设中独占鳌头。她根本不属于“舶来品”,而心理学却真正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学科。

中国播音学涵盖了播音和主持,把二者看做是同根的孪生姊妹。应该说,二者只表现为有声语言传播形态的两极——最典型的播音是完全根据文字稿件进行的创作,最典型的主持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即兴口语的创作。中间存在着若干个同中有异的形态,表现出相交相融的态势。现在,两种最为典型的形态,也都程度不同地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变化。播音主持心理学,如果在“有声语言创作主体”上分道扬镳,那对于学科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有声语言创作,就是如恩格斯所说,都是当有些什么东西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才会说话,而说话,又不外乎“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和“将内部语言外化为有声语言”两个维度。一个具有说话能力的人,不论如何说话,说什么样的话,他的心理活动总是在自己内心发生的、思想感情的运动。也许木讷寡言,也许口若悬河;也许言必信、行必果,也许口是心非、口蜜腹剑。播音主持的创作心理,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脱离了人际交流的随意性、散漫性和私密性,而进入了大众传播的语境,坚持了公开性、严谨性和引导性。人际交流和大众传播的分野,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泾渭混淆。

进入大众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传播,一切都被放大了,都变得透明了。有一点杂质,有一点污秽,就要产生消极的影响,就会产生误导。由此,传播主体必须首先净化自身,祛除任何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至关紧要的事情。如果这个方面的问题被忽视,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我们的心理学,万万不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我们传播的“真、善、美”,体现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中!而这些是“言不由衷”“故作多情”都装不出来的。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我们在话筒前、镜头前的言谈话语、举首投足,都应该是油然而生、飘然而至的。

我们一再强调“创作自觉”,并不是主张一味地控制,而是引发!我们要有能力“强化和美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而“弱化和淡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

播音主持心理,当然不能违反人类的共同心理规律。但是,又不能在各个层面上追求同一。应该研究那些特殊的部分,应该阐释只属于播音主持的那部分。

所谓特殊的部分,大体上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把握:

第一个角度,就是来源于人际交流,而又升华了的部分。诸如:非说不可的愿望,表情达意的信息传递基本能力,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一般意识等等;

第二个角度,就是大众传播的一般要求的部分。诸如:规范语言行为,严肃认真的态度,加强注意,镇定自若,尽量让人听清楚话语内容,语言要流畅,竭力避免啰唆重复、说错说乱等等;

第三个角度,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中有声语言的美感效应,提升传者和受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便在“以事醒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以美愉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一点,正是那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开辟了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巨大空间,造就了人类接近终极真理的无限潜能。

思维、话语、传播,这是人类进行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多变,认识和掌握它,都绝非轻而易举、唾手可得。比起研究人际交流的一般心理、日常心理、普通心理,比起书面文字语言的写作心理,也都要花费更为旷日持久的精力。

中国播音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播音主持创作主体为核心的。主体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可以说是本学科的重要根基。有声语言的研究,历来不够深入,现在的成果,也只是探索的产物。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它必将带来某种新的路径,开辟新的天地。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规范语言传播,或者增加花色品种,或者提高传播效率,更为有利的是,必须大力催生有声语言的典范,创造有声语言的经典,用以提升全民族的语言文化素质,如同“书同文”那样,走向“语同音”的历史高峰,造福后代。

有声语言,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其深层变化,既难于感知,又不易辨析。正所谓“口耳之学,幽眇难知”。同一个人,同一句话,由于时间和地点、环境与对象、事件和过程等的不同,必然发生差异,有时会大相径庭。更不用说每个人每时每刻的思绪和感受的瞬息万变了。

有声语言的基本表达规律是:目的是统率,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其中,感受极其重要,处于关键的地位,决定能否掌握话语权、进入创作圈;而状态又是成败攸关的大问题。这些,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点。

目前的心理学发展趋势,有的偏重抽样调查,有的专心于实验测试,这些都是可行的、有作用的。但是,量化的研究,总有时过境迁的遗憾,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心理变化如此纷繁复杂,没有某种定势的取向,没有某种范式的假设,不用多层、多边、多向、多维的方法,恐怕难以准确地认知和辨别,更难于科学地概括和通晓。是否能够使用“原因主义”的研究方法,而减少“结果主义”的研究途径,以便把人的心理现象逐步变得清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会越来越有效。播音主持心理学的研究,也会日益科学。本书就是一种可贵的探究。本书对在岗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创作心理和相关现象进行了有益的阐释,对于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引导性启示。相信大家在阅读本书、学习本书时,会结合实际,进一步了解心理学的特殊意义,并能在反复思考和感知中,获得创作的自觉。

这本书,继承和消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心理学本体和播音学本体的结合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国播音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新贡献。我借本书出版的机会,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

张颂

2007年10月9日草于“三书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