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播音专业教育年启示录

播音专业教育年启示录

时间:2022-04-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播音专业教育40年启示录[1]——为庆祝北京广播学院50年华诞而作北京广播学院50年历程,特别是近10年令人瞩目的发展,培育和造就了诸多名牌专业,播音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第一次,从1963年到1977年,播音专业教育完全是为了满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播音人才的急需。中国播音学,是一个创新学科。

播音专业教育40年启示录[1]——为庆祝北京广播学院50年华诞而作

北京广播学院50年历程,特别是近10年令人瞩目的发展,培育和造就了诸多名牌专业,播音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这个专业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见证者,我既是教师,又是受教育者,40年的播音专业教育生涯,给了我许多生动的启示。这里,仅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一些简单的梳理,作为对50年校庆的纪念。

播音专业的40年,是为了满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创新的40年。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设置中文播音专业,在全中国、全世界的高等学历教育中属于首创;1980年建立播音系、1996年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已经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播音专业的教学、科研、实验、信息、培训等综合基地,尽管遇到各种挫折和干扰,遭到不同程度的延误,播音专业确实是在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播音专业的40年,是播音专业教育和播音学科理论从小到大、从浅到深、从生到熟、从弱到强的40年。回顾播音专业的40年历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的足迹,并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排除万难、奋起振兴的跨越式步伐,我们也能够从中体味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气韵。应该认识到,没有国运的昌盛,没有华夏文明的精髓昭示,没有西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借鉴,特别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武装,我们就失去了灵魂,就缺少了“辨音律的耳朵”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寸步难行,就会一事无成。

播音专业40年,我们经历了三次转型。

第一次,从1963年到1977年,播音专业教育完全是为了满足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播音人才的急需。播音专业是大专学历,三年学制,但是由于各台要求火速输送学生,1963级第四学期进行了7周加急播音实践训练,然后就分配到各台去了。 64、65级,74、75、76级,受“文革”干扰,也未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培养。这同50年代和60年代初中央广播事业局举办的“短训班”,由三个月到一年不等,都类似培训型,几乎程度不同地打破了教学计划。到1977年,播音专业才真正开始了完全按计划进行教学。终究实现了从“培训型”向“学历型”、从“应急型”向“计划型”的转变。

第二次,从1977年到1998年,播音专业教育进入了大学本科层次后,增加了大量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逐渐丰富和加深了。加上大专、续本、硕士、研修、短训等,学生越来越多,师资显得不足,这期间,经过多次研究,实行了以“教学组老师”面对“全班每一个同学”的整合思路,由“按时喂奶”到“自己找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开始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计划型”到“自主型”的转变。

第三次,从1998年到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招生中“泛文化论”的指导思想,使我们的生源质量年年不尽如人意。高考分数高,而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志愿进入了播音专业,我们就有责任教育他们,努力使他们尽快成材。怎么办?我们反复思索,认为,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学生在校期间,在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强化竞争意识。于是,我们关注了“尖子生”的培养。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进入了从“集约型”到“发散型”、从“自主型”到“竞先型”的转变。

经过这三次转型,我们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必须极大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因此我们并没有停步,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一开始就定位在是新闻工作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上。不论是新闻播音员(主播)、专题播音员(解说员)、体育解说员(评论员),还是各类节目主持人,都必须站在广播电视传播前沿,面对广大受众,积极主动地去维护国家利益,展现民族形象、捍卫文化安全、提供审美愉悦。应该做到“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百倍地珍惜在话筒前、镜头前的“话语权力”,沿着正确的创作道路,遵循播音的表达规律,努力做到“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愉人”,从而实现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达到“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

中国播音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她以哲学和美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艺术这四大学科群为自己的支撑,并融会着其他相关学科的精义,从草创到成型,逐步建设起来、成熟起来。

中国播音学,是一个当代学科。她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她只有在批判继承中发展,在与时俱进中推进。她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学习理论提高普遍规律认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技能围绕个性特点感悟,沿着“感性——知性——理性——悟性”的路径,排除“理性”、“非理性”的纠缠,做到有的放矢、有感而发、有动于衷、有据可依。我们建立的理论体系,从播音发声学到播音创作基础以及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一系列的概念、专业术语;我们建立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大课小课关系、教学常用词语等,都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如“字正腔圆”、“声音弹性”,如“备稿六步”、“内在语”、“对象感”,如“新闻播音”、“声画和谐”等,并未过时;小课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在这方面,我们十分自信。那些冷言冷语,不过是外行人的故作高深,本不必当真的。

中国播音学,是一个创新学科。自“书同文”以来,“重文轻语”的观念和现象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语言文化进程,至今仍然重视写作,轻视语言。因此,有声语言的资料积累和学术研究往往被忽略,谁都认为说话容易,好像不必也不能列入“学问”之间,所谓“口耳之学”真是“幽眇难知”。我们的文字典籍,浩如烟海,而有声语言却仅仅停留在人们的口头上,如果不用文字记载下来、整理出来,就很难保存并流传开去。今天虽然有了录音录像设备,朗读进入了课堂,朗诵吸引了大众,但对于有声语言的认识和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中,“规范”似乎只是一种程序,“美感”似乎只是一种理想,居然把“流行”和“时尚”当做价值判断的标准,把迎合与媚俗奉若至宝,把西方和港台看成效仿的榜样,把“生活”与“自然”捧到天上。恩格斯的“非说不可”,毛泽东的“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难道过时了吗?我们认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应该把播音语言(或曰播音主持艺术语言)提高到“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这一高度来认识并落实到实践上。广播电视是最现代化的舆论工具,传播得迅速、广泛,直观、切近,而且大都通俗易懂,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有声语言表达的典范意义就显得极具师从和表率的社会价值了。人们将省时、省力地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以及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实例中获取榜样的力量,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加强语言功力,加深语言造诣。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语言素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播音专业教育,虽然后来又称为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我们只是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内容和方法上的拓展和深化,而没有改变她的根本性质和基本原则。可以说,我们还是遵循着专业教育的规律不断探索、努力创新的。

由于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独具特色,无可比对,缺乏参照,取得的成果几乎全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成败得失的判别,所以,我们每一个进步、每一班学生毕业、每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每一项科研成果,都要花费群体的大量心血。所以马克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学科的建立就更困难。”我们要不断强化自身,还要抵挡来自各个方面的诱惑和干扰。

如果说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那么,教育就是后天。我们必须考察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绝对不能脱离实践,但是,我们又不能亦步亦趋,跟在实践后面爬行,应该有前瞻性、前沿性。这就要坚持原则性和规律性。例如,当主持人节目这一新的形式出现以后,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拓展,在以文字稿件为依据的创作之外,加强以腹稿为依据的创作。 1984年,我们明确提出:“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专业目标。当访谈节目出现以后,教学中一度把“聊天”作为主要内容,一心走向“自然”“亲切”,并舍弃了基本功的刻苦训练。我们立即加以校正。

我们的教学中,还有来自哲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思潮的冲击。什么“远离主流,追求另类”,什么“受众是上帝”,什么“大众传播人际化”,什么“混乱是语言有生命力的表现”,什么“港台腔也是一种风格”,什么“声音和形象不那么重要了,文化最重要”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具体问题,都尽可能加以澄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专业教育的极大优势是深入心灵、开启悟性。因此,思想教育便必然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里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自省和自律的准绳,也成为学生自观和自觉的标尺。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定要剔除芜杂,反对哗众取宠、东拉西扯,而且把“传道、受业、解惑”升发为“质疑、思辨、追问”,把“因材施教”扩展为“扬长补短”,使学生在做人与治学、学理和术用方面都得到合目的、合规格的,自由、宽松的驰骋空间,再加上“从难从严、大运动量科学训练”方针的指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教育应该是得到了保证的。

着眼于未来,我们的学生如果入学的质量较好,进校以后又相当用功,那么,毕业时,就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他们应该能够适应播音主持工作的多种需要,大部分学生还能胜任愉快,并在竞争中踏上成功之路。

但是,我们的拳头品牌还是新闻。我们要求学生,学习社会,掌握政策,增强新闻敏感,把准时代脉搏,观察生活,捕捉热点,“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七步为诗出口成章”,即播送五千字重要稿件要庄重大方一气呵成,现场报道要真实准确信息密集,语气贴切新鲜感强。常规新闻也要基调对头清晰畅达。

我们特别强调,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表达要体现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要有大国的风度,也要根据节目的需要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最好经过长期的锤炼,能够形成自己的播音主持风格。但是,不要一味地追求“个性张扬”,也不要单纯地专注于“人格化”、“人际化”,而忘记共同性、引导性、群体性、规范性。

有的学生可能不适于新闻类节目,或适合服务类、知识类,或适合综艺类、少儿类,或适合体育类、旅游类。要允许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要千人一面、齐步走、一刀切。培养的路子越宽越好,为发挥特长打的基础越厚实越好。

我们虽然不能左右电台、电视台领导和编导人才观、选人用人的标准,但是,我们只要坚持“德才兼备,声形俱佳”的总体规格,就会宽口径地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我们要竭力宣传我们的认识,而不应随声附和,甚至随波逐流。

关于声音和形象。广播要求“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电视要求“声画和谐、赏心悦目”。不久,将会普及“可视收音机”、“可视电话”,广播也应有形象上的要求。更不用说广播与电视合流、共享,人员统一调配了。问题是:声音和形象到底重要不重要?理论上都会作肯定的回答,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会产生疑惑。人们的审美,是有发展趋势的,也会有不同的取向和偏爱,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人们也不会美丑不辨。有些人并不漂亮,却无丑相和丑态,人们能够在一定的节目中接受,这就是基本标准。当然,如果再美一些,更佳一些,不是好得多么?为什么一强调美,就是“花瓶”,就是“传声筒”呢?我们招生时提出“有声、上像、内涵深”,是不容置疑的,是符合广播电视传播规格底线的。我们已经吃过先考文化后面试的亏了!难道还要“吃一堑不长一智”么?如果还这样做,将来,什么人都能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或者只要文化水平高,哪怕声音嘶哑、其貌不扬,也可以出声露面,我们的节目形态还有可听性、可视性吗?失去了视听美感,怎么能够提高收听率、收视率呢?还会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么?我们历来十分重视文化水平,恐怕其他行业也很注意职工的文化素质,而记者、编辑、导演、摄像、翻译等不是同样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么?我们的学生,上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都从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夯实文化基础、开阔学术视野、汲取前沿精华、养成学习习惯,同时,不断强化语言功力。

关于本专业与它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是一个专业,并不被社会上都认可。播音主持工作,并不一定都得是科班出身的人才能够从事,其他专业的人也可以胜任。但是,我们是有目标、成建制、按计划、合规格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仅凭个人的自然条件和特有的某些长项形成的总体印象被选用,这正如一个歌唱演员、影视演员的出道,并非都是来自专业院校一样。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如果本专业的人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整体上比其他专业的人逊色,那么这个专业的存在价值就值得考虑了。周济部长在谈到今后公办院校提高教育质量时强调,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办学条件,是两个重要的指标。我们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如果改变目前各自为战的状况,同心协力,形成一个学科群体,加强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殚精竭虑地培养出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出类拔萃的高级专门人才,就可以在全球媒体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操胜券,提升专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和学术价值,保持专业教育的长久生命力。

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正方兴未艾,前途是光明的,我为她感到骄傲。

2004年3月25日改定于北京广播学院

【注释】

[1]原载苏志武主编《学者的声音——学问之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