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调节力量

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调节力量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受政府、高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但在我国,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是从政府调控和高校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力量很少被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视野中来,系统专门的研究更是目前研究的空白。三大社会调节机制与政府的政法约束机制和高校的质量管理机制一样,都是构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没有社会调节机制的积极参与,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难以实现。
研究的主要创新_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

第一,研究视角的拓展。高等教育质量受政府、高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但在我国,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多是从政府调控和高校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力量很少被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研究视野中来,系统专门的研究更是目前研究的空白。本课题首次从社会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及保障进行系统专门研究,集中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及其实现,是研究视角的一次全面拓展和全新尝试,理论上开辟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实践上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的深化。通过研究,本课题首次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大社会调节机制:市场引导、舆论监督和社会评价,并对三大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特点、运行方式及功能作用进行了专门研究,深化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内容,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三大社会调节机制与政府的政法约束机制和高校的质量管理机制一样,都是构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没有社会调节机制的积极参与,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难以实现。

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除采取文献资料、政策分析、比较研究等教育科学常用研究方法外,本课题还根据需要采用了多学科和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这是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例如,对三大社会调节机制的研究运用了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及评价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基本问题、理论基础及机制实现的研究运用了哲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在典型案例的研究方面,国外以美国为典型案例,从市场引导、舆论监督和社会评价三个横向维度,重点分析了美国社会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经验及启示;国内以大学排行榜为典型案例,从纵向发展角度研究了大学排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注释】

[1]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306/20130600474746.shtml.

[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6.

[3]王丽丽、温恒福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发展划分为萌芽(1978—1984年)、起步(1985—1999年)、拓展(1999—2011年)三个发展阶段,并具体分析了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不同特点。王丽丽,温恒福.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术交流,2012,(9):215-219.

[4]安心、刘亚芳通过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的梳理,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质量重要性、国际合作、研究深度、质量保障规范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理论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主体以及法律保障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安心,刘亚芳.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进展及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3):3-8.

[5]邱均平、吕红以中国知网(CNKI)数字出版平台为数据源,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6至2012年国内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发展情况及其研究热点。邱均平,吕红.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12):70-75.

[6]魏红、亢红梅利用统计方法以及文献计量方法,以中国1999—2008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量及发表时间、著者、机构、期刊分布、研究内容等进行了定量分析。魏红,亢红梅.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33-36.

[7]刘金桂,王增炳.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黄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赵中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J].外国教育资料,1997,(5):37-42.

[9]航海系统高校引入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资料主要来自课题组实地考察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质量保障体系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10]陈玉琨,沈玉顺.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J].江苏高教,1996,(2):35-39.

[11]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12]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75-213.

[13]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95-211.

[14]沈曦,覃美琼.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因素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10,(1):9.

[15]侯卫伟,孙健.浅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社会参与问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0,(1):98.

[16]林守忠.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4,(4):38.

[17]范文曜.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参与[J].复旦教育论坛,2010,(4):15.

[18]余小波.“三位一体”: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4.

[19]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6-84.

[20]王润良,郑晓齐.高等教育引入市场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6-19.

[21]李福华.论市场机制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中的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34-37.

[22]古蕴华.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有关问题研究综述[J].电力高等教育,1994,(2):16-17.

[23]袁祖望.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J].高教探索,2002,(2):34.

[24]吴发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和制约因素及调节机制——谈高等教育发展的“三源”市场调节机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

[25]俞国锋.以市场力约束和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133.

[26]陈廷柱.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市场化[J].江苏高教,2002,(1):35.

[27]柳劲.运用市场机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2008,(4):77.

[28]谭邦柱,杨钢.我国高等教育导入市场机制的途径及方法浅析[J].理论月刊,2003,(10):74.

[29]田恩舜.试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的三种力量[J].高教探索,2005,(3):17.

[30]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5.

[31]黄锦成,陈启源,余红东,李小红.构建高等教育社会监督机制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8,(1):61-64.

[32]杨森林.舆论监督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2.

[33]奠红兵.试析我国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8.

[34]叶战备,金太军.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舆论监督论[J].理论探讨,2006,(2):22.

[35]任林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社会监督机制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5):59.

[36]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52.

[37]韩立新.舆论监督类型新论[Z].第八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论文,2008:8-10.

[38]王平.学术不端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J].新闻传播,2014,(3):171.

[39]吕群.学术不端的网络舆论监督[J].科技传播,2009,(2):45.

[40]白利芬.教育政策公众监督乏力的原因探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1):11-13.

[41]刘慧群.高校舆论环境的变化及其应对[J].当代教育论坛,2009,(9):98.

[42]朱小翠.教育舆论与文化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2009,(7):129.

[43]蒋建华.教育舆论分析的价值与思路[J].教育研究,2011,(4):20.

[44]孟宣廷,袁永红.论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估[J].理工高教研究,2005,(6):19-20.

[45]李守福.论大学的社会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3,(5):1.

[46]顾海兵.陷入误区且步入禁区的“中国大学排名”[J].中国高等教育,2003,(7):24.

[47]李守福.论大学的社会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3,(5):3.

[48]陈士俊,薛乃卓.试论大学排名及其评价主体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6):77.

[49]张洋.我国高等教育社会评价主体多元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7-11.

[50]肖雪芳.我国大学社会评价多元主体构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20.

[51]裴云.对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5):66.

[52]游成梅,李文中.“中国大学排行”问题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1-44.

[53]谢安邦,童康.我国大学排行研究与实践的进展及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6):86.

[54]严燕,耿华萍.国内大学评价机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96-99.

[55]范晓婷,张茂聪.我国大学排行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7):28-33.

[56]宣小红,林清华等.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07,(12):47-54.

[57]周晓慧,霍国庆.中美大学排名的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11-14.

[58]韦柳娅,蔡妮.中美两国大学排行评估体系分析及比较[J].教书育人,2007,(24):29-32.

[59]胡咏梅.中美大学排行榜的对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8):45-49.

[60]陈素娜.中德两国大学排行榜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2):89-94.

[61]陈慧青.美国高等院校认证标准价值取向探析——以新英格兰学校和学院协会(NEA S&C)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88-91.

[62]熊耕.试析美国高等院校认证标准演变的逻辑——以中北部地区大学与中学协会的认证标准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7):78-82.

[63]林晓.美国中北部协会院校认证标准与程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22.

[64]蓝江桥.美国高校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4):85-88.

[65]王建成.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6]黄欣,吴志功.美国大学排行的历史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4):26-29.

[67]赵春晖,安应民.国外大学评价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114-116.

[68]邱均平,张蕊.我国大学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95-98.

[69]顾志跃.转型中的教育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36.

[70]李守福.论大学的社会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3,(5):2-3.

[71]孟宣廷,袁永红.论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估[J].理工高教研究,2005,(6):19-20.

[72]胡建华.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的关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5):32.

[73]郭朝红,王彬.对学校教育的社会评价研究:现状及问题[J].中小学管理,2004,(1):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