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破解产业转移中就业难题初探

破解产业转移中就业难题初探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解决好就业难题、保持就业局势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示范区建设两年多来,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示范区产业转移虽然相对集中,但是劳动力资源相对较少。
破解产业转移中就业难题初探_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研究(上卷)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刘少华 刘晓燕 吕泉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深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这是着眼科学发展大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可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集聚发展要素,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可以扩大就业容量,激发就业内需潜能,增强就业工作发展动力和后劲。安徽,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后,安徽已成为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转移的桥头堡和主战场。随着产业转移,对安徽的就业工作也产生了新冲击、新挑战,就业形势面临不少新情况、新变化。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解决好就业难题、保持就业局势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皖江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安庆、滁州8市全境和六安市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面积75730平方公里,2008年底区域总人口为3058万人,约占全省的45%。示范区建设两年多来,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趋势。

(1)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强劲。2011年1~11月,示范区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2884个,到位资金2703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省70.3%。

(2)工业投资结构明显优化。示范区汽车、装备、家电、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重点产业投资增幅明显加快,工业重点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3.55%,高出2009年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重点产业蓬勃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3)示范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示范区加快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各市主导产业大多呈现出几何级数的高速增长,首位度大大提高。合肥市电子信息、芜湖市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马鞍山市铁基材料、滁州市新能源产业增幅分别达148.5%、357.0%、135.6%、154.4%,高出各市工业平均增幅的数倍。

(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2011年1~9月份,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7.4亿元,增长14.9%,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8.9%。1~11月份,示范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8.5亿元,增长21.5%,占全省67.2%;财政收入1554.8亿元,增长32.7%,占全省64.3%;固定资产投资7774.5亿元,增长29.8%,占全省70.5%。

二、产业转移对就业带来重大影响

示范区发展势头强劲,大批产业项目落地,有力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给就业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挑战、新问题。

(1)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资源区域分布错位。示范区仅2011年前11个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就占全省70.3%。2011年,示范区新增就业59万人,占全省新增人数的61%,增幅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示范区产业转移虽然相对集中,但是劳动力资源相对较少。2010年,示范区人口3092万人,人力资源总量212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8.2%、49.8%。

(2)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未能实现同向、同速。示范区仅2011年前11个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61%。据调查估算,未来几年,示范区企业普通用工需求量将增长100万人。然而,安徽省大量农民工仍然在东部地区就业。到2011年底,全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370万人,其中920万人在省外务工,80%以上在长三角等东部地区。

(3)技能人才短缺更加凸显。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据调查估算,仅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重点发展产业,未来3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将增长12万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需求量将增长15万人。

(4)就业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对称,人力资源流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渠道较窄,时间滞后。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尚不能跟上承接转移的步伐,还存在着人员力量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较低、经费保障不力、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三、积极应对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就业新问题

面对这些新挑战、新问题,超前谋划,转变思路,积极应对。

(1)注重主动融入、源头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主动把就业工作放到承接产业转移大局中去谋划、部署和推进。着眼全省产业转移和人力资源区域布局,强化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的衔接,整合就业创业、职业培训、人才培养等工作,实施人力资源一体化开发。专门编制了皖江示范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推进示范区人力资源扩容提质,五年内计划净增逾100万人。建立重大项目用工对接机制,实施用工咨询洽谈衔接、用工服务信息快速交换、用工信息快速发布、区域性劳务对接、技能培训对接等五项制度,实现企业招工与落实政策、与劳动者求职、与技能培训“三个有效对接”。

(2)注重促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将以往的单纯支持劳务输出,调整为以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为主。省人社、发改、财政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的意见,建立“区域对接、县县对接、镇企对接”模式,整体调动全省人力资源,皖北24个县与皖江示范区18个县结成劳务合作伙伴,25万多皖北农民工到皖江示范区就业,使建设皖江示范区、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两个重大战略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人口红利”。

(3)注重加强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外出就业动态监测。坚持主动跟踪,及时监测,掌握主动权,引导与指导相结合。2010年,先后开展四次大型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外出就业专项调查活动。2011年,建立企业用工月度监测和农民工季度统计制度,对8个市人力资源市场、3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55户重点企业用工情况按月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跟踪,对农民工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情况按季进行统计。

(4)注重推进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出台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统一城乡技能培训政策,突出企业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将农民工技能培训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纳入对各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集聚人社、农委、扶贫等部门资源,坚持统筹城乡、统一标准、直补个人、直补企业的“两统两直”培训补贴机制,推行个人先付费、政府后买单模式。人社部门每年安排2.5亿元资金,重点向农民工就业多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倾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建立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对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分别给予500至3000元补贴。对所学专业为安徽省企业紧缺工种的技工院校学生,毕业时给予2000元补助。2011年,全省培养新技师6582人,培训高级工6.7万人,实施职业资格鉴定57.3万人次。

(5)注重扶持、强化和提升各类创业园区。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在17个省辖市全面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全省已建成626个专业化创业园(区)(其中:119个城市就业创业园、123条创业街,350个农民工创业园,26个大学生创业园,8个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125个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建成2万平方米服务场所,组建近千人的专家服务队伍,开展创业培训15万人,其中8万人成功创业,带动25万人就业。

(6)注重健全强化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坚持整合市场,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打“歼灭战”。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全省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全部建成基层服务平台,建立了村级就业信息员队伍,开发“大集中”模式的就业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就业信息实名制管理制度。注意发挥优势,整合力量,2011年安徽省共举办大型招聘会1400多场,提供170万个就业岗位,50万人次与企业达成就业协议,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四、完善破解产业转移就业难题的新举措

尽管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前述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还不能满足产业转移的迅猛势头。据不完全统计,示范区2011年一次性用工超过300人的企业为32户、计划招工3.09万人,2012年增加到44户,计划招工5.44万人,招工人数比2011年增长76%;户均招工人数由2011年966人,增加到2012年1237人,增幅达28%。

下一步,为解决好承接产业转移中就业问题,应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把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推动、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大局,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1)突出围绕中心,服务承接产业转移大局。产业转移,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我们把服务产业转移作为就业工作的主战场,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健全皖北地区农民工与皖江示范区就业岗位对接机制,组织省内劳务对接,不断优化省内务工环境,持续扩大农民工省内就业规模,引导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和分布,努力实现产业和农民工“同向、同步”双转移。完善重大转移项目(招商企业)用工服务联动机制,增强做好就业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同步、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到重大转移项目(招商企业)用工信息早知道、培训需求早了解、用工服务早行动、劳动关系早指导,实现企业招工与落实政策有效对接、企业招工与劳动者求职有效对接、企业技能需求与技能培训有效对接。

(2)突出结构调整,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关键是在承接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围绕产业转移的需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强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并组织实施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着力构建与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市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健全职业培训网络。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补贴资金。

(3)突出城镇化,促进农民工省内转移就业。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培育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等措施,使更多富余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大力发展省内劳务经济,加强组织推动和中介服务,引导成建制建筑、服装加工、机电产品加工、家政服务等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就业。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充分发挥农民工联席会议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开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落户城镇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引导农民工在省内就业。

(4)突出创业富民,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的指导意见》(皖发[2011]14号)中,将实施创业富民工程作为构建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的四大工程之一。下一步,应将承接产业转移和扶持创业紧密集合,在产业转移中开辟创业新领域,在扶持创业更好服务产业转移。着力突破小额担保贷款难点,出台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全面推行“你贷款、我贴息”小额贷款政策,确保完成全年发放12亿元的目标任务。完善创业培训政策,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全面推广阶梯式创业培训模式,在高校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实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以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管理为平台,研究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已建创业园地服务管理水平,完善创业孵化和扩大就业功能。在17个省辖市全面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深入推广“庐阳创业模式”、“芜湖小额贷款模式”,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把广大群众思发展求富裕的迫切愿望转化成自觉的创业行动。

(5)突出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下一步,重点构建城乡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落实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意见,注重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均等化,开展基层就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组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按照精细化、长效化的要求,完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援助。完善全省统一的就业失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实就业信息实名制管理,为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提供更加及时、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