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文化重建的具体路径分析

农村文化重建的具体路径分析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乡村文化有着独有的价值,它给予了传统中国社会以道德秩序、价值归属、情感寄托。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冲击显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代替。其次,农村文化的重建与发展应回归农村的本色。
农村文化重建的具体路径分析_农村变迁与秩序构建:转型期农村现代化变迁研究

农村文化是一种契合于农耕社会的规则体系,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意义支撑,为乡村社会秩序的达成提供了价值规范。从文化演变的角度来看,农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子系统,有其内在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将文化简单的按照意识形态进行强行建构并工具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干预,结果使得文化的有机传承出现问题,乡土性文化被解构得支离破碎。[17]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逐渐推进、城市化进程多重影响、现代文化的强势覆盖下,农村原有的乡土文化迅速被边缘化,农村文化呈现出现代与传统交织、庸俗文化泛滥、乡村文化走势扑朔迷离的局面。农村文化中的信仰性文化低俗、农民价值迷失,规范性文化作为嵌入性的制度规范执行不力,原有的非正式规范被削弱、缺乏认同,导致农村文化发展出现困境。因此农村文化的建设,必须尊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理性认识传统乡土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价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具体路径如下:

(一)重建乡土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的发展有其内在机制并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运行的。传统乡土文化是我国农村文化的基础,孤立地抛开几千年奠定的文化基础,而去移植外来文化,既不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也很难成功。[18]从文化发展的未来来看,中国社会的发展不能只以现代城市社会为最高理想,文化发展也不能以工业现代文化为最终目标。传统乡村文化有着独有的价值,它给予了传统中国社会以道德秩序、价值归属、情感寄托。对乡土文化的定位必须跳出“工业文化与农业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二元对立模式,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应积极寻找文化的价值传承规律,重新确认传统乡土文化在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合理地位。一味的抛弃乡土文化,只会给农村发展带来“邯郸学步”的结果。文化本身是一种传统惯性的承接,不可能彻底与过去断裂。无论传统文化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过去的”文化的影响和干扰,不可能彻底变成另外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19]从文化的特性来看,文化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在长期的生活中,传统文化因子渗透于日常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系中。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从文化的生命力来看,城市文化只能部分影响乡村文化,并不能完全摧毁乡土性文化传统,更不能把乡土意识从农民意识形态中连根拔走。

在农村文化发展中要积极发挥传统乡土性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把乡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发扬光大。在媒体宣传中给予传统乡土文化正面积极评价,借助各种力量开拓发展空间,保留农村居民对传统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的认同。借助特定的文艺形式使传统文化传承有利延续,使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与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在农村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把传统文化进行基因嫁接,使其与现代文化理念相融合,互相扶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如优秀的传统道德、传统习俗以及秩序规范,通过媒体宣传,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负面认识。同时在社会发展中,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使乡村文化走出创新与传承的新模式。

(二)发挥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

文化变迁的基础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冲击显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代替。乡土文化有其固有的特点,如建立在小农经济上的封闭性与静止性、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血缘宗族性、基于小农经济的“恋土”情结。在时代变革的今天,当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的乡土性文化难以发挥引领社会变迁的作用,在中国迈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在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征程上,也需以现代文化为发展方向,发挥现代文化对传统农村变革的引领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持续推进,现代文明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全球传播,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封闭的乡村被打破,被裹挟进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在乡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接受现代文化的有利因素。要以科学、理性为基点,大力传播现代科学知识,使农民对社会、自然有科学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现代科学文化素养,使现代文化的科学理性精神在农村传播。同时加大对现代规范性文化的宣传,提高农民对现代制度、规范的认识。在当前的农村社会,由于传统的习惯,人们对现代规则的认识度不高,缺乏法治与规则意识。在农村文化的重构路径中要通过媒体宣传、规则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对法律的信仰、对规则的认同,以公平正义为理念构建适应农村发展方向的现代规则。同时根据农村发展的现状,加大对农民价值观的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依托,对当前农村价值观多元化与无序化进行改造与整合。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积极弘扬现代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时运用新媒体等新型传播方式,传播现代政治理念,培养农民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

(三)在文化重建的过程中发挥农村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作用

文化作为结构性的力量,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也具有自我创造的特点。文化作为一种生命力能够自我超越、自我生产与自我创造。在乡村原来稳定的环境被外界摧毁以后,乡村文化的传承就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20]农村文化作为同农村社会生活实践相适应的生命力系统,它为农村社会提供了秩序表达与意义支撑。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应发挥文化的自主性作用,按照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逻辑,实现农村文化的自主性发展。具体而言,首先应发挥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创造者与主人的作用。在生存需要与生活需求的支配下,在农村生活和实践的农民,具有创造文化的能力。农民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不断对乡村社会生活进行总结以凝聚成各种文化形式,然后再通过各种灵活方式展现出来,形成适应农村生活的表意系统、行为规则与娱乐方式。农民具有高超的智慧,农村社会有着有机的文化生产系统,农村、农民作为文化的创造主体,能够形成文化生产的有机生态,有效创造农村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机制。通过广大农民的生活参与、创造参与与展演参与,最终形成农村产需结合的农村文化结构。其次,农村文化的重建与发展应回归农村的本色。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文化的建构要从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植于农村的实践场域。尽管现代文化有其先进性,但是中国农村目前处于家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模式,血缘地缘仍是农村社会链接的主要方式。尽管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推进,但是农业种植在农村社会仍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农村仍具有熟人社会特征。因此农村文化的建设应从生产的小农性、社会关系的本土性出发,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尊重农村传统文化中与此相适应的非正式规范与伦理道德,以体现农民的价值和维护乡村秩序为归宿,不能简单地用先进或落后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农村文化的发展应从文化体系的整体性与农村社会的特征出发。[21]在当前的农村社会,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与农村的实情,文化建构顺应农村的需求,同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相契合,不一味的盲目追求潮流,更不能急切移植外来文化,要发挥农村文化发展的自主性。

【注释】

[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张良:《农村文化的内涵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1期。

[4]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

[5]纪丽萍:《变迁视阈中的现代性与中国乡村文化》,《理论月刊》2013年第5期。

[6]张小军:《象征资本的再生产——从阳村宗族论民国基层社会》,《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7]王钓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8]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9]周军:《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0]简小鹰、谢小芹:《“过日子”与农民的生活逻辑——基于江汉平原L村的经验考察》,《长白学刊》2015年第1期。

[11]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12]刘锐、杨华:《价值迷失与农村老人自杀——基于湖北京山J村的个案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3]纪丽萍:《变迁视阈中的现代性与中国乡村文化》,《理论月刊》2013年第5期。

[14]沈新坤:《乡村社会秩序整合中的制度性规范与非制度性规范》,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41~46页。

[15]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

[16]吴淼:《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7]吴淼:《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8]丁永祥:《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9]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20]李佳:《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4期。

[21]吴淼:《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