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开着二手车出发展路

开着二手车出发展路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高 菲王兴顺,汉族,1969年1月出生,2004年7月入党,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三闸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银川市十大杰出青年、西夏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如今,担任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三闸村党支部书记多年的王兴顺,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一体化发展的新农村科学发展之路。2006年,30多岁的王兴顺接过三闸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担子,200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开着二手车出发展路_点赞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三闸村党支部书记王兴顺_点赞百名好支书

文◎高 菲

【人物名片

王兴顺,汉族,1969年1月出生,2004年7月入党,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三闸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银川市十大杰出青年、西夏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

跑运输,搞养殖,年收入10多万元的王兴顺,回村当“村官”,让很多人费解。如今,担任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三闸村党支部书记多年的王兴顺,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一体化发展的新农村科学发展之路。

三闸村过去一直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村民日子过得并不滋润。2006年,30多岁的王兴顺接过三闸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担子,200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兴顺知道,发展产业要讲究科学。他请来专家分析研究后认为,三闸村离西夏区城区近,适合从事设施农业以及养殖业。很快,种温棚菜、养狐狸等成为三闸村人“掘金”的主要项目。时至今日,全村85% 的农户种植温棚蔬菜和露地蔬菜,人均年收入8000元;30% 以上的农户从事狐狸养殖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

为了让更多农民致富,王兴顺运用市场化理念,引入客商在村里建起300多亩的育苗基地,成立苗木协会,探索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打造林地生态养殖经济。“今年林下养殖的第一批600多只生态鸡被客商抢购一空,每只售价150元。”王兴顺说,在三闸村苗木协会辐射带动下,600多户本村以及周边农户从事苗木产业、林地生态养殖业。眼下,三闸村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准备在淘宝网上销售生态鸡,在电商时代打响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短短几年间,致富的产业接连不断落户三闸村,全村30% 以上的农户从事客运和货运,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从事大中型农机服务、粮油加工服务的46户农民,户均年收入8万元。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400元。2015年,这一经济指标突破1万元。

“他头脑灵活,很多事想得多看得远,大家跟着他尝到了不少甜头。”村民王才把自家的10亩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在一家企业打工,月收入2300元。“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说起新生活,王才神采奕奕。

如今,三闸村40% 的农户购置了小轿车,95% 的新婚夫妇在城里购买住房,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可获得奖学金……而王兴顺自家的收入水平没怎么提升。“王支书刚上任时,开着一辆价值3万多元的二手车。如今,村民们的车大多价值一二十万元,王支书也换车了,一辆价值两万多元的二手车。”对于村民王正邦的这番比较,王兴顺一笑而过。

谈及未来,王兴顺说,正着手进行休闲垂钓等项目引进,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村集体收入将增加30万元,带动100多人就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