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地携手拔穷根

两地携手拔穷根

时间:2022-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天虎了解情况后,决定将沟南村作为实施种草养畜,建立养殖示范园区的重点村。闽宁对口帮扶以来,同心县委、政府曾多次向福建各地组织劳务输出,但因生活习惯、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送出去的多,留住的少,收效不大。示范区建成五年来,石狮市先后投资达700多万元。目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同心县石狮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挂职干部林天虎向福建考察团介绍石狮镇规划情况
两地携手拔穷根_同心情结:闽宁扶贫协作20周年同心专辑

光秃的山岭,干燥的气候,瘠薄的土地,贫穷的生活,像一把重锤,敲打着林天虎的心鼓,撞击着林天虎的灵魂。

林天虎在总结前任挂职领导干部工作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采取抓典型、搞示范、建基地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民走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路子。实地调研,使林天虎深深意识到对口帮扶工作不仅仅是“输血”,更重要的是抓典型、搞示范、建基地,切实增强“造血”功能,才能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2002年到2003年,结合退耕还草、封山禁牧政策,林天虎筹集资金共85万元,在同心县张家塬乡等四个乡镇建立了7个养殖示范园区,购置30台饲料粉碎机,扶持发展养牛养羊户700余户,建立标准化圈棚700个,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草养殖的积极性。

王团镇沟南村是个移民村,全村189户1026人,人均只有一亩耕地。村民使出浑身解数在几亩田里奋斗,但依然无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林天虎了解情况后,决定将沟南村作为实施种草养畜,建立养殖示范园区的重点村。2002年,他筹资22万元帮助沟南村56户群众从山东购买小尾寒羊364只。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4800元以上,实现了该村种植业向养殖业的转变,为全县发展草畜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尝到甜头的农户由衷地道出顺口溜:养好一只小尾羊,不愁油盐酱醋粮;养好两只小尾羊,两年三年盖新房;养好三只小尾羊,家庭变成小银行;养好五只小尾羊,主人变成万元郎;养好十只小尾羊,当年就能奔小康。

劳务输出是宁南山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闽宁对口帮扶以来,同心县委、政府曾多次向福建各地组织劳务输出,但因生活习惯、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往往送出去的多,留住的少,收效不大。鉴于这种情况,为了让更多的务工人员在福建能留得住、学得好、挣得多,林天虎从石狮市争取100万元资金建设了1700平方米的同心劳务培训中心,对同心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为石狮市企业建立新的劳动力基地,促进两地劳务协作,拉近了两地人民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距离。

同心县石狮镇是闽宁合作的形象工程,它的建设,不仅对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速同心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而且还成为扶贫扬黄灌溉的样板工程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高效农业示范区和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水平,发挥综合效益的节水示范区。示范区建成五年来,石狮市先后投资达700多万元。目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同心县石狮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由贫困落后的山区4个乡镇移民搬迁形成的新村黄石村,在福建挂职干部的帮助下,全村280户1400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告别了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窘境,一举脱了贫。2002年,林天虎联系石狮市又投资10万元修建了村级道路和农渠,进一步改善了黄石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好日子的甜头,他们高兴地把表达心声的对联“对口帮扶闽南春风吹绿塞上大地,移民搬迁两地携手拔掉千年穷根”挂在了村口的宣传牌上。

挂职干部林天虎向福建考察团介绍石狮镇规划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