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良性循环和恐同症的式微

良性循环和恐同症的式微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恐同症正在被看作是和种族主义一样的冒犯。人们对不了解的人抱有偏见;一旦他们了解了同性恋者,恐同症也就减轻了。进展如此迅猛的部分原因在于随着恐同症的减轻,男孩之间多少能够拥抱一下彼此或者对最好的同伴说爱他们,然后他们多少能够清清嗓子开始谈论女孩。[19]社会学家埃里克·安德森记录了这一在世界范围内带来恐同症迅速下降的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和恐同症的式微_道德之弧: 科学和理性如何将人类引向真理、公正与自由

以石墙知名的事件发生在近五十年前——那之后又取得了怎样的进步?首先是好消息:1973年,美国精神病医学学会不再将同性恋列为一种精神疾病。正式承认男女同性恋者实质上不是病人在改变对待他们的态度方面是必要的第一步,而态度确实发生了肯定性的重大改变。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恐同症正在被看作是和种族主义一样的冒犯。社会学家马克·麦考马克写道:

同性恋权利运动十分成功,即使只看同性恋可见度就非常明显。人们看到他们喜欢的一些著名人士原来是同性恋,冲击巨大。人们对不了解的人抱有偏见;一旦他们了解了同性恋者,恐同症也就减轻了。

改变的另一关键领域是互联网。互联网意味着柜子里的人能够交朋友,变得更加自信,能够更早出柜。社交网站如Fackbook询问你的性取向,你点击选择你是男性还是女性,然后点击选择你喜欢男人还是女人。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你是异性恋,一旦你不是,那么你就会很可怜。

进展如此迅猛的部分原因在于随着恐同症的减轻,男孩之间多少能够拥抱一下彼此或者对最好的同伴说爱他们,然后他们多少能够清清嗓子开始谈论女孩。他们意识到事实上这并不令人厌恶或者反感,因而更多地打消了他们对同性恋的恐惧和顾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19]

社会学家埃里克·安德森记录了这一在世界范围内带来恐同症迅速下降的良性循环。当被问到他的结论时,安德森说,“很好,这些发现只是对25或30岁及以上的人来说感到吃惊。对17岁的人来说稀松平常。这不是说这一新的态度在所有地方所有时段的人口统计中都存在。而是说,这是一个增长的涌现过程,并且恐同症在城市的中产白人青年中尤为不可接受。”[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