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种依托三大城市群的战略选择

一种依托三大城市群的战略选择

时间:2023-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而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凭借黄金水道,依托长江上、中、下三大城市群,推动中国长江流域中西部工业化,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城市群的特点来看,依托于长江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可以承接特定的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城镇。长江三大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其中首要之举就是东部产业向西部梯次转移。
一种依托三大城市群的战略选择_2015政策热点面对面

东部产业向西部梯次转移,将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工业发展。这将会启动工业转移,由此而来的经济发展将会惠及民生,提高内需。建设长江立体交通通道,这将是一次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即为长江经济带长远发展打下基础,也为现实的过剩产能寻找空间。同时,还要看到,长江经济带建设,在九省二市的范围内,给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依托,给提高内需提供现实途径。

我国居民个人消费是主要大国中最低的,在GDP总额中的比例约为35%。亚洲新兴经济体约为55%,欧洲国家则普遍高于60%。居民消费能力来自于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经济增长所得来的收入,一个是调整、公平分配国民财富而来的收入。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和保险体系,改善民生。但居民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提升并不快。因此,就现有情况来说,通过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就业人数,使更多的人纳入经济增长进程,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最重要途径。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推动工业化,扩大就业,提高内需为目标的战略措施。

新型城镇化确实是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巨大的住宅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能够提供巨大的投资需求。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2%,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也只有3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近80%。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但是,新型城镇化不是“人造城市”。人造城市有两种:一种是城市“摊大饼”。2015年春节,笔者在河北某大城市的东二环,极目四望,巨大的钢筋水泥建筑向四面延伸。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它通常是政府付给农民一定补偿,征收土地后出让,房地产商竞标后开发房地产,一些需要住房的人购买,另外一些人或者出于保值、或者出于投机,购房进行投资。另外一种就是开辟某个新区,也是征地卖地盖楼,鼓励投资客买楼。这些“人造城市”没有工业,没有生产能力,无法吸纳就业,因此无法形成消费能力,服务业因而很难发展。在某些新城区中,居民稀少,到晚上灯火零落,被人们称之为“鬼城”。

我国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大中小城市间的工业布局,形成相应的城镇工业生产能力。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的发展主要是靠几个良性互动的大城市群来推动的。如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这一城市群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其中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个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40多个卫星城镇,长约965公里,宽100多公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90%以上。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

我国也形成了这样的城市群。在北方,以北京、天津为依托,以周边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等城市为重点,形成环渤海城市群;在长江下游,以上海为依托,以周边的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为重点,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在南方,以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等为依托,以东莞、惠州等为重点,形成珠三角城市群。

但是,我国现在存在城乡不平衡。超大城市和农村差距巨大。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来看,其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压力已经达到极限,继续扩张将带来各种各样的城市病,也限制自身发展。从现实条件来说,农村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效率、市场渠道,也很难走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乡镇企业式的乡土工业化之路。

因此,新兴城镇化就成超大城市和农村的桥梁,是利用现有条件,推动中国工业化的现实途径。而建设长江经济带,也是凭借黄金水道,依托长江上、中、下三大城市群,推动中国长江流域中西部工业化,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城市群的特点来看,在空间上,是“中心—卫星”辐射状网络化格局。大城市是中心,然后周边是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周边为小城镇。从功能上来看,不同层次的城市都承担特定的功能,城市之间的产业是互补的,而不是趋同的。大城市要发挥科研中心的作用,要不断向周边城镇进行产业和技术的转化,不是仅仅吸纳周边城镇的资源。从交通来看,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小城镇要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产业人口的自由流动。

从城市群的特点来看,依托于长江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可以承接特定的产业转移,发展工业城镇。

长江三大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其中首要之举就是东部产业向西部梯次转移。在中西部沿江城市周围交通便利地区,必然会出现工业园区,它们的职能就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工业城镇。工业需要劳动力,这些工业园区必然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这些工人又自然产生了消费需求,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服务业。这样,这些服务业、消费需求、就业,自然而然吸纳农业人口。当然,工业园区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条件,统筹协调,合理定位,不能全面开花,恶性竞争。

依托大城市,新型城镇可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会计、工业设计、信用评级等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纽约拥有三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12财年的收入为313亿美元;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12财年的收入为244亿美元;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12财年的收入为315亿美元。仅仅这三个会计师事务所一个财年的收入就高达872亿美元。现在有一种共识,就是我国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我国工业在GDP总值中的比重为45%—50%,而服务业始终维持在40%。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比重一般维持在60%—80%。比如印度,2010年,印度人均1265美元,但服务业占GDP总值59.3%,中国2011年人均5414美元,但服务业比重为43.1%,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因此,我国相关部门正不断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这些城镇的生产性服务业紧紧围绕实体经济的发展来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

城镇可以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如发展社区服务业,解决广大群众的生活问题,可以发展丰富营养的早餐业、老年饭桌等餐饮业。还可以发展更多的服务业,如居民装修时电力服务企业可以为居民进行专业化的服务,提供用电装修的建议,这样既可以使居民的电力设施安全,又可以节电省电。要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以解决就业问题。2011年6月,国家4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第一次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3种类型,从而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具体划分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至此,小微企业群体正式步入公众视野。2011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类似的扶持政策应当进一步加大,不断解决小微企业成长中的烦恼。

依托三大城市群和长江航运立体通道,推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使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这将是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