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移民适应美国社会的几种模式

移民适应美国社会的几种模式

时间:2022-03-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他们融入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模式,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同化模式、殖民模式、阶级模式、分层同化模式。从美国历史发展看,认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无论以种族主义或无种族主义的形式,都已经成为美国对移民的基本要求。共产党认为黑人是美国社会中最受剥削的群体,这与对白人工人的剥削有着本质的不同。
移民适应美国社会的几种模式_美国移民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基于冲突论视角

社会中的有价物品的分配和使用至少部分是根据种族特性分配的。后者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个体获得财富、收入、权力、声望的程度,尤其在美国,种族身份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决定个人发展机会、健康、财富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某些种族群体就是比另外的种族群体占有更多资源;一部分成员可以获得各方面的成功,而与他们属于同一种族身份的其他成员却更多地在贫困线上挣扎;每一个少数群体内部也都可以根据阶级属性、社会地位、权力而被划分成不平等的层次;同样的,同一社会阶层中的成员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群体。具有不同种族特性的移民进入美国社会后,从事生产、消费等活动,也被相应地归于不同分层等级之中。对他们融入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模式,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同化模式、殖民模式、阶级模式、分层同化模式。

1.同化模式

同化模式的代表人物有奥斯卡·汉德林(Oscar Handlin)、内森·格泽尔(Nathan Glazer)、丹尼尔·P.莫伊尼汉(Daniel P.Moynihan)、米尔顿·M.戈登(Milton M.Gordon)等学者,其理论主要有三种:遵从盎格鲁文化(Anglo-conformity)、大熔炉(the melting pot)以及文化多元性(cultural pluralism)。这三种同化理论反映了不同群体对美国社会不同的利益诉求。

遵从盎格鲁文化模式强调盎格鲁—撒克逊传统、制度、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所有种族群体都希望能够融入这种生活方式,这种观点是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坚信其基因优越性的观点是分不开的。从这方面看,这种同化观带有某种霸权观点和强权意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美国是由那些讲英语的新教徒所创建的,任何想进入这一国家的群体必须全盘接受相关文化。

大熔炉理论强调文化、社会结构和婚姻的融合。该理论认为美国是一个大熔炉,可以将所有文化和移居其中的人融合成一种奇特的组合,例如意大利面和比萨、德国啤酒、斯堪的迪纳维亚的圣诞树及其他各式各样的组合构成了今天的美国。有学者指出美国可以产生生理上和文化上无差异的天主教徒、新教徒以及犹太教徒。戈登例举出了成功的案例,即除了爱尔兰天主教徒、德国犹太教徒,那些在1880年之前从北欧和东欧到达美国的大多数移民已经完成了这种融合。他们之间的融合和通婚已经基本相似,这部分群体组成的白人新教徒已经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美国人。

最后一种观点是文化多元论,是指一些移民一方面为了使经济生活改善和政治地位提升而在这些方面与主流社会融合,另一方面,他们仍然坚持各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少数族群身上。移民第一代一般经历过这种多元文化的生活历程,但却很少将其表述为一种理念。文化多元论只有在少数种族移民受到主流群体的拒绝后才会形成。它不包括文化和结构同化,但是要求态度和行为认同,也就是反对不公平和歧视。对文化多元论实施的现实性问题,不少学者持消极态度,有的甚至认为美国从来没有存在过多元文化现象。

在考虑“文化同化”这一主题时,主流观点都认为需遵循盎格鲁文化同化模式,这使得移民群体的文化传承受到极大限制,尽管如此,许多移民仍然坚持其文化风格。虽然大熔炉理论意味着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宗教信仰的亚社会群体之间可以通婚,但是实际上这种亚社会群体间也是相互孤立的,从而构成了结构的隔离化。从美国历史发展看,认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无论以种族主义或无种族主义的形式,都已经成为美国对移民的基本要求。戈登根据这种理念,构建了同化的七阶段:文化或行为同化、结构同化、婚姻同化、身份认同、态度认同、行为同化和公民身份认同。其先后顺序是包括:通过学习东道国的主流文化,少数群体与主流群体成员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少;广泛参与主流社会中的小集团、俱乐部和社团组织,与主流社会成员联姻;进一步从态度上发生改变,开始认为自己属于东道国家的一员;偏见消失;歧视消失;进而种族冲突消失。[32]虽然这一顺序并没有明确哪一阶段更重要,也不曾坚持说所有同化过程都要按照这种模式进行,但是从上述的同化过程还是可以看出,戈登的这种循序渐进的同化模式过于乐观,其中并没有考虑到主流社会的排斥、移民的主观性与客观现实性。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同化的效果,也是部分同化,尤其是对那些在青年阶段后移民美国的群体来讲,要完成文化方面的同化,难度更大。对盎格鲁文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所有群体都能够完全被同化,刻意消除某一群体的差异不仅不可能,而且用这种方式思考本身就失于幼稚。可以说,这种同化模式带有某种程度上的一厢情愿。从移民群体本身来看,他们及其后代对待同化问题就有不同的认识:如第一代移民不希望、也不可能放弃本民族的文化;而其子女寻求文化认同的意识比较强烈,也相对比较易于同化。即便如此,对移民二代的同化也往往只是文化上的,而非结构性的,尤其对那些高度隔离的群体来说,要完成同化要经过很长时间,尤其如黑人、拉美裔等少数族裔。

2.殖民模式

跟同化模式有点相近,殖民模式利用相同的概念分析种族关系。根据斯托克里·卡米凯尔(Stokely Carmichael)与查理斯V.汉密尔顿(Charles V.Hamilton)的观点,[33]美国白人与黑人的关系就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这表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由白人房东、商人、银行家和政府代表等直接或间接制定的规则影响着黑人的生活。

各党派对各种族的态度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局势会经常进行调整,其中共产党是美国坚持利用殖民模式进行种族分析的首个党派。由于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共产党推动黑人权力运动的发展也并非完全受他们自己控制。从1928—1934年左右,黑人运动发展声势浩大,共产党促成其联合前线运动反对种族主义;1939年希特勒—斯大林条约签订后,沉寂的民族理论又呈现生机,但随着德国在1941年进攻苏联后,共产党全力以赴地支援苏维埃政府导致这一理论又被忽视。共产党认为黑人是美国社会中最受剥削的群体,这与对白人工人的剥削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在1928年很少有黑人可以成为产业工人,大多数人在其生活区域寻找农业方面的工作,而这些生活区域之前就是种植园奴隶主庄园所辖之地。由于种族、历史和独特的经济剥削方式,共产党将他们界定为浸没的民族,希望他们能够具有民族自觉性和自主性。由于语言、文化及生理等方面的因素不是形成黑人民族模式的本质特征,1956年共产党也承认这种民族理论不再适用。黑人离开他们之前的生活区域,到城市寻找工作,尽管仍然受到严重的歧视,但是他们受剥削的特性已经发生变化。

殖民模式分析非裔美国人生活、工作等境遇所用的方法和结论也被用来分析其他种族与欧洲殖民者的关系。虽然细节方面有所不同,但所有的学者都认识到殖民主义通过间接控制得以实施,例如在黑人之间形成不同阶级。中产阶级的黑人可以得到聘用、社会化、资助,以便发展一种对剥削者和社会现存体系的忠诚感,可以降低黑人联合起来采取行动撼动已有社会秩序的可能性。黑人之所以来到美国是源自白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在整个美国历史上,黑人生活在白人的统治下,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文化价值观,黑人想要获得民族独立也会受到白人的抵制,而且许多独立宣言的代言人也并非必然真正为了黑人的利益。在这一体制下,黑人要想获得平等是不可能的,殖民模式对移民这种适应美国社会过程中的不平等性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3.阶级模式

阶级模式的代表人物包括奥利佛·C.考克斯(Oliver C.Cox)、保罗·A.巴兰(Paul A.Baran)、保罗·M.斯威齐(Paul M.Sweezy)等人。[34]与同化模式、殖民模式一样,阶级模式也认为黑人在美国受到剥削,但是这一模式提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观点:第一,一部分黑人完全不受剥削;第二,黑人受剥削的原因不是因为其种族特性,相反是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工人。这种模式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所有工人,而不单单是少数族裔。因此,黑人主要是无产阶级,构成了工人阶层中收入最低、受剥削最严重的那部分群体。

早期欧洲经济的扩张在白人和非白人之间产生了王权的剥削与殖民关系,由于被运送到美洲殖民地的奴隶非常便宜,能够满足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殖民者认为有必要发展种族主义为其剥削寻找借口,伴随着奴隶制而产生的种族偏见有其“恰切的”理由。不同利益集团的资本家之间的冲突使得奴隶制得以废除,但是黑人又受到其他形式的剥削,如当奴工还债、交租以及从事工资收入很低的工作等;同时,种族偏见又有了其他用武之地,即资本家利用这种方式将白人工人与其他有色人种区分开来,目的就是防止这一阶级群体联合起来,损害白人的利益。阶级模式分析者一致认为,真正的解放依赖于所有工人,他们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联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

4.分层同化模式

分层同化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向上流动型。这种模式是指移民群体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水平和民主程度进入中产阶级水平(迈阿密的部分古巴人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第二种是选择性吸收型,或者是“适应或文化移植而非吸收”。这种模式指移民飞地,该区域的移民保留了大量的移民文化。这两种模式都可以促进移民很快流动至中产阶层。因此,如果移民学生能够得到移民飞地的强大支持,或者其父母与其子女一样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环境(他们其中往往是中产阶级),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被同化带来的压力;另外,还有很多移民年轻人经历着“非协调的文化移植”,这就可能处于“向下流动”的风险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文化和社会资源来帮助他们获得教育成功,那些生活在贫困社区的儿童为了被美国的同辈群体所接受,甚至形成了边缘的非主流文化。例如迈阿密的海地人儿童就是如此,他们遭受着双重压力,一方面作为海地人,受到非裔的歧视;另一方面他们需要适应其非裔的特性,此种经历往往使得他们进行一种“向下”的同化过程。[35]第三种即是移民区地形。移民尤其是早期的移民进入美国的模式是“扎堆”,即投靠已移民美国的亲戚、朋友等,以便更快地适应异域的环境、风土人情。但是不同的民族聚集区却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有的聚居地形成了具有移民者本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模式,被称为“移民飞地”,其共同特征是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特色明显、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如迈阿密的拉美裔化就是典型的例证。迈阿密主要的移民者是拉美裔,其中主要是古巴人。迈阿密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迅猛发展,再加上旅游业,使得迈阿密成为邮轮业的一大中心,除此之外,许多制造业、电信业和生产消费的大公司也被迁到迈阿密,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里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1.5%。为此,古巴人宣称“是我们建设了现代的迈阿密”。当然除了古巴人,其他种族包括巴西人、阿根廷人、智利人、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人等也为迈阿密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1993年就已有250亿美元主要从拉美进入了迈阿密。经济飞速发展的迈阿密使得居住其中的拉美裔摆脱了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限制,古巴人及其后裔控制了当地银行、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政界,他们认为被美国主流文化同化完全没有必要。从语言方面看,从2000年开始,西班牙语成为官方和民众的首要语言,在家里不说英语的人中,有89.3%说的是西班牙语,[36]甚至有的县市的政客竟然以古巴居民的名义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移民飞地经济和政治势力的发展程度可见一斑。除了迈阿密的拉美裔,西海岸的日本人与曼哈顿的犹太人也创造了移民飞地的奇迹。相对于迈阿密的古巴人局限于本区域内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区域自治倾向不同,曼哈顿的犹太人则把自己的产品、物资买卖网络扩大到除本区域的其他区域,成为美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印刷业、金融业、建筑业、珠宝业、香烟制造业及服装业等行业的发展都取得了傲人成绩。为了经济发展而学习英语和必要的美国文化是曼哈顿犹太人的普遍心态,但这只是他们的生存手段而已。因为同迈阿密的古巴人一样,他们也倾向于保留自己的文化,包括原来的宗教、语言和价值观。依赖这种团结的群族社区所带来的资源,是曼哈顿犹太人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西海岸的日本人的分布相对来说不是很集中,但是从地理位置上仍然属于集群性的,虽然在最初受到了更多的压榨和不公平对待,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繁荣等因素刺激,日本移民及其子女重新开始经营小企业,很多进入白领职业阶层,有的日本裔移民利用早期移民企业的资源,最终跻身美国的上流社会。[37]移民飞地的成功离不开个人努力与拼搏、所属区域内部群体之间的团结与互助,这是飞地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移民飞地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重视教育、重视经济发展,并将教育视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如犹太人不仅自己创办宗教初级和高等学校,还将孩子送到俄国人办的学校就读,而且德国犹太裔为东欧犹太移民提供了学习、适应美国文化的场所,如亨利街居民之家、教育联盟、阿斯特图书馆,等等。[38]

但是,移民飞地取得的骄人成绩并不能说明美国所有的移民聚居都是成功的,在美国还有很多移民居住于贫民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黑人为主的纽约市哈莱姆贫民区。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末,哈莱姆区聚集了近20名黑人和4万名波多黎各人及其他民族的移民。该地区经历了由“白”到“黑”的过程,其中公寓污秽不堪,居住条件恶劣,居民健康状况恶化,居民素质低,社会秩序不良,社会问题严重,商业凋敝,财政频遭危机;芝加哥的贫民窟也居住了大量没有工作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失业群体的大量存在对个人、家庭、社区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这种旷日持久的居住隔离被认为是导致种族不平等日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克拉克则认为居住隔离在美国种族压迫制度之中具有中心地位。[39]由此可见,这种少数民族聚居区很早就受到广大学者、社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黯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已经被拥有权力的白人社会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不仅限制那些没有掌握丝毫权力者,而且使他们的无权状态永久化。黯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社会性的、政治性的、教育性的——最重要的是经济性的聚居地。这些地区的居民备受压迫,是贪婪、残酷、麻木、罪恶的受害者,而且对他们的主人心存畏惧。”[40]种族隔离,尤其是黑人聚居区被认为是导致美国黑人持久贫困的关键的结构性因素,是城市底层阶级形成的原因之一。其后果之一是种族和阶级的孤立性。生活在贫民窟的少数族裔语言问题是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很大障碍,不仅如此,“反社会”文化的形成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对生活在其中的年轻人来讲,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学业方面的失败,将进一步阻碍他们改善其生活状态,因为辍学可能性的增加,加上由此导致的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其成年期时收入不高,贫困也就无可避免了。因此,美国的居住隔离被认为是成为广泛的种族不平等体制的基础,是区分少数群体与主流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果利用衡量成功的标准即教育、职业和收入等看,少数族裔上升到主流社会的可能性少之又少,除非他们有机会与其社区之外的主流社会进行互动。

以上几种模式都从不同的出发点、立场和研究视角对种族阶层演变的历史渊源、根本原因、发展特点、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我们现在了解美国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种族融合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形成提供了不少可供学习和揣摩的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但是无论单从哪一种模式去分析,都无法全面理解美国各种族移民后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和意识变化。随着殖民、殖民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要真正了解美国目前的移民生活状态、发展模式,应该将其他三种模式相结合,以此分析、探讨美国种族所处社会阶层结构的原因及其面临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