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生态转型

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生态转型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调整投资与分配结构,投资建设绿色企业和绿色基础设施。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
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生态转型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会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因此,要构建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生态转型。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经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一、发展绿色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绿色生产力的发展需建立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以“绿色”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分配结构及其他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循环发展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将“低碳”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生活,以此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1.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走绿色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经济发展过程“绿色化”、“生态化”作为主要途径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应按照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生产工艺绿色环保等要求,深化改革,改善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生态产业。

(1)以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遵循其转变的方向,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由此可以发现,产业结构调整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调整,例如重工业的比重向新型农业比重倾斜,发展新型农业。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态经济体系不仅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无污染产业,而且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这样才能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共同效益。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有压,也得有增,在压、增中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产业准入的环境标准不一致,产业政策不协调、不配套、不细化,由此造成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执法很吃力,责任难追究。对此,应同时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进行调整。[1]在增量方面:严格市场准入,完善产业准入的环境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项目实行不同的占地、耗能、耗水、资源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工艺装备、“三废”排放和生态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对于未批先建的项目一定要加强监管。在存量方面: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现有产业,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土地置换等手段限制其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重点生态地区应依法关闭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确保污染物“零排放”,难以关闭的,必须限期迁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巨大。要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节能环保领域中。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开展清洁生产程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的使用回收率,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解决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实现开发区转型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以生态学原理为主导,创新科技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设计和利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修复能力,施用有机肥和新型肥料,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土壤残留物和重金属污染。建立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景现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

(2)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分配结构及其他经济结构的调整。

调整投资与分配结构,投资建设绿色企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在国民收入投入扩大再生产和非生产性建设过程中,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使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能进行理念更新、技术更新,以减少生产过程及生产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人们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经济适用房等非生产基本建设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建立生态的管理体制、绿色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所以更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促进绿色消费;缩小城乡差距,营造环境公平;缩小区域差距,建立生态平衡。调整交换结构,如调整进出口结构,提高高能耗、非生态产品的流通成本;调整消费结构,倡导绿色消费,遏制非理性消费;调整技术结构,发展绿色科技;调整劳动力结构,推动劳动力向绿色、生态产业流动等等。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循环发展道路

循环发展指依靠经济发展体制的更新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构建人、社会、经济、资源有序发展、循环利用的一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能够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源头预防环境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应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生态危机的现实压迫和人类精神的超越追求促使人们反思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我国“九五”计划明确指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八大再一次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合理有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能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而且能够达到人、社会、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把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生态型非线性发展方式,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依据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走循环发展道路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

(1)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层面,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把资源转移到需要发展的领域,如把投资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上来。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生活垃圾对江河湖泊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农民对化肥的使用不规范,以致耕地受污染现象逐年上升。要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如对生活垃圾进行生态处理。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保障广大农村地区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企业层面,企业要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改善公司管理结构,积极推进技术革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投资转移到新兴产业上。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对生物、新能源开发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扶持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产学研结合体系,引进高科技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技术—资金—新技术的良性循环;加强集成创新,形成竞争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形成知识、人才、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高能耗产业的资源约束机制,开发新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创新减排治污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完善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走循环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循环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循环发展要求人类在使用资源过程中,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循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之一。

3.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走低碳发展道路

低碳发展是将“低碳”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指通过创新科技手段和改进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同时提高产品竞争力,是一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趋势。它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所以走低碳发展道路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低碳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全新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低碳发展的实质是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结构,开展低碳产业。因此,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推动低碳发展。

(1)倡导低碳发展,开发低碳能源。

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高碳发展时代,在经济社会得到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传统能源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在节能动力上,决定能源弹性系数的两个因素是技术和结构。因此,创新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低碳发展的必要途径;开发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是低碳发展的必然途径。随着科技进步,高碳能源在得到高效利用的同时也将随着低碳能源的开发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低碳能源。

(2)创新低碳科技,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使碳排放量最小化或无碳化的产业。目前,我国高碳产业,如钢铁、石化、建材、冶金、造纸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这些高碳产业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将被新兴低碳产业所代替。在产业战略发展上,国家应选择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0年,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比如,山东祥光铜业通过技术创新、高端发展,创造了低碳发展模式。2012年8月对园区的验收表明,该园区内生产链的污染排放已达零排放指标,正向着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目标迈进,并从国际先进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

资源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小是低碳产业选择的关键条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动汽车、生物能源、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是发展低能碳产业的主导方向。

(3)推广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理念贯穿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核心理念在于研发、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倡导低碳生活。以低碳理念引导低碳生活,开发和推广能耗低、污染少的产品与产业,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增强环保意识,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倡导健康、自然、安全、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一是选用节能产品,拒绝消费高能耗产品,如少开车多步行,少开空调,少用或重复使用纸张,选用节能电器等等。这既能为社会“减排”,也可促进高能耗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适度消费,避免铺张浪费。节约是传统美德。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朋友聚餐,推行“光盘行动”;逛街购物,够用就行,合适即好,反对攀比。三是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着手,如购衣、穿衣主张够用就好,不铺张浪费等等。

二、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减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本质上讲,就是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我国总体上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区域差别显著,又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和频度较大、敏感性和脆弱性较强、优化调整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2]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发展的基本架构,不仅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开发和保护并重,既包括合理有序的开发,也包括主动持续的保护。开发性空间主要指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保护性空间主要指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空间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发挥对于各类空间开发的引导性和约束性。同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然要求统筹开发城乡空间、海陆空间和地上地下空间。我国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集约高效的共性原则,对于开发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路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地下能源矿产资源的供给保障,城市建设也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带来新的需求。只有统筹开发城乡、海陆、地上地下空间,才能确保国土空间的合理有序和集约高效开发。

1.要树立大国土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发展[3]

我国当前陆地与海洋开发不同步、不衔接,海岸带和近岸海域开发密度高、强度大,港口建设等海岸线开发和海域使用缺乏统筹,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围填海规模增长较快,布局散乱。局部地区陆域开发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同时,沿边、沿海地区长期以来是保卫国家安全、防卫外来侵略的前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定位不够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强度不一。在21世纪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潮流和形势下,应依托沿边和沿海地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结构。

中国是海洋大国,保护海洋、经略海洋不仅涉及我国发展空间,也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因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认识海洋作为国土开发新空间、后备资源基地、便捷运输通道和安全屏障的重要作用。要确定和守住不再破坏生态平衡、不再影响生态功能、不再改变基本属性、已受损的生态系统不再退化的“四不”开发底线。沿海地区不能仅向海洋索取,更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理和控制政策,对已遭到破坏的海洋区域进行生态整治和修复,努力使海洋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要依托海洋优势、实施陆海统筹,将沿海发展的区域范围向西纵深推进,促进产业自东向西梯度转移,构建从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衔接协调的陆海统筹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海洋国土和沿海地带的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将沿边地区发展为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兴边睦邻、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发挥国家经济活力的重要区域,在与相邻国家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构建包括对外开放“门户城市”、“中继通道城市”、“边境窗口城市”在内的城市集群和地区,形成多个开发、开放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开放国土和保卫国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海洋国土作为经济空间、战略通道、资源基地、环境本底和国防屏障的重要作用,从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方面构建协同共治、良性互动的陆海开发格局,促进陆域国土纵深开发,促进海洋强国建设。

2.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树立均衡发展理念,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坚持以重点开发促进面上保护,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型国土开发格局,通过实施点轴集聚式开发,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通过扶持落后地区开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通过推进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并呈继续扩大趋势。1978—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由52∶31∶17变为59∶27∶14;2000—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仍由2.8∶1扩大为3.23∶1。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提升国土空间集聚水平的同时,明确途径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善国土均衡发展水平。对此,今后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均衡水平:一是加大点轴开发力度,提升重点地区水平和统筹转移能力,增加东、中部点轴布局密度,带动辐射区域共同发展。同时,发挥海洋优势和东西轴向经济通道作用,加强长江、陇海线等横向发展轴带沿线的经济联系,纵深拓宽沿海经济带,使东中部逐步均衡。二是加大特殊区域的重点扶持力度,如专项推动扶贫攻坚区域、少数民族地区、老区苏区发展,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三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和均等化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全国均衡。

3.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水平[4]

要树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以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建设为龙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只要规划好、布局好、建设好,就可以有效促进集约开发、均衡协调发展。但城镇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温室气体的主体,未来中国将有一亿以上的农村人口逐步定居城镇,能源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很大。因此,从编制规划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都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注意适当添绿留白,同时实施严格的用地、用水、用能节约管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4.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树立产业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基地布局,促进基础产业发展;推进各类园区集约、集中、集聚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力度,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要严控增量,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必须按中央要求,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项目一律停工。要逐步消化存量,有压减的指标和时间表,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逐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有压,也得有增,在压、增中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巨大。要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节能环保领域中。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积极运用高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努力攻克大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5.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也需要制度保障和机制推动。[5]

第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规划是最高层次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对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具有引领、协调和指导作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尽快改变国土规划缺失的局面。当务之急,是抓紧编制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根据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陆海、区域、城乡发展,统筹各类产业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在此基础上,启动区域和地方国土规划的编制。

第二,实施土地差别化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发挥土地制度政策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建立差别化的土地管控体系。要综合运用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地价等制度政策工具,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开发布局优化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发挥土地利用计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重点保障“三农”、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发展等用地。

第三,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近年来,各地着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在促进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同时,通过调整区域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有力地支持了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如,将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不仅促进了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而且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了“三农”发展,并为城镇、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用地。又如,开展低丘缓坡土地开发,不仅有利于保护优质耕地,而且有利于破解土地瓶颈制约,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再如,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不仅有力推动了城镇节约、集约用地,而且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妨碍节约和合理用地的思想观念和制度、机制弊端。要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和未利用土地开发、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各项改革探索,着力打造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制度平台,以尽可能少占地特别是少占耕地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发挥基础和先导作用。

第四,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负有主要责任。必须改变GDP至上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增加权重,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金融激励机制

环境保护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作为环境保护具体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过程。那么,生态文明作为其成果,也直接表现出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市场机制自身难以进行的,需要政府制定法规强制社会、企业和个人对环境进行保护,利用经济手段诱导经济主体对污染进行治理,其中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1.探索有利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6]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多少。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投入主体,各级政府要在环保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管理能力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不断提高财政支持额度,确保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财政资金保障。统筹整合现有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等,形成合力。二是财政补贴必须兼顾生产与消费。在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扶持的同时,采用绿色补贴方式推广节能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继续扩大政府绿色采购的范围和比重。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政府应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四是建立对生态区居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完善财政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这些地区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实施好主体功能区划,抓紧在主体功能区之间以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体现公平正义的生态补偿政策,调整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关系。一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加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保障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居民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建立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机制,生态环境受益地区应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利益损失进行补偿。通过国家纵向和区域横向的“双向转移支付”,健全区域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二是实施国家生态专项补助政策。建立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调动各方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参照国际标准,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进一步向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倾斜。三是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跨界河流水质水量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办法,逐步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补偿机制,提高源头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受益水平。

要通过制订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引导,强化环保和金融系统的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对符合生态文明政策要求的产业予以信贷支持,而对生态文明有损害的企业贷款应从严管理,逐步建立起抑制重污染项目和鼓励清洁项目的信贷机制。引导、组织多种资金多形式、多渠道投入生态文明建设。要及时公布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规划、生态保护投资治理工程、环保技术需求等,引导企业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避免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污染物排放强的企业异地转移,现有企业在新增生产线时也应避免导致产生污染。

“中央政府应加快完善立法、改革财税体制和行政考核体系,丰富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和激励手段,为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7]要尽快出台转移支付立法,通过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引导地方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在中央政府的约束下,出台相关措施,对地方政府的生态低碳建设的创新和探索予以财政支持。

2.完善“定位精准”的税收政策

我国煤、电、水等主要能源资源定价不合理,税收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因此:一是加快资源税改革。调整计征办法,尽快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提高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税额标准,提高稀缺性资源、高能耗、高污染矿产品的资源税税率,理顺能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并逐步将水、森林、草场资源等稀缺性、易受破坏的自然资源纳入税征收范围。二是加快环境税改革。目前我国缺乏直接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征收的独立环境税种,研究开征适用于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环境税迫在眉睫。三是加快完善既有税收政策。加大对节能节水环保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出台对相关企业实行一定的增值税、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将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对符合节能标准的产品给予一定程度的消费税优惠,增强其环保效果。全面推行“营改增”改革。调整抑制“两高”产品出口的税收政策。

3.创新“绿色为本”的金融政策

应注重发挥金融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发挥“正能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限制性产业的贷款审批制度,提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门槛。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鼓励政策性信贷资金向生态环保建设倾斜。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绿色信贷支持。对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完善生态环保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高环境风险企业保证金制度。完善绿色保险服务,推进实施巨灾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资本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权再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节能减排。鼓励多渠道建立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助推生态产业发展。

四、促进绿色、低碳消费,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引导绿色新生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建立在公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

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提高公民生态意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人类离不开消费就如前面阐述的人类离不开实践一样。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才能引导生态消费,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才能养成生态行为。所谓生态消费是指消费水平是以自然生态正常演化为限度,消费方式和内容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一种自觉调控、规模适度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有一个显著特点:消费品自原材料生产至使用后都要达到“环境友好”的要求,包括消费品本身、生产工艺、生产废弃物、消费品使用残存物都具有循环可利用效能。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通过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与把握,理解生态原则并能对自身行为加以引导,由此形成关于生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公民生态意识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内在要求。养成生态消费理念和形成生态意识,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自觉养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行为,形成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因此,倡导生态消费理念,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加强生态消费理念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意识。首先,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如,“天人同体”——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万物齐一”——生态平等观,“物无贵贱”——生态价值观,“知止不殆”——适度发展观,“知足不辱”——适度消费观,等等。其次,宣传国外优秀生态文化。如,《寂静的春天》——“绿色圣经”,《增长的极限》——“绿色生态运动圣经”,《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圣经”,《人类环境宣言》——“生态环境保护圣经”,等等。最后,政府、企业和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生态消费理念的宣传,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消费者充分认识生态消费的必要性,自觉养成生态消费观。

第二,转变消费理念,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工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导致生态失衡,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产生了不合理的消费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是在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融入了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只有转变人类的不合理消费理念、树立生态价值观,才能帮助人类养成善待自然的良好习惯。当前,要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合理适度消费,鼓励购买绿色低碳产品,使用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等行动。制订并实施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战略和行动计划,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单位建设活动;完善政府采购,引导消费方式变革;规范绿色产品标准,畅通流通渠道,引导消费风尚;倡导全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新方式,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第三,提高生态责任意识,促成生态行为养成。政府、企业和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公众生态意识养成,使其具备生态责任意识。首先,实现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知弱行弱”向“知强行弱”转变,然后,促进“知强行弱”向“知强行强”的转变。“知强行强”是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政策与教育的引导,更需要人类自发地进行生态行为的实践。只有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行为教育一代代传递下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