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够使世俗生活得到认同

能够使世俗生活得到认同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生命的诞生同时就意味着该生命走向死亡的开始。恰恰相反,儒家的厚葬,民间习俗中将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用于陪葬和隆重的礼仪、繁缛的行礼仪式,恰恰表明了一种朴素的人生价值观:世俗的生活是可贵的。“事死如事生”发展到极致当然会造成物质财富的浪费、甚至封建迷信的繁衍,甚至泛滥。石家庄传统葬礼具有鲜明的延续孝道、构建社会秩序和世俗生活认同三大特征。
能够使世俗生活得到认同_白事金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结局。可以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生命的诞生同时就意味着该生命走向死亡的开始。所以,在丧葬礼节的研究中,重要的不是研究死亡,而是研究死亡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研究葬礼中体现的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儒家讲“未知生,焉知死”。人们对于死亡似乎讳莫如深,而在孔孟的语录中,我们又分明可以看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论述。从儒家的角度,华夏文明的葬礼更重的是作为礼仪的孝道,而在石家庄民间的葬礼中,从本质上讲是在修补和重建一种社会秩序,同时,深刻地蕴涵了生命的重建。但是,传统的丧葬礼节和行礼,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庄子对于儒家的繁文缛节进行批评,他讲究“坐忘”“齐物”,这的确是一种境界很高的生命哲学。但这并不表明,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葬礼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恰恰相反,儒家的厚葬,民间习俗中将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用于陪葬和隆重的礼仪、繁缛的行礼仪式,恰恰表明了一种朴素的人生价值观:世俗的生活是可贵的。“事死如事生”发展到极致当然会造成物质财富的浪费、甚至封建迷信的繁衍,甚至泛滥。但在传统葬礼习俗中,人们所表现的对世俗生活的热爱,我们不能说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导向,这种生命导向通过丧葬礼节和行礼习俗以及器物陪葬得以体现,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一种基本体悟。

石家庄传统葬礼具有鲜明的延续孝道、构建社会秩序和世俗生活认同三大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丧葬礼节和行礼不是立足于死人,而是立足于生者;不是立足于冥冥世界,而是立足于现实世界;一切传统丧仪、丧俗的功能不是要生者为死者服务,而是要死者无从拒绝地为生者服务。尽管葬礼是生者和死者的对话,但这种对话是单向的,完全是活人建构起来的话语系统。整个葬礼过程弥漫哀痛之情,亲人由悲而泣,但表演因素也存在其中。这才是丧葬礼俗和行礼仪式的根本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