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调控理想模式的建立

社会调控理想模式的建立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消极调控是对各种社会偏离行为的禁止、限制和制裁,包括利益的剥夺、精神的贬抑和权力的萎缩等。不论是在剥削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利益调控都是赏善罚恶,维持社会秩序的杠杆。理想的调控模式的建立必须符合下列原则:第一,利益驱动、权力驱动和精神驱动这三种驱动形式必须综合运用,不能顾此失彼。
社会调控理想模式的建立_利益 精神 权力――三元协调驱动论

一部人类社会史,是一部物质生产的发展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秩序。没有秩序,物质生产不能进行,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则是社会调控的结果。正是社会内部的控制机制,把彼此不同的个人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整体。人们的行为因之既千差万别,又符合社会要求而不致发生偏离。任何社会,在社会的调控方面都要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调控手段,选择最佳的调控模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社会调控的基本类型与手段

社会调控是社会调节与社会控制的总称。在广泛的意义上,社会调控是指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各种方法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直接确定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而且包括社会化的过程;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过程,而且包括由于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对社会成员的潜在压力;不仅包括整个社会在整体层次上的控制过程,而且包括社会组织、群体内部的控制过程。这每一种调控的手段及过程,又都是社会驱动的手段,是社会驱动的过程。从较窄的意义上,社会调控专指社会或社会组织对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所采取的各种防范、纠正和惩罚措施。总之,社会调控是通过自身力量保证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确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从而驱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

1、社会调控的基本类型

社会调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调控进行分类。

第一,外在调控与内在调控。外在调控是通过社会规范直接约束个人行为所实现的社会调控。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组织的各种规定制度是以权力的形式存在的外在调控,社会的道德习俗等是以精神形式存在的外在调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制度等是以利益形式存在的外在调控。内在调控是社会通过人们的主观作用把社会规范内化以后,在行为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所实现的社会调控。外在调控里通过一定的外在压力要求人们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而内在调控则是由社会成员自觉用各种社会规范来约束、检点和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因此,它是一种自我调控。

第二,积极调控与消极调控。积极调控是社会通过对人们社会行为的正面引导所实现的社会调控。消极调控则是表现为对各种偏离行为的限制过程。积极调控首先表现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之中,通过社会化,把社会规范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主观信念、价值观、需求和良心,使社会成员在自己的社会行为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这是社会调控的上乘之作。其次是正确的进行社会奖赏。社会奖赏是通过对那些符合社会规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社会行为施以奖赏的方式,包括利益的实惠、精神的激励、权力的膨胀等,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取向,从而达到社会调控的效果。消极调控是对各种社会偏离行为的禁止、限制和制裁,包括利益的剥夺、精神的贬抑和权力的萎缩等。

2、社会调控的基本手段

社会之所以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保证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关键在于社会掌握了各种有效的控制手段。这些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舆论、宗教——精神。

经济——利益调控是社会调控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手段。谁掌握了社会的经济基础,谁就是社会主宰者,因而也就有了控制整个社会的能力和手段。不论是在剥削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利益调控都是赏善罚恶,维持社会秩序的杠杆。如果说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也要靠罚款的办法来纠正和制止的话,那么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里那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防碍社会发展的社会活动更需要利用经济杠杆来抑制和消除。

政治——权力调控是实行社会调控的最重要手段。它首先是国家政治权力机关,凭借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暴力为后盾,通过行政系统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在现代社会里,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权力调控主要的方法不是直接使用暴力,而是运用法律、政策、纪律等规范手段,使政治——权力调控更具一致性和稳定性,也更有利于发挥社会控制的最大效力。

舆论、宗教——精神调控是社会调控不可忽视的手段。舆论是一种集体心理和大众传播,具有很大的制约力,能够对社会环境起一种监督作用,对社会成员起一种约束作用,从而达到其他社会调控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宗教调控是社会调控的一种特殊手段。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宗教的控制作用,把宗教变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又确保政教分离,不让宗教干涉国家政治生活,从而使宗教信仰问题仅仅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

(二)三元协调驱动——理想的驱动模式

对个人的行为进行激励,对群体、个人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控,这是任何社会都必不可少的。对社会活动的调控过程,也就是社会驱动过程。无论是社会调控的手段还是社会驱动的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而社会驱动的任何一种形式的单独运用在理论上讲是可能的,在实践上看是极为罕见的。以某一种驱动形式为主,辅之以其他的驱动形式,这是常见的。在这种常见的情形之下,其效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能够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发展,有的不仅不能促进社会发展,反而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效应。

那么,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想的调控模式呢?

从总体上来看,物质利益的调控手段是长盛不衰的。因为离开基本的物质利益,任何个人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重视程度都不会减轻。只不过是物质利益的对象越来越高级、数量越来越充足而已。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者在社会发展的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可能会降到一个较低的层次,即使是在大多数人都把物质利益的追求摆到第一位时,也有少数人置个人的物质利益于不顾,追求精神性的因素。这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不是罕见的。这也就是说,除了物质利益这一基本的驱动手段之外,尚需精神驱动和权力驱动。

理想的调控模式的建立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第一,利益驱动、权力驱动和精神驱动这三种驱动形式必须综合运用,不能顾此失彼。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群体是复杂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仅仅使用某一种驱动形式显然是不够的。利益驱动是基础,精神驱动是补充,权力驱动是保证,离开了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地调控,也无从保证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第二,利益驱动、精神驱动和权力驱动既要综合地加以运用,又要分清主次,有主有从。利益驱动是基础,精神驱动是补充,权力驱动是保证,是就一般的社会情形而言。具体社会发展的某一特殊阶段,或对社会的某些群体、某一部分人,有时以物质利益的驱动为主,精神驱动和权力驱动为辅;有时以精神驱动为主,物质利益和权力驱动为辅;有时则以权力驱动为主,物质利益驱动和精神驱动为辅。总之,要视具体情况而论,绝不可千篇一律。

第三,要注意驱动的后效应。无论是片面驱动和综合驱动,都会带来一定的效应。从质上来讲,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正效应就是驱动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负效应就是不仅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反而会挫伤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畸变,迟滞社会的发展,或造成社会发展的片面性,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不应有的代价。从量上来讲,驱动的后效应有强有弱、有大有小。毫无疑问,正效应越大越好,负效应越小越好。从驱动效应显现的时间来看,后效应有近期效应和长远效应之分。有的驱动模式,从近期看,正效应不大,从长远看,正效应大。这是我们要选择的驱动模式。有的驱动模式,从近期看,正效应巨大,从长远看,负效应巨大。这种模式是我们所抛弃的。

总之,理想的驱动模式绝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在驱动形式的选择上不是主次不分的,而是有主有次的;是正效应大、特别是长期正效应巨大的。并且,这种理想的驱动模式,是因时因地而异的,绝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